毒奶事件給我們的一個正面啟示是:我們不可能活在一個無菌、無毒的世界裡,過度地想保護自己,反而會造成多餘的困擾。
9月分毒奶事件爆發以來,就在台灣民眾心裡,釀成一個愈積愈大的陰影,什麼東西能吃、什麼東西不能吃?變成一個很難說清楚的簡單問題。有些人開始注重衛生和清潔問題,一天要洗好幾次手、帶自己的餐具出門,害怕所有與毒、菌沾上邊的事物,讓人聯想起「愛你在心口難開」那部電影裡的傑克尼柯遜。
心理學者提醒,如果強迫清潔過了頭,就會有「強迫行為失常」(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的傾向。其實,如果只是特別時期特別注重乾淨,當然還不會是問題,就怕還會有些人際關係上的負面作用。
美國紐約市的臨床心理學家艾倫.邁葛拉(Ellen McGrath)就提到,大多數有過度潔癖的人,多半有個「熱點」——對某些事情保持特別高的潔淨標準。有些衛生習慣來自童年環境,甚至會爆發關係間的熱戰;例如,有個妻子特別不能忍受把襪子丟在地板上,可能和她過去的某種經驗有關。遇到這類事情,連他們自己也無法控制住情緒。
邁葛拉發現,這些人通常也較具有控制欲,如果無法控制情境,常常就會累積他們的抓狂指數。
如果你自覺也深受此類行為的困擾,邁葛拉建議,誠實地列一張表,瞭解過度要求清潔的得與失,並且也請你的家人或室友為你列出這樣的表。當你發現損失多於所得後,也就是該改變的時候了。
毒奶事件給我們的一個正面啟示是:我們不可能活在一個無菌、無毒的世界裡,過度地想保護自己,反而會造成多餘的困擾;正如細菌會促使人體內免疫系統的運作;或許,人類的社會,也需要留有這麼一些毒素,趕也趕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