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手機營運商的主導權
「蘋果與Google加入手機產業,打破過往手機營運商的主導權,」《商業週刊》指出,手機使用者不用再像過往,得要透過營運商,現在可以透過手機軟硬體廠商,更容易下載、設定自己所需要的服務、內容與軟體。
和PC、網路的發展相比,手機的發展缺乏全球共通的產業標準。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各自擁有不同的模式與規格,各地區的手機營運商因為在地優勢、封閉系統,擁有絕對主導權,手機軟硬體廠商在不同國家市場,往往要針對不同的營運商系統做產品調整。如今,iPhone 3G是由蘋果主導、各地區營運商配合,Android開放式平台,則讓手機製造商在統一的規格下,將心力與資源集中在開發新手機與各種應用上。
手機上網是美國在手機領域上,首度有機會取得領先,並讓創新能量重回矽谷。根據專業顧問Chetan Sharma的統計,今年第二季美國的手機數據(Data)傳輸比去年大幅成長四成,達到八十二億美元,占整體無線服務市場的比重則從去年的一七%提高到二一%,手機上網在美國成長十分強勁。
《商業週刊》指出,同樣來自矽谷的蘋果與Google,在各自打造出的手機上網模式中,中心角色是手機製造與軟體開發廠商,矽谷則在這兩大創新源頭帶動下,逐漸在手機上網的創新上,聚集出更強大的能量。例如根據《商業週刊》報導指出,日本營運商NTT DoCoMo及其他亞洲的手機營運商,正積極在矽谷尋找手機內容與軟體的新創公司(Start-Ups),作為投資或購併的目標;諾基亞則在矽谷附近的聖地牙哥,成立規模四百人的新研究室;諾基亞旗下的Symbian,也正在擴展美國分部。
面對蘋果與Google強勢進軍手機領域,原本在手機產業各據山頭的勢力,也正在全力反擊。其中,以市占率超過四成的手機龍頭諾基亞,最受重視。十月初,諾基亞第一支觸控螢幕手機正式上市,外觀與iPhone十分相似,但價格卻少了將近三分之一。另外,諾基亞還提供使用者一年的音樂服務,可以從四大唱片廠商下載及保存音樂。
諾基亞具備高度競爭優勢
若以市場規模來看,諾基亞今年預估銷售五億支手機,約是蘋果手機銷售量的五十倍,擁有規模經濟的成本優勢;若以產品布局來看,諾基亞擁有高、中、低階手機完整的產品線,同時擁有手機作業系統Symbian,和Google的Android一樣,是免費開放的手機平台,另外諾基亞也成功打造了網路內容與服務的網站Ovi。從全球據點來看,在有手機用戶的國家,諾基亞幾乎都有經銷通路或是與營運商綁門號的合作模式,而iPhone 3G至今在不到六十個國家,與當地主要營運商合作上市,Google手機則只有美國上市。
「諾基亞的手機,可以在許多甚至沒聽過蘋果的地方買到,」《商業週刊》指出諾基亞最大的優勢,就是在全球綿密的銷售據點與超過四成的市占率。《商業週刊》更進一步指出,「在許多開發中國家,手機是唯一能上網的工具。」因此,手機得要有更多不同的功能與不同價位的機型,諾基亞在市占率超過五成的印度,今年就推出具有地圖、email、天氣預報等功能的平價手機。儘管蘋果與Google搶占了不少鎂光燈,但老大哥諾基亞在手機上網的競爭中,仍具備高度優勢。
各勢力紛紛搶進
軟體龍頭微軟,則是手機上網領域中另一個重要的山頭勢力。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微軟的作業系統Windows Mobile僅次於Symbian,市占率約一五%,挾著PC領域絕對的主導權跨足手機領域,一直都受到市場高度關注,預計在二○○九年推出的新版作業系統Windows Mobile 7中,也將加入應用程式網站Skymarket的服務。微軟在PC領域中,Windows作業系統擁有長期合作且數量龐大的應用程式開發商,在科技主流朝上網手機轉向時,這些合作廠商將會是微軟最強大的後援。
面對主導權式微的考驗,全球各手機營運商的反撲勢力也不容小覷。《商業週刊》報導指出,T-Mobile就正在規劃自己的應用程式網站,針對用戶提供不同機型手機的下載服務。此外,越來越多的手機營運商看準手機上網的趨勢成型,開始加強自己的實力,準備提供各種手機上網的內容與服務。例如九月AT&T宣布以二千四百萬美元,購併專攻網路社群行事曆的廠商Zvents;十月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大的手機營運商Telefonica,宣布以一千萬美元購併專攻線上行事曆的廠商Eventful。
除了手機產業各大廠之外,後起之秀的社群網站搶進,也是另一個焦點。社群網站龍頭Facebook預計在今年聖誕節,與英國和記黃埔集團旗下的INQ,在英國與澳洲推出內建Facebook應用功能的平價手機,過去一年來,Facebook已與超過五十個國家、上百家營運商簽訂合作計畫。第二大社群網站MySpace也與二十個國家、二十七家營運商合作。兩大社群網站將陸續在各自合作的營運商網站或手機中,提供自己的應用功能。
這場今年引爆的手機上網戰役,短期內很難分出輸贏,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將會是科技產業接下來最重要的一戰。在此以前,誰會想到蘋果、Google、諾基亞、微軟、全球各電信營運商這些科技巨人廠商,竟然會在同一個領域競爭?而這場戰役的結果,贏家將一舉拿下網路與手機兩大重要科技版圖,輸家則很可能連本業都不保。《經濟學人》指出,這場戰役,與八○年代微軟與蘋果爭奪PC作業系統的主導權,有著許多不同與相同之處=最大不同之處,在於這次是「列強競爭」而非「雙雄對決」,複雜度遠超過當年;最大相同之處,則在於「誰能吸引最多的軟體開發商到自己的平台」,吸引更多拿手機來上網的使用者,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