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心臟病年輕化

撰文/張青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心血管疾病的隱憂。



倪人仰才不過三十九歲就心肌梗塞,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親友都感到難以置信。他一直知道父親那一輩有高血壓、高血脂的毛病;至於他本人從高中時代起,每次體檢,血壓的數值都偏高。然而,擁有八十公斤體重、一百八十二公分身高的他,很少把心臟病和自己聯想在一起。



一切都在去年底徹底改觀。

39歲的倪人仰去年因心肌梗塞動手術,讓他開始注意健康,改變飲食習慣。



去年十二月中旬,倪人仰人在家中坐,突然感到胸悶,「那種不舒服很難形容,不能說很痛,也不是持續性的,是間歇性的……」他說,「我一直以為是內傷。」這情形每天二、三次,每次有五、六分鐘,持續了將近一個禮拜。由於前後不適已一個多星期,他決心去看醫生。



他掛的是一般門診,沒想到醫生聽了一下他的胸腔後,覺得不太對勁,照了X光和心電圖後,告訴他必須馬上送急診。



一到急診,倪人仰就被送進搶救室,透過心電圖等儀器的監控,他心肌指數明顯偏高,急診室主任立即給他含舌下硝化甘油,並連絡心臟科主治醫師會診,結果證實他患了心肌梗塞。 醫生診斷倪人仰的心臟有四處血管變得狹窄,三條動脈中一條百分之九十阻塞,另一條只剩百分之二十的血液流量;因為擔心心肌壞死,會有生命危險,醫生當機立斷,決定立即動手術,搶在第一時間把血管撐開,幫助血液恢復流通。倪人仰的妻子和親人緊急趕赴醫院,躺在病床上的倪人仰持續胸悶之際,只感到震驚萬分,「我從掛號、看診到送急診,一路都很清醒,還自己走去檢查,完全沒料到自己快死掉……這感覺很奇怪,好像很不真實。」那天,倪人仰從看門診到被送進手術室,只花了不到三個小時。



撇開先天性的心臟病不談,心臟病的形成一般費時頗長,至少要五、 六年的時間,雖然原因不明,但基因、不健康的生活和飲食方式,甚至較低的社會經濟條件,都有可能造成影響。



「國外病理解剖研究證實,動脈硬化從青少年時期就慢慢開始進行了,甚至有家族性高血脂的嬰兒,在主動脈裏就可以發現脂肪斑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的主治醫師黃群耀表示,「一旦動脈硬化斑塊越多,血管腔就會越來越窄,同時為修補破損的血管壁,也可能形成血栓,使得原本已狹窄的管腔更易阻塞。」



令人驚訝的是,近年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動脈硬化的徵狀,根據醫生診斷,主要是以肥胖、抽煙和家族病史等因素居多。黃群耀根據北醫附設醫院近年約略的統計數字指出,三年前接受心導管手術的病人,五十歲以下的約占一成左右,去年上升到一成五,而今年一到四月更高達三成五左右。



台大醫院家醫科醫生黃國晉表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運動少,吃的又多,容易形成肥胖,以及血脂、血糖與血壓過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去年美國心臟學會已把肥胖納入為心臟病的獨立危險因子;也就是過去年齡、抽煙、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被認為是心臟病的主因,現在還加上了肥胖。



根據台灣行政院衞生署所做的「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台灣男性的肥胖盛行率由一九九三年到一九九六年間的百分之十點五,上升到了二○○二年的百分之十九點二,增加了幾乎一倍;女性過去十年來則始終維持在百分之十三左右。



至於十八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三十年前男孩子的肥胖盛行率是百分之三點二,一九九四到一九九六年間,則上升到了百分之十六點四;女生也由百分之五點二上升到了百分之十一點一。依據衞生署制定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 BMI),算法是:體重(公斤)除身高(公尺)的平方,即kg/m²,BMI 27為肥胖之切點。黃國晉表示,BMI每增加一單位,血壓就增加一毫米汞柱(1 mmHg),壞的膽固醇會增加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好的膽固醇則降低百分之一,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增加二倍。換言之,已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心血管疾病的隱憂。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醫生蘇大成表示,高血脂症(即血中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過高)是五十歲以下病人心肌梗塞的主因,不過血脂過高通常沒有自覺症狀,許多有高膽固醇家族史的年輕人,在毫不知情或根本不在意的情況下,讓危險因子肆無忌憚,例如抽煙或飲食、作習不當,很容易在年輕時就出現動脈硬化或心肌梗塞。



過去六年,台大醫院曾針對高膽固醇家族進行研究,發覺膽固醇高達290 mg/dl或以上者,六至七成在家族基因裏都有低密度膽固醇接受體的基因變化,致使其低密度膽固醇(壞的膽固醇)有偏高的缺陷。正因如此,有高血脂症家族病史的人,罹患心臟病的比率特別高。



根據醫學研究,降低百分之一的膽固醇,可減低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降低高血壓則可有效減少三倍以上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然而,由二○○二年全國三高調查可見,「年輕高血壓患者在認知、接受治療或控制上都最差。」蘇大成說。



所幸任何改變都不會太晚。黃國晉醫生認為應該從小處做起,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減少販賣高糖、高脂肪等垃圾食物;父母若發現孩子不願動,也應改變胖就是可愛的觀念,鼓勵孩子多運動。



根據國外的研究,每週至少一小時溫和至劇烈的運動,如慢跑,可以減少百分之四十二罹患心臟疾病的危險;每天快走三十分鐘,則可減少百分之十八心臟疾病的罹患率,和百分之十一心肌梗塞的機會。一天吃五份以上的蔬果,增加全榖類食物的攝取,減少飽和脂肪和完全避免反式脂肪,對孩童或成人的心臟健康都有很大的幫助。



一個月後,倪人仰再度返回醫院進行第二次心導管手術。經過這一遭,他開始注重自己的健康,改變飲食習慣,盡可能多運動,而且不再抽煙。



「我以前體檢就發現膽固醇過高,那時想好好注意,卻從沒有效執行。我太太很自責。」過去他飲食隨便,多是外食,吃的是高鹽、高糖,現在則改吃家裏煮的菜或帶便當,愛吃的蛋、帶殼海鮮也嚴格控制。倪人仰看過很多病人出院後照樣抽煙、不忌口,不出幾年又回到醫院,「人還是該好好掌握自己的健康。」



儘管個人或家庭可以為維護心臟健康做出許多努力,但兩位心臟科醫生都強調整個政府和社會體系有必要採取有效的策略,例如學校應宣導多運動,避免把體育課挪作他用;社會上的加班文化也應改善;尤其政府應針對年輕人加強宣導血壓、血脂值的偵測、戒煙廣告以及後續治療的觀念。




文章投票
雜誌訂購頁
雜誌內容頁
前期雜誌封面

 第  期封面

第 期
2008誰最創新
憶舊人 身世不明、情變失財、未婚生子、精神耗弱、出院驟逝 你所不知道的天 涯歌女周璇
產前不得已要換醫師‧該怎麼辦?
原來她不乖Incoming Girl-林利霏
民選新政府的財經政策
代謝創造新商機
生命的勇者──抗癌爸爸邱瑞金
《波麗士大人》導演 王小棣 堅持前行,是離進步最短的距離
200808 P42
200809 P212
200809
200809 P10
200809 P11
200809 P11
康仕德---回歸傳統IMC的品牌工程
國際小提琴大師胡乃元:我的句子有了生命
獨家專訪歐巴馬─聊聊女人、性和婚姻
自認的救贖,自縛的繭──訪《為愛朗讀》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上)
自認的救贖,自縛的繭──訪《為愛朗讀》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上)
讀者10問 杜忠誥
專訪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被超越的一哥,如何追趕
29種營養品‧孕期產後健康沒煩惱(下)
全球競爭力新指標》國家治理,進入品牌時代(上)
下半年股票、基金,長線短做就對了!
7大必勝談判絕技!
菁英人才發展經驗談:你在「打造菁英」,還是「改造菁英」?
「好朋友」沒報到!當心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席安納米勒 混搭知性慵懶時髦味
陳鏞基 絕不輕言放棄
潘瑋柏 男孩跨入男人階段的新未來 Boy To Man
阿美英雄 獅披秀登場
台北市都會小旅行 單車兜風逛街散步
賴清德的台南夢
陳奕迅 過癮獨角戲
頂級超市精品巧克力首選Top6
岑永康:幫孩子存金錢 不如存觀念
高文茂:看到數字再做判斷,就不會犯錯(下)
虹彩珠寶宮
李兆基:年輕人選對行業、努力儲蓄、別太早婚
見龍集團/全球保麗龍大王 三堂慘烈接班課
2011青少年閱讀力大調查/我們都是讀「臉書」長大的
Dior花園裡的剪刀手
生活主張 巧創業
物聯網起飛 帶動全新商機
簡立峰專欄/這些年,三星教我們的事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今周刊訂一送二超級優惠活動!只要4800元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6562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