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開皮夾數數看,你有幾張信用卡?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的信用卡流通卡數,從九十四年十二月的四千五百萬張,一路縮水到今年八月的三千五百萬張,減少了超過一千萬張。若 以九百萬持卡人來計算,平均每人減少了一張信用卡。然而,若觀察信用卡簽帳金額,從九十四年以來,連續三年都超過新台幣一兆三千億元 ,今年光是前八個月,簽帳金額已有九千三百多億元,逼近兆元大關。
信用卡種類琳琅滿目,消費者應仔細挑選適合自己的加值內容。【攝影/聶世傑】
持卡數減少,簽帳金額卻持平,「因為虛卡都拿掉了。」聯邦銀行信用卡中心陳明智協理分析,在雙卡風暴後,不管是銀行或消費者,對信用 卡的態度都更加審慎。一方面,銀行對信用卡的管理成本更斤斤計較,不再濫發信用卡;另一方面,消費者也知所警惕,「用不到的卡,消費 者就不要了。」陳明智說。
VISA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則認為,台灣一千七百萬受薪人口當中,還有一半的人從未使用信用卡交易,市場潛力其實很大,「關鍵在於, 銀行提供的服務能不能夠打動他們。」
趨勢一:加強實用服務
過去銀行為了衝發卡量,毫無顧忌地擴充卡友權益,還沒獲利就平白付出一大筆成本。「現在銀行開始重視每張卡對銀行的contribution(貢 獻度)」,陳明智觀察,嘗過苦頭後,銀行在市場策略的操作上更細膩,目的就是要創造實質獲利。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頂級卡。雖然年費普遍都超過兩萬元,但是相對應的優惠也十分吸引人,包括機場停車、旅遊保險等服務,都比一般卡種高 上一截;其中,新光銀行推出的無限卡,甚至有一年內六次免費的國際機場接送。
這也反映出消費者需求的改變。在過去,信用卡是身分地位的象徵,只要申請到一張金卡,似乎就代表社會地位的提升。然而,當信用卡發卡 量越來越大,卡種也越來越多,消費者早就分不清楚,從前的金卡、白金卡是否依然尊貴...
《今周刊》620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金融海嘯 財富大縮水/再拚退休金
◎特別企畫:大手筆買下中時集團/旺旺蔡衍明 媒體豪賭的兩大挑戰
◎個人理財:業者端牛肉 三大趨勢留住消費者的心/信用卡激戰搶市 聰明選擇當贏家
◎特別企畫:看第三季財報找潛力標的/電子蓄勢反彈 三大族群擔綱要角
◎高科技:繼宏達電之後 入選代工Google手機/華碩發展手機事業的挑戰才開始
◎焦點新聞:耕耘竹科五年無人問 一朝收賄天下知/李界木、辜成允、林百里的三角習題
◎兩岸風雲:中國旅遊網站龍頭登台覓商機/攜程網范敏靠一通電話成就霸業
◎焦點新聞:中國方面不解 台灣民眾反彈/江陳會說不清 馬政府兩面不討好
◎美商周精選:重建競爭力大策略/管理大師麥可波特 為美國經濟開藥方
◎風尚:主流路線以外的鐘錶世界/非瑞士系腕錶 走出另類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