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爸雞腿王您好!嗯,5份蜜汁烤雞腿飯、4份養生五穀手抓飯,好的!謝謝您……。」上午10點多,竇爸雞腿王店裡的電話就響個不停,工作台已貼了一整排待處理的訂單。員工們穿上圍裙、戴上口罩、帽子,照著標準作業流程,各就戰鬥位置,流暢的動作,宛如一首快節奏的交響曲。
負責外送的年輕小夥子,一趟又一趟地來回穿梭,許多上班族中午吃的、喝的,就靠他了。中午12點過後,訂餐的電話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現場排隊的人潮,門口GSP優良服務標章底下排著長長的人龍,正翹首思考著今天中午要吃啥好料的?
7天創業慘淡經營
近來展店迅速的竇爸雞腿王中式速食餐飲連鎖,前身是在台南相當有名的蠔記燒腊。一般來說,餐飲業的創辦人多半本身就是廚師,或是餐飲相關科系畢業,再不然就是繼承家業。但蠔記燒腊創始人袁新民,既非廚師也非餐飲科系畢業,而是八竿子打不著的機械系。
袁新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當業務員賣CNC機器。「很難賣,跟老闆們推銷了半天,喝酒聊天打關係,費了很大功夫。但老闆們一聽到買機器後還要聘人來寫程式,紛紛打退堂鼓。」袁新民笑著說道。
機器銷售不佳,讓袁新民萌生轉行的念頭。此時他正好參加一次高中同學會,有位高中同學在基隆開設燒腊店,生意相當興隆,於是興起了開業的念頭。「我北上向同學學了7天,就回台南開設蠔記燒腊,那年是1993年。」袁新民說出創業的過程。
「沒有三兩三,就敢上梁山」的結果,就是個「慘」字。袁新民回憶剛創業時的窘境,「在台南做吃的,是很大的考驗。一是好吃的東西太多,二是消費者要便宜又大碗的東西,口味不對味或價格太高,消費者不會再上門。東西必須便宜又好吃,才有核心競爭力。」他說道。「由於當時技術不成熟,加上南北的口味又不一樣,我是在北部學的手藝,不合南部人的口味,因此消費者不買單,生意零零落落。」
吃己吃彼調整口味
「我當時是借錢來開店,如果宣告倒閉,大概得虧新台幣3百萬元。這3百萬元的負債若靠我們夫妻倆工作來償還,真不知道要還到何時才還得完?因此絕對不能讓店倒了,店開著起碼還有一線生機,至少每天都有現金收入。」袁新民描述當時的艱苦奮鬥。
「如何才能讓店存活下去?有問題就改善,不斷地改。」袁新民認為,這是讓搖搖欲墜的店活下去唯一的方法。袁新民採取的第一個戰略,就是「吃己吃彼,百戰百勝」。每天中午休息時間,店門一拉,將方圓數十里內的便當店便當統統買來,將每家的口味一一品嚐並加以分析,調整自家的口味,慢慢把口味調到與消費者喜歡的一致。「大概調了一年半之後,消費者才能接受。」他說道。
其次,產、銷、人、發、財全部都得改善,從管理財務成本結構到電腦財務報表帳務管理,他埋頭深入研究。一般燒腊店的帳務管理,大都是將一天的現金收入減去一天的支出,就是賺的錢了。但袁新民不一樣,他抱著電腦自己摸索,設計各式表單,進行電腦化管理。「這是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打烊後我還不能休息,常常弄這些報表忙到半夜2、3點,早上6點又要起來準備開店,一天只睡2、3個小時,還真是一場長期的耐力賽。」
就這樣操了2年,蠔記燒腊終於達到損益平衡,走出經營的黑暗隧道,迎接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