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品業已經不景氣好幾年了,尤其是賀卡。
剛入行時,正是賀卡及禮品業最「夯」的年代,老闆說:「暢銷的設計圖案,印卡片就像是在印鈔票,一張一張地印出來都是錢。」
每一年的聖誕賀卡季,我們設計部門總會集體前往公館汀州路的知名連鎖書店從事市場調查,因為這裏的賀卡展是最大的,人群也最多。
我們通常會站在結帳櫃台上方(剛好有樓梯),觀看大家選購的卡片類型,這樣的觀察對設計很有幫助,許多新的設計想法,都因此而產生。
即使汲汲專注於這個行業,還是不敵逐漸沒落的命運。
因網路興起,生活與經濟形態轉變,市面一年不如一年,我們曾走過最糟糕的時候,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感,反映在市場上的,除了「不景氣」一詞外,已沒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釋。
如果不是有「大船入港」的觀念,我想,台灣的禮品業寒冬早已凍結了所有有理想的人。
因當年公司抱著捨棄不要的包袱,凸顯出原本的特色,反而得到更大的轉變。親歷這個過程,更能體會「捨棄」的哲學。
老闆跟我們說了這個故事。
他說:「這個故事是我的老師的真實故事,至今,仍很受用。小時候,他住在海港邊的山上,在傍晚時,時常可以鳥瞰整座海港。有一天,他發現港外停了一艘大貨船,但卻不進港,過了一天,貨船還在,正納悶著。後來,才發現是因為港口裏布滿了小漁船,因空間被占滿了,所以,大貨船就靠不了港。」
如果一座港口僅有小船停靠,每天光處理同樣的瑣事就夠了,也無心去思考港口是否還有空間,能容納更大、更有經濟利益的契機。所以,不能靠港的大貨船的經濟利益就產生不了。
如果以原來的做事方法已經沒有效果,何不停下來想想新的作法?
揮別不好的,才有機會做對的事。不管在職場、生活甚至情感,皆是同樣的道理。
在上班的社群裏,容易因競爭與利益而身心俱疲,如果一直專注於一些當前的小利益,得失心很重,因而產生嫉妒、進而攻訐他人,最後往往兩敗俱傷。這時,我常會勸說,退一步想比較好,如果能先退一步,設想了自己的處境,這也沒有什麼損失。該是你的機會就會是你的,強求未必不對,但耗費了太多氣力,有時剩下的僅是意氣之爭罷了。
機會會給默不吭聲,而努力耕耘的人;以退為進,也是一種策略。
這是一種「減法哲學」,去掉多餘的並不是損失,因捨棄了不要的東西,反而更能珍惜擁有的,這樣說不定能得到更多。
我們常覺得多就是好,如果可以多拿,一定不會放過。可以多吃,即使已經吃不下了,還是會硬撐。尤其存著貪小便宜的心態,在職場上難免讓人覺得是個小家子氣的人,想要更上一層樓,胸襟與度量必須容量大一些。
現在的我並不是過著無所求的生活,反之,我仍抱持著工作中的小緊張感,通常維持這樣的情緒,可以有更好的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