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媒體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特質與態度?
媒體工作和教師、工程師、醫師沒什麼不同,都需要專業知識與職業道德,但媒體人尤其應重視職業道德。萬一醫師誤診,受影響的是一個人;新聞報導若有誤,受影響的將是成千上萬人。
此外,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有好奇心,代表大眾注意社會上不尋常,且影響公眾利益的事,更要具備關懷心,不可獨善其身;要有正義感,能打抱不平,揪出社會上不公義的事,讓它得到改善;媒體人必須好學,因為我們的工作是建立在淵博的知識之上,唯有如此,才能看出問題、找出問題,尋求解決之道,因此就算當了幾十年記者,也得時時學習。
請問哪一次是你最難忘的採訪經驗?
一九八八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兩岸觀光、商務也跟著水到渠成。兩年後,彼此的往來更為頻繁,有待解決的問題也一一浮現,許多民眾渴望了解大陸的對台政策。當時我擔任《中國時報》總編輯,認為應直接訪問中國國家主席,也是當時對台工作小組召集人楊尚昆。爾後我前往中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採訪。楊尚昆提出「同胞不打同胞」、「統一沒有時間表,但要開始溝通」,成為這幾年兩岸關係的基調。這次採訪讓我印象深刻的原因,不是訪問對象特殊,而是該系列報導,產生的影響相當深遠,是一次很重要的訪問。
媒體應如何擔負起社會責任?如何帶領改變社會風氣?
世上多數民主國家,新聞自由都是百分之百,台灣也不例外,但「自由的權利」應與「社會責任」緊密對應、相輔相成。
公共議題必須由下而上,以共同輿論推動,才能持久,而媒體享有如此大的自由,更應報導事實、普及新思想、闡釋新觀念,提供正確翔實、客觀公正的素材,讓大眾得以進行公開、透明而積極的辯論,形成有建設性的輿論,以助公民社會的建立與成長。台灣很多問題是意見紛歧所致,如果媒體能做到上述這點,雖無法解決所有社會問題,但至少可達到互相尊重、提高輿論品質的成果。
此外,有人認為以現在的媒體生態,期待媒體帶領改變社會風氣,乃是緣木求魚,但我沒那麼悲觀。社會的光明事件仍多,值得報導,而也有不少媒體心存關懷,默默耕耘,講義就是其中之一。其實所有媒體只要有心,決定回饋社會,就能具體改善社會風氣。我也呼籲所有媒體從業人員,每天反省「我做得夠不夠」??不必要求自己像慈善家,但至少從「日行一善」開始。
在你的一生當中,誰影響你最深?在哪一方面?
我大學、研究所兩度受教於傳播學大師徐佳士教授門下,他的身教言教影響我甚深。他是媒體人,也是犀利的評論家,在專欄批判社會不公不義之事,但他行文用字總不忘設身處地,「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某人做錯事確實必須批判,但並非將他趕盡殺絕,而是從中發揮警惕或建議。現在徐佳士先生八十多歲,雖已退休,但對新聞界仍關心不減,只要有人需要幫助,或邀請他參加公益活動,他都會答應,並全力以赴。
職場生涯中,你如何面對困境與難題?
我從事新聞相關工作四十年,無論哪個經歷、職場,都曾遭遇困難。有些困難會持續好幾年,例如大環境的變遷。我從事新聞以來,遇過兩次能源危機,許多次經濟蕭條。困難隨時會發生,但無論困難大小,我的信念一直都是:日子總得過下去,所以要能堅持。而別人也要活下去,所以要溝通。既然大家都要活下去,所以要合作、要包容。
台灣近一、二十年來經歷政治、社會、經濟與媒體革新的諸多變化,你如何堅持媒體公正、客觀的理念?
一九八八年,我開始擔任中國時報總編輯,往後的十五年,台灣可說是波瀾壯闊。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經濟自由化,社會主流的變遷,讓各項運動風起雲湧,工運、學運、農運之餘,還有環保、消費者保護等運動。民主先進國家,以上種種是數十年慢慢發生的過程,但台灣則是在短時間內爆發。當時許多媒體害怕動輒得咎,但我仍秉持客觀、公正的報導原則,要求同仁將各種議題放在社會公平、公正的角度評論,且切中時弊。同仁為了採訪不惜露宿,各個心力交瘁。我鼓勵他們:不要輕視這些運動,也不要盲目附和,應恰如其分地看待它們的定位。如果每波運動處理得當,便會成為台灣下一波改革動力,好比落葉化為春泥。此外,我也嚴格要求自己與同仁,不管報導對象為何,都不能有自我利益牽涉其中。例如新銀行興起的年代,有些銀行讓記者認股,能快速獲利,且手段並無不法。但這些拿了好處的記者,該怎麼寫銀行的報導?該怎麼維護大眾利益?
面對現在全球化的趨勢,你對媒體所扮演的角色是否有不同看法?
全球化是好是壞尚無定論,卻是一股擋不住的海嘯。台灣媒體的社會責任,就是讓群眾不要再當井底之蛙。前幾個月我看倫敦金融時報,當時國際金融風暴還沒那麼嚴重,它對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簡稱AIG)的報導就做了六、七版,相反地,台灣媒體卻花費太多心力,大篇幅報導雞皮蒜毛的事件,當國際海嘯已蜂擁而至,我們還像溫水煮青蛙,有一天想跳出來,才驚覺已經跳不出來了。
中央通訊社重視國際新聞,但單一媒體的重視還不夠,所有媒體都應告訴讀者,該怎麼看待全球化利弊得失。「全球化」不僅是一句話,它可以是很細微的演化過程,也可以是突如其來的海嘯。媒體應時時將相關訊息及早傳達給閱聽人,讓群眾能保持認知清醒,更重要的是,媒體應有分析探討的能力,提供台灣觀點,告訴大家我們面臨什麼處境??該如何應對?
什麼動力讓你一直持續媒體工作的熱情?
我兒時住在鄉下,廣播只有一個頻道,也沒有電視,給我一種閉塞的感覺。當時報紙篇幅只有一張半,售價一毛錢,一份報紙常在許多人手中傳來傳去。那時我就感覺,從事新聞業除了能讀很多書,也可和人分享自己的觀察、見解,從此產生投身媒體的想法。
我想舉個例,《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創辦人艾倫‧紐哈斯(Allen Neuhartz)退休時,有人問他退休後要做什麼?紐哈斯說他要回到記者崗位,繼續為讀者寫報導。他做到了,從一九八九年退休至今,每周的《今日美國報》仍能看到他的專欄。他「終生分享」的決心和毅力讓我非常敬佩,而這也是我一路走來保持的信念。
在專業管理上,你對提升媒體素質有何看法?
科技只能為帶來方便,卻不能提升編採素質,因為關鍵還是在「人」。媒體經營必須思考的是,我們是要譁眾取寵,還是要發揚「善」的作用?
對於新時代的媒體管理,我有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報導必須客觀平衡,發掘事實真相,做正確、有意義的報導;第二,現在閱聽人常面臨一個窘境,同樣事件,必須看兩、三份報紙,然後自己去做平衡。媒體應大公無私,避免誤導,以訛傳訛會對社會造成極大傷害;第三,要有前瞻性,多數問題都不是突如其來的。例如十年前亞洲金融危機、近日的次級房貸風暴,事前早有端倪,媒體應在問題形成中、爆發前提出深度分析,提出警示雖然困難,但仍應以此為目標;第四,媒體對資訊要有整理、規畫能力,讓人易讀,且有收穫;第五,不論環境如何變化,都不要放棄當一個「積極的監督者」,並要有自我反省的胸襟,「避免有錯、有錯認錯」,成為下次改進基礎。最後,媒體一定要財務獨立,因為財務若不能獨立,編務就無法獨立。法國《世界報》(Le Monde)幾年前被軍火商買去;墨西哥鋼鐵公司收購《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百分之十的股權,值得所有媒體注意。
你幸福嗎?
我應該是個幸福的人。我的人生雖有起伏,但現在從事的工作,仍是孩童時代的夢想,日常生活也很單純,是種寧靜致遠,淡泊平凡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