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次:6年3班
學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
經歷:IC設計工程師
現職:SOHO族,快樂的投資人
部落格:blog.udn.com/kerrier
買保險就是為了要保障風險,但是當手中的保單都未必保險時,會讓人嚇出一身冷汗。曾經是IC設計工程師、現為SOHO族的蔡仁華,面臨全球金融風暴時,仍是氣定神閒,因為他從不「瞎」買保單、也不買「人情保單」,他的每一張保單都要經過4關檢驗。
第1關是保險公司的財務和理賠文化,第2關是業務員的素質,第3關是自己的需求及保單條款,第4關是考量價格。這是蔡仁華買保險一定會評估的4大程序,而且是在23歲第一次買保險時,就已成熟運用的標準程序。
經濟變局 幼年開啟風險意識
買保險未曾受過傷、也沒有經歷不愉快的糾紛,為什麼會這麼嚴謹的做評估呢?「小時候窮過的人自然會最在意風險。」原來在蔡仁華5、6歲時,家裡受到第二次石油危機的衝擊,經濟狀況頓時風雲變色,為了幫家人省學費,甚至因此放棄第一志願台中一中,選擇就讀有提供獎學金的斗六高中。
這樣的成長過程,造就蔡仁華凡事都先考量「風險」的習慣。「買保險就是為了避開風險,所以如果把避險的動作建立在一個本身也有風險的地方,等於是讓自己陷入另一個風險。」蔡仁華笑說,如果大家都認為自己不會那麼倒楣,去買到會出問題的保險公司保單,既然「不會那麼倒楣」,那又何必買保險?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台灣保險公司不會倒,但是蔡仁華卻仍然提高警覺,「因為我從10年前就陸續聽到一些保險公司財務出問題的新聞,這些事情我都放在心上,反正對我來說,風險考量永遠擺在第一位。」
那麼要如何降低風險呢?蔡仁華採取的方式是:徹徹底底了解一項商品,事實上,從大學時代開始,雖然念的是理工科,但是,每天他都一定要看《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兩份報紙,相關財經雜誌、書籍更是不放過,初級保險業務員、投資型保單業務員證照則是早早就拿到手,「我沒想過要做業務員,考證照純粹是為了要讓自己對這些商品有更深的認識、能做正確的判斷。」保發中心 上網找前段班公司
就這樣,蔡仁華第一次買保險就已經像個老手一樣,在評估保險公司的財務及理賠文化上,他會去看保發中心的「人身保險業財務業務指標」(參見保險篇P80),也會從各保險公司資訊公開欄中分析相關資訊,「其實只要很簡單的觀察信用評等、主要再保險人、會計師簽證或意見、理賠申訴比率等,就可以直接過濾掉位於後段班的保險公司。」
另外,因為業務員的素質好壞,除了攸關是否可以為自己規畫一份適合需求的保單,也牽涉未來如果發生理賠時,能夠幫忙審視相關單據,讓保戶拿到應有的理賠金額,因此蔡仁華將「業務員素質」擺在檢視的第2關。
有趣的是,與一般人被保險業務員窮追猛call,為了減少「騷擾」而勉強答應買保險的情況不同,蔡仁華化被動為主動,為了找到心目中合格的業務員,甚至還會先「面試」數個業務員,聽聽看他們提供的保單組合建議,再從中挑出一個最具專業素養的人選。
從需求出發,蔡仁華買的多半是消費型產品,例如定期壽險、意外險,只有醫療險因為需要搭配主約,所以才加買小額的終身壽險。算一算,包括他與太太及小孩3個人的保險費用,一年還不到6萬元,但是已經將保險的功能放到最大。
風險分散 3口分3家保單
而對於宛如天書的保單條款,蔡仁華也不馬虎,他說,理賠時完全是依照保單上的「白紙黑字」,一個字句上的增減對保戶權益可能是天差地別。他舉投資型保單為例,每家保險公司都強調一年有幾次免費轉換標的的好處,但是細看保單條款在標的轉換的敘述,都會加上一句「⋯經本公司同意⋯」,現在保險公司為了搶客戶,大家愛怎麼轉就怎麼轉,但是難保哪一天保險公司不會出現拒絕保戶轉換的情況,「誰說保單條款不重要?」蔡仁華反問道。
所以在評估風險保障時,保險公司、業務員、保單這三者他都會同時列入考量,因為這是決定未來理賠品質的重要因素,最後再考量費用多寡。
蔡仁華提醒,買其他商品可以比價做決定,因為買了可以馬上用,有問題就退換貨;但是保險商品、尤其是終身型的保障,是一輩子的承諾,萬一當中出了問題,不僅保障打折,還會搞得人心惶惶,如果陷入這樣的情況,那麼就失去買保險避險的目的了。
即使經過4關檢視,蔡仁華還會再將風險分散,一家3口的保險,分屬3家不同保險公司,並且也確認保額都在保險安定基金的賠付範圍之內。他說,這樣一來,即使真的碰到最壞的情況,也無須太過擔心,因為最終還有安定基金可以發揮最後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