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粗細動作發展指標能力養成法
嬰幼兒的心智能力攸關日後各項能力的養成,一切表現若能符合發展里程碑,表示孩子已具備了基本能力,但每一個孩子的資質、生長情況、發展速度與成長環境不同,所需要的協助也不一樣。
本文將陸續就各項心智發展的指標能力養成提出分齡教養建議,雖然在正常狀況下,這些指標能力應是孩子天生就會的,不過,父母可透過陪孩子玩遊戲的方式,讓他的能力變得更好,為日後發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從孩子呱呱墜地之後,藉著各種感覺訊息不斷輸入大腦,開啟一連串的學習而建構各種能力。透過感覺訊息和身體運作不斷地互動和協調,人類也由簡單的身體反應去完成一項簡單的目標,逐漸發展成較高層次目標的複雜動作,這就是人類邁向更成熟學習能力的指標。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小肌肉發展。
大小肌肉各有所司
三軍總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楚恆毅指出,人們常講「七坐八爬」,就是指baby從坐、爬等粗動作開始向外探索,並與之互動,相較六個月大之前對外界刺激所表現的各種行為模式,大部分是受了「原始反射」的影響,此刻已轉為隨自我意識的活動了。
在動作發展中,分為粗動作與精細動作,楚恆毅醫師解釋,粗動作指的是嬰兒較大動作的發展,包括頭頸部、軀幹,還有四肢等稱為「大肌肉」的動作跟控制;細動作則是指由手、眼負責的「精細」動作,包括手臂、手掌、手指等稱為「小肌肉」的運作,以及嘴唇、顎、舌頭、眼皮、眼球的活動。
發展好‧為各項能力發展扎根
看似複雜的大小肌肉發展歷程,並綜觀發展里程碑的內容,不少父母或許會擔憂「我的孩子都做得到嗎?」受訪的復健科醫師和職能治療師都表示,排除有病理問題者,只要提供孩子充足的適當刺激與練習機會,基本上都應該會自然發展,但關鍵在於「是否給了孩子展現能力的機會」及「是否讓他不斷練習使能力更加成熟」。
大肌肉成熟,人類的身體才能安定下來,不致好動不安;穩定的大肌肉將帶動小肌肉的靈活度,以利進行更加精細的動作。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傅中珮指出,父母往往只看到孩子的好動表現,卻未能深思其背後出自生理發展的需求,經常以為「孩子不乖」而限制其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對粗細動作能力的養成勢必有程度不一的影響!
以前大家總認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但隨著愈來愈多對大腦的研究發現,「感覺動作」是0〜3歲的嬰幼兒學習不可或缺之要件,如果粗細動作能力發展很好,未來的各項能力發展都能奠基在穩固的基本盤上,對大腦的發展絕對充滿「利多」,甚至可反過來說「四肢發達,頭腦一定不簡單」!傅中珮治療師提醒,父母有必要多了解嬰幼兒的發展里程碑,以免「誤會」是孩子調皮。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足夠的練習‧增進熟練度
但更令人感嘆的是,當前由於少子化之故,許多父母疼小孩過了頭,事事代勞,百般呵護,愛森兒童多元發展教育中心職能治療師蘇文清指出,「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展現能力的機會,更未能提供足夠的練習機會」。
歐緹斯特職能治療所暨兒童發展中心主任治療師蔡建志表示,孩子的每一項能力養成,都是從日常生活中一連串的活動學習而來,過程中,如果孩子的表現符合期待,不妨增加一點挑戰,讓他覺得好玩而願意繼續進行活動,重複幾次,能力會更加精進;反之,就要降低難度,協助他過關以建立自信,並繼續下一關的挑戰。
蔡建志主任說,父母要正視孩子「在哪一階段應有怎樣的能力發展」,而不是「自欺欺人」,以為現在不會,長大就會了,他強調,假如不能「在適當的時間有恰如其分的表現」,而有「落後」的情形出現時,再來就需要付出加倍的時間練習,才能跟上進度,對孩子的自信心難免造成打擊。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用心陪孩子‧不揠苗助長
孩子的能力究竟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受訪者一致表示,端看父母的教養心態為何?的確,當前的大環境的確未能提供孩子很好的生長環境,種種因素造成不少孩子在基本的心智能力養成上出現了各種問題,身為主要照顧者的父母,為了孩子,更要積極尋求解決方法:
1.花時間陪孩子
只要花時間用心陪孩子,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學習的契機。蔡建志主任說,如到住家附近的公園玩,不僅讓孩子在活動中發洩了體力,學習了技巧,也能與其他小孩有了相處的機會,一舉數得!他說,「陪伴不是買東西,僅屬有錢人的權利」,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長,實屬天職,但他認為「現代父母不會玩」,少了父母的示範,孩子的學習動機自然薄弱。
2.不過度保護孩子
楚恆毅醫師則建議,不要過度保護孩子,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下,父母應放手讓他主動探索、學習,但自己要在一旁用心觀察,並視情況給予幼兒必要的協助,才能幫助孩子養成應具備的能力。
3.自然展現最好
錯過了能力養成黃金期,雖然也可再重新學習,不過,楚恆毅醫師和傅中珮治療師皆表示,從職能訓練中固然可協助孩子建構所欠缺的能力,但真正要落實在生活中仍然存有距離,換言之,「天然ㄟ尚好」!
4.不能揠苗助長
發展遲了固然不好,但過早也不好,揠苗助長也會影響孩子能力養成是否順利的一大問題,蘇文清治療師說,能力養成有階段性,當孩子的發展「力量夠了,準備好了」,自然而然就會了!千萬不要在孩子能力還不及時,即要求他做超出能力的事,因為欲速則不達,對長遠發展可說是弊多於利。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根據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兒保育系副教授楊曉苓擔任研究主持人,所做的《0〜2歲嬰幼兒適性發展學習活動綱要之研究》報告中指出,「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研究告訴我們,嬰兒與學步兒階段在未來的發展上,不僅僅是奠定基礎的階段,其影響性可能更超過我們的想像。」
為了讓父母更清楚如何陪孩子活動,本文除提供發展里程碑外,在0〜2歲部分亦以該報告針對不同階段所提出不同指標能力為依據,請職能治療師設計親子活動並提出養成建議,希望父母能夠多陪孩子活動,順利讓孩子發揮天賦能力!
(諮詢/台安醫院敦南心智發展中心副執行長許翠端.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傅中珮.三軍總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楚恆毅.歐緹斯特職能治療所暨兒童發展中心主任治療師蔡建志.愛森兒童多元發展教育中心職能治療師蘇文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