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局裁撤的議題,前前後後喊了十二年。當初民進黨執政,本以為可以立即實現,豈料八年執政,到最後一年才把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送進立法院,法案一躺就是十個月。
立法委員們也覺得很無奈,不是法案有什麼重大爭議,而是這個法案沒有人在推動。馬政府上台後,油價狂漲、物價飆升,然後是全球金融危機、經濟衰退、失業暴增,劉內閣應付得焦頭爛額,老百姓不滿意施政績效,民調下滑,於是就有人說是「與媒體溝通不良」,新聞局又再度難辭其咎。
回顧一九九六年出版法廢除後的十二年來,換了十四位新聞局長,平均一位幹不到一年。什麼樣的體制如此糟蹋政務官?更不用說有幾位局長甚至不理會與國會、媒體的溝通,直接跳上政黨對抗的火線衝鋒陷陣,折損之慘烈更是令人不忍卒睹。
從以前鎮壓民主言論的專制打手,轉換成鬥爭在野黨的政治打手,新聞局的角色與功能飽受批評。我們想知道:馬政府準備在這個職位上要犧牲多少政務官?
十幾年來新聞局長的角色老是搞不定,政府發言人與媒體文化事業主管存在著內在的衝突。本期的封面故事從新聞局的歷史、新聞局功能角色的轉變,來探討這個威權時期產物的存廢問題。其中許多為人所遺忘的新聞局歷史,今天讀來令人不禁莞爾。
內定出任新聞局長的蘇俊賓,其溫文清新的個性與談吐,連反對黨都表讚賞。外界有關他的報導不少,我們特地訪問了些與他親近的朋友,來談談這位政壇陽光男孩的生活點滴。
陳水扁果然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人押在看守所,依然能透過「扁辦」的運作流彈四射;一離開看守所,立即讓民進黨重量級人物噤聲,隨著祭出重返民進黨的重砲,綠營隨之一陣慌亂。雖然重返民進黨還要有些時間,但選擇在官司纏身之刻拋出此項議題,似乎是警告綠營政治人物的意味要來得重些。
至於一向神秘的扁辦,在幾位核心人物遭收押起訴之後,現在是哪些人在操作?本刊深入報導現在的扁辦內部狀況,讓讀者可以一窺這個具備強大政治能量的幕後運作。
月初在台北縣政府的警察與推土機進入樂生院區之後,樂生療養院的議題似乎將要塵埃落定。政府部門之間的推諉卸責,讓他們成為破壞文物古蹟與政商利益掛勾的幫兇。長年來為樂生爭取權益、為台灣爭取文化遺產的社會團體、學生與院民,集體哀鳴。在社會忽視並即將遺忘他們之前,我們製作專題報導,希望能在最後的時刻做最後的努力,並讓台灣年輕一輩記住,我們曾經是多麼野蠻的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