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輕者補牙,重者抽神經
當乳牙發生蛀牙時,必須尋求專業、合格的牙醫師進行治療填補。如果孩子的蛀牙還沒有損及牙髓神經,一般只要將有蛀損的部位徹底清除乾淨,再以合適材料進行填補,即可恢復牙齒正常功能;但若蛀損嚴重,深及牙髓神經,則須採取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以修補蛀牙,更嚴重還須要求拔除,以防止細菌順延牙根尖擴散,形成蜂窩組織炎或菌血症等危害生命安全的併發症。
資訊站:填補材質,功能各不同
【1】銀粉:含有銅、錫、銀、鋅等金屬成分的銀粉,是一項歷史悠久的牙科填補材料。由於材質硬度強、堅固耐用,多用於填補需要承擔大量咀嚼的臼齒部位。
【2】複合樹脂:又稱為「牙齒顏色的補牙材料」,因為色澤接近牙齒本身,基於美觀考量,多用於前排牙齒填補;但材質硬度不如銀粉,容易脫落,需較高填補技術。
【3】乳牙不銹鋼牙套:當寶寶的牙齒已經蛀損到無法再用銀粉、複合樹脂等傳統材料補綴,為了確保孩子的脆弱乳牙不致因咬合產生崩裂,可採用乳牙專用的不銹鋼牙套予以包覆保護。另外,做過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的乳牙,也可在蛀損部位清除完畢後,以牙套封住,以防咬裂牙齒。
她建議,要預防寶寶罹患「奶瓶性蛀牙」,最好在寶寶1歲之前,逐步戒除孩子用奶瓶餵飲的習慣,協助寶貝用碗或杯子喝奶的習慣。
乳牙「泡」牛奶 小心滿嘴爛
小孩會有這麼誇張的蛀牙,父母要負最大責任!楊瑞賢醫師指出,幼兒之所以出現如此大面積的蛀牙,多半是父母親讓小孩養成睡前或睡時吸奶的習慣。他解釋,家中寶貝在臨睡前喝完奶,家長一定要幫孩子清潔口腔,由於入睡後的口腔環境較高溫,加上口水分泌量減少,牙齒長期「浸淫」在乳汁等含醣食物裡,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嚴重蛀牙。
戒除「邊吃邊睡」 有效預防蛀牙
杜絕孩子從小滿口爛牙,家長停止「助紂為虐」,是重要關鍵!蔡蔭玲醫師表示,尚未養成生活自理能力的小小孩,父母親除了有義務要替孩子清潔口腔,扭轉子女喝奶睡覺的頑固劣習,也是一門親子功課。
她建議,要預防寶寶罹患「奶瓶性蛀牙」,最好在寶寶1歲之前,逐步戒除孩子用奶瓶餵飲的習慣,協助寶貝用碗或杯子喝奶的習慣;並在喝奶後,依照不同年齡,以細紗布或軟毛牙刷替小孩清理後再安撫入睡,就能有效避免滿口蛀牙。
資訊站:都是奶瓶的錯?認識「奶瓶性齲齒」
在小Baby長牙過程中,最讓父母親頭大的嬰幼兒口腔問題,就屬「奶瓶性齲齒」了。蔡蔭玲醫師表示,「奶瓶性齲齒」是一種嚴重的蛀牙型態,好發於1歲多到2歲的小寶寶;不過現在兒童牙科醫界,已把傳統的「奶瓶性齲齒」通稱為「兒童早期性蛀牙」。
2、鵝口瘡:
「為何原本會把牛奶乖乖喝光的寶寶,最近突然食量大減,整個人還瘦了一圈;而且特別愛哭鬧、情緒焦躁不安?」楊瑞賢醫師提醒,媽咪在餵完奶、替寶寶清潔口腔時,若發現孩子的口腔黏膜或舌頭表面,出現類似凝乳塊,但卻不易刮除的白色斑點;且活動力低落、食慾不振,小心!寶貝可能得了「鵝口瘡」。
免疫低+懶潔牙 口腔長黴菌
楊瑞賢醫師表示,鵝口瘡其實就是嘴巴長黴菌,是出生嬰兒一項常見疾病,主要是因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由於新生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對黴菌抵抗力較差;加上奶瓶消毒不當或口腔清潔不徹底,都是讓孩子感染鵝口瘡的原因。
「口內膏」僅治標 「重清潔」是王道
寶寶染上鵝口瘡時該怎麼辦?楊瑞賢醫師提到,最速效解決孩子疼痛的方法,即是以具止痛、抗發炎療效的微量類固醇,擦拭在受感染的口腔黏膜表面。但醫師強調,使用「口內膏」,只能暫時消炎與解痛;想根治惱人的鵝口瘡,重視口腔清潔,喝完奶就潔牙、漱口,才能輕鬆免疫。
3、萌牙性齒齦炎:
進入長牙期的寶寶,在乳牙剛要冒出牙齦時,常會發現牙齒周圍的牙齦組織,出現輕微的紅腫、發炎現象,即是所謂「萌牙性齒齦炎」。
楊瑞賢醫師指出,在小Baby「發牙」的過程中,正常的齒齦是不會有發炎問題的,他說:「若寶寶牙齦會出現紅、腫、痛等症狀時,多半與口腔清潔不足有關。」楊瑞賢醫師提到,寶寶在長新牙的過程中,難免會因不適而有好咬東西、流口水等情形出現,父母可提供清潔乾淨的固齒器予以安撫,以舒緩寶寶芽引腫脹的不適感。
不過蔡蔭玲醫師也表示,目前還沒有任何實證的科學證據可以證明「長牙會使幼兒發燒、瀉肚子」,如果在長牙期的幼兒有上述病理症狀,且超過24小時仍不見改善,建議最好先去看小兒科醫師,以防寶貝有其他生理病徵問題。
楊瑞賢醫師指出,在小Baby「發牙」的過程中,正常的齒齦是不會有發炎問題的。
Step3‧清潔照護
寶寶乳牙的清潔照護工作不容小覷,以下提供3種清潔工具,讓媽咪替寶寶潔牙時,也能輕鬆上手!
3項清潔工具
(1)棉花棒、紗布沾水,培養清潔好習慣
對於小Baby來說,從出生到長出乳牙,不論是牙齒本身,或是牙齦、牙床的全口腔清潔,細柔紗布可是寶寶在使用牙刷前,最適合的潔牙工具。楊瑞賢醫師表示,家長千萬別輕忽替未長牙小寶寶擦拭口腔的動作,這除了能藉由擦拭孩子口腔中的奶垢,達到清潔舌頭、牙床的作用;還能提早協助寶寶「習慣」異物進入口腔清潔的動作,養成從小潔牙的好習慣。
(2)只選兒童用牙刷,9歲前父母代勞
蔡蔭玲醫師建議,等到孩子小牙開始大量冒出頭時,父母可適時地為孩子添構適合的兒童牙刷。她提到,有別於成人牙刷,兒童牙刷的選購秘訣,首先必須體積小,才能方便塞入寶寶口中清理;其次,採用軟毛、刷毛寬度三至四列、刷毛面積以一次橫刷,可覆蓋2~3牙的長度為佳。
楊瑞賢醫師補充表示,刷牙不是光在牙齒表面做出來回刷拭動作就好,許多不易清潔的口腔深處,往往是藏污納垢的關鍵。他提到,孩子的手腕發育,約至8~9歲間才會發育完成,在此之前,強烈建議父母應幫小孩刷牙刷至9歲,才識正確的護牙方式。
(3)牙線清潔1天1次,「含氟」牙膏最棒
牙線最大功用,在於清潔塞在齒縫間的食物與細菌。新生寶寶的牙縫多不緊密,較無食物塞牙縫的問題,但醫師建議可在寶寶2歲長完乳牙後,每次刷牙前先用牙線清理,確保乾淨。
在牙膏的選擇上,蔡蔭玲醫師表示,刷牙最大的重點,在於刷牙的「技巧」有無達到清潔效果,牙膏僅是潔牙輔助工具。在牙膏選擇上,並無太大限制;但因應兒童齲齒的高盛行率,建議還是使用「有含氟」的牙膏為主,以減少蛀牙發生率。
清潔時機
食完清潔,牙菌斑滾開
牙菌斑附著於牙齒上,是釀成齲齒的最大禍首,而食物、唾液與口腔內細菌,則是滋生牙菌斑的最好溫床。蔡蔭玲醫師指出,凡進食完後立刻刷牙,最能達到預防齲齒效果。但由於實際執行時會有一定難處,所以她建議,一天至少要刷牙兩次,且在夜間入睡前,務必記得刷牙,才不會讓牙菌斑整晚待在口腔內,增加蛀牙風險。
長牙前後,潔牙方式大不同
長牙前→在寶寶喝完奶後,先讓寶寶喝點溫開水,沖掉部分乳汁或食物;再將細紗布或棉花棒以溫水沾濕,輕輕擦拭寶寶的舌頭、牙齦部位。
長牙後→可找出家中適合讓寶寶平躺的地方,家長坐在孩子的頭部後方或側邊,替孩子刷牙。若小孩因異物入侵口腔而有反抗,爸比媽咪可在刷牙前,先以鼓勵與機會教育方式,誘導孩子張嘴;必要時父母可相互合作,一人用手輕拉孩子安撫情緒以防止反抗;另一人則以適度力道,執行刷牙工作。
大小孩→等寶寶會坐或站立時,可讓孩子站或坐在洗手檯前,把頭微微後仰張嘴,以方便父母進行刷牙工作。若寶寶對牙刷好奇,想學習自己刷牙,父母可從旁協助與監督,讓孩子試著自己刷牙,但記得,最後爸比媽咪還是要親自出馬,再幫寶寶刷一遍喔!
結語
在潔牙過程中,也許小寶貝剛開始會因不明異物放入口腔,而有反抗行為;父母親得發揮耐心與愛心,循循善誘,才能確保寶貝擁有一口好牙。孩子的牙齒成長只有一次,細心呵護,才不會讓小麻煩變成大毛病,畢竟看見自己寶貝在診療台上驚嚇到張嘴大哭,可是任誰都不樂見的。
諮詢/楊瑞賢
現職:國泰綜合醫院齒顎矯正科暨兒童牙科專任主治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
經歷:齒顎矯正科暨兒童牙科專任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會員、美國UCLA齒顎矯正科研究、美國國家級加州牙醫師執照考試及格
諮詢/蔡蔭玲
現職:長庚紀念醫院兒童牙科主任醫師
學歷: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WRU)牙科學院畢業、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WRU)兒童牙科碩士
經歷: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WRU)臨床副教授、林口長庚牙科系主任、長庚紀念醫院兒童牙科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