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刪掉我?我怎麼這麼倒楣?」劉維志(化名)今年五十八歲,在某出版公司擔任副總經理,獨生子今年剛升高一。最近他奉命擬妥一份棘手的部門裁員名單後,卻意外接到了自己的資遣通知單,要被迫離開服務十五年的公司。
中高齡失業潮 十幾年來最嚴重
行政院主計處指出,受全球金融風暴衝擊,今年十月份失業率驟升到四.三七%,創下三年來新高,代表每天有四十七萬六千人想就業卻找不到工作。景氣轉弱,今年度因業務緊縮所累積的關廠失業人數激增到十六萬六千人,理專、財顧等金融從業人員手中的飯碗一邊端一邊抖,連竹科電子新貴也被強迫休假,改當奶爸在公園帶小孩。
這波失業潮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九月份以四十五到六十四歲的中高齡失業者增加速度最快,他們大多是家庭經濟主要負責人,一人失業全家受害。以每人負擔依賴人口兩人計算,保守估計目前就有超過一百四十七萬四千人的生活遭受失業影響。其中,失業的中高齡男性大多在組織內有一定的位置與薪水,人生已過了生產力最高、進入學習力衰退的階段,想再出發不易,屈就意願亦不高。
根據長期關注失業家庭問題的光寶文教基金會認輔志工團召集人吳銀玉觀察,這波中高齡失業潮是十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對家中子女還沒獨立、自己又很『ㄍㄧㄥ』的父親來說,衝擊真的很大。」
失業會經歷的幾種情緒
跟隨失業而來的情緒變化,是許多爸爸們即使無力接招、也不願說出來的痛。精神科醫師陳俊欽指出,經歷失業痛苦就好像生了重病的癌症病人,通常會有幾波段的情緒轉折:
焦慮期:失業潮壓力最大時不在失業那一刻,而是公司發佈裁員訊息時,身為中高階主管感到工作朝不保夕的焦慮。
否認期:剛失業時因心理防衛會產生強烈的否認機轉,有人每天依舊西裝筆挺準時出門,不肯面對事實;失去工作對他們來說等於失去一切,自我認同危機浮現。
憤怒期:接著會感到極端憤怒:「為什麼是我?」對老闆、對大環境不滿,對家中瑣事毫無理由地挑剔,成了一隻極度敏感的暴龍;嚴重者可能演變為家庭暴力、酗酒、離婚、憂鬱甚至自殺等社會問題。接受期:受挫後,意志力較強與得到適當支持的人會逐漸接受事實,以行動面對。
經歷自我角色的懷疑
「突發的失業事件對家庭來說就像是『外力入侵』,家庭的實質面和心理面都會產生壓力,夫妻、親子對彼此的角色定位和期待,勢必產生微妙的化學變化,」兒福聯盟知識長王美恩指出。
楊基寬在創辦一○四人力銀行前,也曾是中年失業爸爸。三十六歲時他瀟灑辭職,既沒收入,也沒多少存款,對未來更無明確計畫,家中經濟全靠太太薪水,而女兒才剛升小一。賦閒在家的兩年,楊基寬的生活失去主軸,等太太回家才跳進書房裝忙,雖然太太始終默默支持,從未埋怨,但他卻感受無比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