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分裂的國度──北愛行腳 (下)

文/莊坤良    

旅行團在德瑞的古城邊下車,走過馬路就可看到「血腥星期天」的紀念碑,民眾尚未遺忘這些因爭自由而犧牲生命的人,碑前仍有祭拜的鮮花。隨當地的地陪上了古城。走在古城牆上,可以俯瞰Foyle大河蜿蜒入海,也可以看見東邊天主教徒居住的Bogside地區。地陪親身參與過血腥星期天事件,因此講解特別帶勁,口沫橫飛地說著德瑞的歷史與英愛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



這個歷史古城,有著天主教徒與新教徒之間太多的衝突。流過市中心的Boyle大河,把古城切割成兩部分。不同屬性的居民,各居在河的兩岸,擁有各自的安全領域。歷史流轉,現在不聞戰火聲,只有遊客好奇的窺探。德瑞是一座分割的城市,不同於狄更生的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德瑞是一城雙記(A city of two tales),兩個不同族群的故事,在同一城內發生。同城的居民,因不同的歷史記憶與經歷,反而成了互不容忍的仇人。



出了古城的主教門(Bishop's gate),隔條馬路就是天主教徒群居的Bogside,面向馬路的房子側面,場景宛如在Falls Road,一家一家塗繪著各種支持愛爾蘭共和軍(IRA)或紀念因保衛社區而死的「英雄」圖像。看著身穿迷彩戰鬥服,戴著黑色頭套與防毒面具,手持步槍的武裝民兵圖像,一種焦慮恐怖的詭異感覺,挑動著觀看者的神經。想像那街頭巷戰,而對象是住在同一個城市裡的鄰居同胞。一種恐怖的感覺,教人不寒而慄。在所有的壁畫裡,最有名的當屬古城城門口附近的一片石牆,上頭漆著"You are now entering free Derry"幾個大字。這是個主權宣示的象徵,強烈表明,英國的勢力,到此地為此。從這面牆開始,就是自由的德瑞市了。這面牆前的廣場,正式血腥星期日發生的地方,這面牆也成了英愛不同族群衝突的印記。



但隨著歷史時空的轉移,曾經水火不容的兩造,也開始思考如何學習相處之道。新世紀來了,雙方也開始放下槍械,伸出善意友誼的手,學習如何擁抱對方。Bogside的壁畫也反映了此一現象。這一長列的壁畫的最後一面,畫了一幅七彩的和平鴿,貼切表達了居民們渴望和平的心聲。摒棄不同顏色的政治差異(英國國旗是紅、藍、白三色,愛爾蘭國旗是綠、白、橙三色)。大家可以在彩虹的美麗顏色下,共同築夢,追求人生的幸福美事。



我問年輕的導遊湯姆,停戰了,日子比較好過嗎?他說的話頗具啟示性。他說大家都有權追求未來更美好的日子。大家都應揚棄在地偏頗的排他主義,一起來擁抱全球一家的理想。他說,「做愛,不要作戰。丟大麥,不要丟炸彈。」(Let's make love, but not war. Let's throw barleys, but not bombs.)這些話最能代表新生代對未來和平的想望。唯有走出歷史創傷,才能繼續活下去。



離開德瑞時,車過連接Foyle河兩岸的大橋。橋頭立了一座著名的雕像,叫做「跨界握手」(Hands Across the Divide)。兩位居民伸出手來,越過中線握手,但是還差一點才可以碰到對方的手,就是差這麼一點,雙方還必須努力,拉近距離,打破歧見,才能握手言和。這個藝術品,透露北愛居民的心靈感受。如何跨越實體的河流,跨越不同宗教的藩籬,跨越不同族群的疆界,握手言和,共創未來,是大家必須嚴正以待的課題。



回到貝爾法斯特,在Thanksgiving Square看到一座現代的雕像,令人印象深刻。不鏽鋼的作品,刻劃一位女子,站在地球上,手握圓環,伸向天空。雕像的基座,有文字說明:在地球村裡的我們必須尊重他人的文化差異,誠心相待,跨越族群與宗教的藩籬,才能共建一個和平幸福的社群。我想這是北愛人民多年來的心聲,也是全球各地所有人類共同的期盼。



離開北愛之前,特別去Ulster Museum參觀「Conflict: The Irish at War」特展。這個展覽回顧愛爾蘭歷史裡,「衝突」這個議題如何延續至今。這是個勇敢檢討自我的展覽,主事者展出從早期的部落戰爭開始、到維京人登陸、到諾曼人入侵、到北愛拓殖、到南北分裂與內戰、到一次與二次大戰、到麻煩年代、直到和平到來,總總相關的文物,驗證愛爾蘭人走過諸多衝突的歲月。策展人邀請兩造相關人士,真誠反省歷史,以圖片及文字,記述血淚。展館內設有觀眾迴響區,大部分觀眾的留言都對這個展覽持正面回應,許多的留言,或自省、或懺悔、或期待,皆真誠感人。也許台灣也應該有個類似的展覽,真誠檢討歷史,才能走出族群對立的陰影。



這趟北愛行,感受良多。愛爾蘭人從對立到和解,漫漫長路,淌著多少人寶貴的鮮血與生命。八百年的殖民恩怨,逐漸隨河水流逝。愛爾蘭的和解風已經吹起了,台灣呢?



●注:

1.「No Surrender」後來成了英國新教徒對抗天主教徒的口號。

2.傅利爾以兩面手法處理此一事件,以疏離手法指陳代表公權力的公共論述與代表私人空間的個人感受之間的巨大落差,藉此彰顯英國殖民政府的不公不義。



作者簡介

莊坤良,美國南加大英美文學博士。現為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兼國際事務處處長。研究領域包括後殖民論述、喬伊斯專題研究、文化翻譯、文學教學、兒童及青少年文學。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4929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聯合文學一年12期 2160 18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