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機會:讓企業核心競爭力根留台灣
大三通的效益要發揮到最大,關鍵在於政府如何利用這個契機,重新定義台灣的競爭優勢。
專研產業的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歸納,三通是不景氣中的新契機,運用得宜,能重新打造台灣的新經濟優勢,開啟另外一個階段「台灣製造」(MIT)的文藝復興時代。
清水午後陽光正熾,台中港區偌大的馬路上,偶有連結車緩緩開過,兩隻雞悠悠哉哉在馬路邊曬太陽,街上空無一人。十年前,專做物流的京揚公司董事長游文相,受克萊斯勒之託,在台中港設物流倉儲,做為克萊斯勒的亞太營運中心;直航晚了十年,克萊斯勒也早就把營運中心轉到新加坡。游文相苦撐待變,終於等到這一天。
替台商做物流加工的游文相深信,這將是台灣製造的第二波高潮。台商將大陸工廠的半成品,運回台灣,做最後三五%的加值,變成台灣製造的產品外銷全球。
搬來搬去,不是多花成本嗎?未必。一個標準貨櫃海運運費不到一百五十美元,可以裝幾萬隻手機、相機等產品。「運回台灣單位成本不到一元,再深層加工,貼上MIT標籤,還可以多賣一千多塊,當然划算,」游文相精算。
生產沙灘車的睿福,就是一個例子。
總經理吳道威娓娓分析台灣的「價格優勢」,睿福大陸工廠做機殼,最後再運回高雄港,裝上關鍵零組件馬達,然後組裝、出貨。用水運運回台灣,還比用陸路運到大陸其他工廠便宜,因為陸運成本比水運高五○%,而且大陸國道和鄉鎮市層層收過路費,總帳算下來,「在大陸任何地方做,都不會比在台灣完工便宜,」吳道威肯定。
總是跑在政府之前的商人,看到的三通遠景,不單是節省成本、改善運籌效益的工具,更是一個可以幫助他們進攻全球市場的難得機遇。
辜成允樂觀預期,三通不但可讓台灣因為兩岸經貿更有效整合,加速脫離金融風暴的威脅,還有機會助台商擴張版圖。台灣企業藉此時機擘劃更大的區域整合,把大陸當做自己的本地市場練兵,有機會從台灣的績優公司,變成區域型的領頭公司,最後成為世界級的領導企業。
重點在於,「我們有沒有那樣的企圖心?」在蘇州設廠的羅馬崗石董事長黃維祝發現,現在已經有台商開始利用直航的機會,將產品運到連雲港,然後接駁鐵路運到俄羅斯、東歐,開闢當地市場。「這是以前台灣人想都不敢想的市場,」黃維祝說。
三通的挑戰:萬船齊發或萬箭穿心?
但不是每一個人都像企業界和政府那麼樂觀。
三通到底是經濟衰退的解藥,還是過度依賴中國的毒藥?
門戶洞開,是引來萬船齊發,還是萬箭穿心?
兩岸經貿整合,台灣是全面獲利,還是全盤皆輸?
要釐清這些問題,根本之道,在於怎麼定位台灣的角色。
大三通確立兩岸的競合關係,不論是產業、港口,甚至是人才或資源,雙方都是在既有競爭又可合作的微妙拉鋸中,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定位。
就以對岸政府而言,對於大三通後的佈局與策略,精確拿捏了節奏。正式直航還不到一個星期,中共就在國共論壇上,宣布對台十大利多,擴大採購面板、六千億台幣供台商融資,招招命中台灣在金融風暴受傷的要害,台商更難脫離對大陸的依賴。
對照之下,台灣政府似乎仍停留在「三通省時省錢」的層次,還提不出台灣到底可以利用三通,創造什麼新競爭優勢的策略思維做「深層加工」。
前立委林濁水就批評,如果政府只是把台灣產業定位為國際企業「掮客」或是「買辦」性質,視三通為經濟萬靈丹的想法註定失敗,因為跨國企業早已在中國建立基地,不需要靠台灣中介。「以做為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平台為台灣經濟戰略軸心,已時不我予,」他說。
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也點破,不能對三通有跳躍性的期待。近兩個月中國出口貿易量持續萎縮,兩岸貿易也下跌近三成,在這個時機三通,很難對台灣產生立即而明顯的效應。況且,「大三通到底誰得利?」如果只是企業獲利,一般民眾卻沒有具體感受,相對剝奪感會更強烈。
要消除三通的負面疑慮,洪奇昌建議,政府應透過三通提升台灣的經營優勢,大幅改善基礎建設。桃園航空城、機場捷運都要加速完成,並且修改自由貿易港過時的法令與租稅規範,讓人流和金流願意回台灣。
「本身有優勢,三通才有用,否則會被掏空,現在只看到政府拚命開放,都還沒有任何作為,」即使認為三通是件好事,洪奇昌對政府相關配套措施的牛步,不免憂心忡忡。
或許,直到二○○八年的大三通,台灣才算徹底進入全球化、面對全面競爭的時代。三通對於每個人,都將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不久前,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曾光華在課堂上抽問碩博士生,怎麼看大三通?學生說來說去就是省時、省成本。曾光華在意的卻是背後更深遠的影響,當從台北去上海比台北去高雄還要快時,民眾對兩岸關係的感受會更敏感。
你要被恐懼支配,還是被希望鼓舞?
擅長行銷的他觀察,三通使得台灣的產品和人才能到更大的市場發揚光大。
「大三通代表全新的世界在眼前,重要性不亞於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他說。在這個時刻,既了解國際又能掌握本土的跨界能力,將是台灣最需要的核心優勢。但是,「我們的教育準備好了嗎?」
在馬來西亞邊界長大的曾光華剖析,大三通是台灣全球化歷程中重要的轉捩點,對每個人的影響,和他怎麼看這件事有關。
「你看它是機會,它就是機會;你覺得它是威脅,它就是威脅,」他說。
問題是,我們要被恐懼支配,還是受希望鼓舞?
經濟學大師梭羅在《勇者致富》中闡明,面對全球化,不論是國家、企業或個人,都必須具備探險家精神。探險家最重要的特質是英勇無畏,願意學習各種知識,放手一搏,航向未知。從某個角度來看,大三通再度開啟了台灣的大航海時代,我們在這艘開往全球化的大船上,不但要當個勇者,還要當精明的佈局者,把最有利的潮流導向自己。
中國不是航程的終點,而是經略全球的起點。
長榮集團首席副總裁林省三:我等這一天很久了
我等直航這一天已經很久了。過去運貨到上海,都要先繞去日本,繳兩千美元的接關費。對日本來說,這就像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船一到,橡皮章一蓋就是兩千美元。
直航後,船程時間大概減少一天半到兩天。拿一萬噸級的貨櫃船為例,一個航次可以省一萬美元,來回就兩萬美元,一年四千航次,可以省下十幾億台幣。
直航後,我估計高雄港每年會多出一百萬個貨櫃量。港口加工區也可以因為貨運過來加工,台灣真正成為營運中心、物流中心。
早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就有營運中心的計劃,可惜沒有徹底做。當時如果做了,高雄港現在就「穩坐著吃」。大陸當時港口還沒發達,像福州港、廈門港,八千標準貨櫃(TEU)的母船怎麼可能進得去?現在一萬五千個TEU的大船都進去了,母船就不彎靠高雄港。
但這不代表台灣就沒有機會轉運。高雄港至少有一個優勢,就是位置好,剛好在東北亞和東南亞中間。上面有中國大陸,貨可以運到高雄港轉母船出去,下面東南亞的貨物也能來這裡轉運。
直航是一個競爭賽。
台灣要從港口費率優惠、服務品質等面向上多下功夫,讓航商覺得在上海、寧波轉,不如選在台灣轉。
港口經營必須跟以前不一樣,從港口賺很多錢繳給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港口要公司化,有企業精神。(黃亦筠整理)
大三通後,政府應該做的事情
一、全盤檢討台灣港口、自由貿易港區競爭力
1.稅率:外商來台課營所稅25%,利潤匯出又要課20%的稅(大陸只課10%),不利吸引外商來台;與對岸政府談判,爭取兩岸之間貨物關稅減免(貨物進中國需課關稅,並且加增貨物增值稅,目前僅水果進中國免關稅),甚至是加入東協自由貿易區。
2.土地:例如高雄自貿港區腹地太小,加工出口區所剩土地有限,台商若要回流,恐無土地使用。
3.勞動條件:和競爭者相比,40%外勞雇用比例、委外加工門檻是否有競爭力?
二、重新定位、海空協調互補:高雄、台中、台北、基隆港四大國際商港,和桃園航空城、小港機場之間的海空港如何彼此協調互補?是否要仿效新加坡、香港和中國大陸等地,將港口與機場公司化,以利全球競爭?
三、 經濟特區事權、架構應統一:台灣現有科學園區、加工出口區、保稅倉庫、自由貿易港等七大經濟特區,各特區管轄權分散,各有各的法規,是否統一事權?專家建議的全台自由貿易港是否可行?
四、 降低直航票價:兩岸空運直航票價應遵循開放市場機制,避免壟斷,使票價居高不下,抵銷三通正面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