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綠之外,一直有人想跑出第三種力量。隨著藍綠兩次輪替執政的實證出土,如今第三種力量又再度「蠢蠢欲動」,說明兩大政黨之不合人心已呈有增無減之勢。
但儘管在民眾表態「不支持任何政黨」的比率已超逾六成的時候,施明德與李登輝的會面與動向,似仍不受媒體青睞,一如以往不是唱衰,就是揶揄。唱衰的料定第三勢力沒有空間,揶揄的算準李施合作不能成事。不僅如此,議論者還拿著雞毛撣子依照自己想像出來的動機朝向他們一陣揮撣,其間似乎包夾著不知從何而來的敵意。
老實說,由於以往有太多失敗的例子,造成如今應以什麼詞語來刻畫藍綠之外的力量都成為問題,任何詞語都難逃過去的印象而陷入幾乎命定的窠臼,首先就形成難處。
再者,說第三種力量不能成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判斷者用不著費心費力就可以下此結語,因此這麼說彷彿已成慣性。
論斷第三種力量必定失敗的人,未必不盼望在藍綠之外跑出新的力量,但他們並未對此種力量加以善待。否則既然明知其為困難,何故竟反而多所批判,豈非在困難中更增困難?面對一個尚不足以成事的力量,有必要視之為既成勢力而急於痛打嗎?
假如換一個角度看,台灣既然需要有第三種力量刺激政情、激盪未來願景,而如今李施兩位見此需要,各自捐棄成見、放開心胸,倘若攜手合作到確可使第三種力量的影響力變得具體而有形化,寧非好事?
旁觀者若能從唱衰轉而為期待,便是一種基本的善待。善待是對尚無力量以及難有力量者較為恰當的態度,以此提供一種可能的機會,端看其能否因而受到滋長。這何嘗不是評論者也可以採取的一種思考態度?
不過不管叫第三種力量這是中間力量還是新力量,如果想要避免重蹈失敗,乃至真正起到作用,也要懂得善為自處。
第三種力量通常是靜默而理性的存在,首先就不要想透過一個有形的組織去收攏他們,因此也不要以為輕易動員得了或以動員為念地找幾個人來「號召」大家即為已足。一旦這些被動員出來的人成了新的作秀家,組織上又因非其所長而自曝其短,還搞出一堆新的醬缸氣、最後不流於庸俗化、附庸化或歸於泡影者幾希!
所以要想凝聚第三種力量的人,不可以再存有個人的政治企圖,乃是要為台灣社會大眾找到同樣無私心而有想法的人,共同從各方面為台灣謀劃願景,當這些願景及其背後的思維幾經錘鍊,確實深符台灣長遠利益之後,則以摩頂放踵的努力去向人民訴說、與異黨溝通,使它最終獲得實現。
善處中間角色的人,也不該再說傷人的政治語言,要改以與人為善的心態,既找尋共識點也結合共識力,且要有推動成果卻不享受成果的雅量,往較高潔的方向去自惕互勉。
凝結者在醞釀方略的過程中,物色的人是同工;等到方略成形,在各種政治力之中選擇可以一起推動的人,則視為朋友。因此它徹頭徹尾不必是一個有組織的政黨,而是以發揮政治影響力,收到實際效果為考量。
處台灣現狀,應善待一切的中間力量,但有意作為的第三種力量自也應該善處自己的中間角色。否則,台灣既走不出當前的兩黨陰影,也不會美好的有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