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妳拿我的單眼相機做什麼?」劭凱攔下莉莉,緊張的問。「幫你放好啊!」莉莉不懂劭凱為何突然變得這麼緊張。「我自己收,妳別碰我的相機,免得弄壞。」劭凱沒好氣的從莉莉中手搶走他的「寶貝」,莉莉為之氣結,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大家健康雜誌╱提供)
同樣是戀物,女人買皮包、鞋子、首飾多是為了穿戴等目的;但男性通常只是單純的收藏和擁有,不常用或少用,閒暇時也很少拿出來玩賞品味,對於收藏,果真男女大不同?
男人以收藏象徵頭銜 女人先評估其實用性
千代文教基金會教育小組主任胡正文指出,若以兩性相較,男性對迷戀的物品較「執著」;女性較會評估實用性和需要性,決定保留或丟棄。在現實生活,女性即便是收藏,也會確知那不過是收藏,但男性卻會感情用事到把收藏品當第二生命。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分析,女性較不會戀物,主要是生理構造和成長過程的學習,讓她們很早就主觀或被迫認知,「分離是人生常態。」從每月一次的月經(未受精的卵子隨著經血從身體排出)、長大後結婚必須離開娘家、生產剪斷臍帶和嬰兒分離、陪孩子踏出第一步到學校求學、看著孩子交朋友遠離媽媽懷抱、甚至孩子自組家庭……一步步遠離自己。
乃至於和父母公婆生離死別,或另一半常年在外工作等,再不捨也要顧全大局,含淚目送心愛的人遠行。許多分離的場景都教女性面對感情的割捨,必須學會戛然而止和抽離淡化,不能長沉浸在感傷中。
以男性愛收藏的汽車為例,女性多半認為其功用頂多「代步」,不一定放入太多感情;但對男性而言,汽車所傳達的意向不只是交通工具,更多是「展現個人品味」的特質,甚至象徵男人的頭銜和權力。
熱衷收集 可能是念舊 彌補曾經的失落
研究社會心理的實踐大學副教授胡正文發現,不少男生在成長過程,會把深愛的望遠鏡、小兵、扭蛋公仔,甚至舊眼鏡、舊手機、過時的掌上型電玩放在特定的架子,整齊排列、保護有加,不是他們的童年未被滿足,而在於希望留住「幸福的兒時記憶」。至於長大才進行的收藏,多半是想彌補童年時的缺憾。甚至不少男性,長大後別有所好的收藏芭比娃娃、絨毛玩具……。
胡正文曾看過一位老來得子的爸爸,再疼兒子,也不許他碰自己辛苦收藏多年的超合金戰士。原來爸爸的童年因為父親管教嚴格,不能隨心所欲買玩具,等工作賺錢,第一件事就是替自己購買玩具。
「這位爸爸在成年後,終於擁有不曾享受的『自由』。」胡正文認為,能夠「自由掌控」的滿足感,有時更勝於物質的擁有。所以買車後要改裝、組合玩具一組接一組買,甚至有個讀到博士的友人花了十幾萬元,在家中房間布置火車軌道,心情不好時就把自己關在房裡、趴在地上玩火車。
男人內心住著一個小孩 偶爾也想吃糖、買玩具
廖清碧也建議,女性不妨想像「男人的心裡都藏著一個小孩」,這小孩有時要吃點糖果、買個玩具慰勞自己,只要盡到該盡的責任,包容他的脫線行為又何妨?別太小氣,總計較先生「老買沒用的東西」,傷和氣與默契。
夫妻難免各有所好,若要溝通到心意相通,得先彼此接納。游乾桂以男人沉迷收藏為例,建議先生不妨少用嘴巴,多用筆談或文字,以感謝和情意爭取另一半諒解。「而且要選在輕鬆、愉悅的氛圍,像花園美景、情調咖啡屋,助於溝通更順利。」像太太對他的收藏,「是從『生氣』到『反對』,到『沒聲音』,最後終於『共享和欣賞』。」所以先生別心急,耐心化解太太的反彈,給彼此成長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