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情
陳可辛父親陳銅民本是泰國華僑,一九五○年代曾在北京讀戲劇,後來移居香港,當過電影公司的編劇和導演,一直不得意,在陳可辛十二歲那年,舉家返回泰國。
陳可辛五歲開始就跟父親看電影,父子相處有如朋友,感情極好。他受父親的處世態度、人生觀以及夢想影響甚深,視父親為偶像。「他是戰前出生的知識分子,為人非常樂觀踏實,崇尚自由民主,不是個嚴父,所以我自小就可跟他爭論任何問題。我不大喜歡別人讚我孝順,孝順有責任及回報的含義。我和父親相處是一種樂趣,不用責任感維繫。」
陳可辛從小就因父親而迷上電影,但父親以過來人身分警告他說,電影這條路不好走,做導演成功的很少,滿足感也很低。他曾因此而決定走電影以外的路,在大學期間修讀酒店管理的課程,但最後還是回到父親的老路,十八歲在美國攻讀電影,其間曾回香港暑期打工。他通曉泰語、英語和國、粵語,有一次為吳宇森執導的電影擔任泰語翻譯,覺得在電影界做事,比上大學更重要,便留下來做劇務。陳可辛打趣說:劇務就是幫劇組買咖啡;由於他買得好又快,獲聘擔任製片。「要學習電影技巧,我覺得毋須讀大學,入行後經過多年浸淫,自然就會懂得。」
一九九一年,二十八歲的陳可辛初任導演,憑處女作《雙城故事》嶄露頭角,可惜電影叫好不叫座。一九九○年初,他和鍾珍、曾志偉等人成立UFO製作公司,炮製多齣經典小品,其中由他監製兼導演的《風塵三俠》及《金枝玉葉》,更奪得票房冠軍。後來電影公司因經營不善而解散,但陳可辛沒有氣餒,拍攝《甜蜜蜜》一片,破天荒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中九個大獎,並獲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獎,美國《時代》雜誌也推選為一九九七年度十大佳片。值此事業高峰,陳可辛遠走美國,拍了他第一齣,也是僅有的一齣好萊塢電影《情書》。「《甜蜜蜜》很成功,我卻若有所失。別人說我勇闖好萊塢,其實我只是身心俱疲。」
在美國四年,陳可辛仔細檢討自己成功的原因。他童年漂泊艱苦,加上看到父親失意,養成了今天的性格:天真而不失世故,浪漫而不失理性,粗中有細,樂觀中帶點抑鬱。他是聰明的白兔,也是勤奮的烏龜,既不會在生活的磨難中放棄夢想,也不會在夢想中忽略現實。「我在非主流文化中長大,是所謂的邊緣少年,心理很容易有問題。幸而我有健康的家庭,還有積極樂觀的父親教導。又由於從小遊走於香港、泰國、美國三地,欠缺安全感,因此特別努力,懂得居安思危,變通和適應力強,這一切,對我的創作及立身處世都大有幫助。我想過讓女兒像我這樣成長,但這條路不能設計,走得好,可以收穫豐富;走得不好,可能變成歪路。」
很多人都說陳可辛平步青雲,他也承認獲命運眷顧。
「我自覺幸運,幸運到不得了!當然,過去二十六年,我在電影路上也遇到不少挫折,每一次都有血有淚,甚至是功虧一簣,但無可否認,我二十一歲入行,二十八歲做導演,三十一歲拍了《金枝玉葉》,在別人眼中,一定是龜兔賽跑裏不貪睡的聰明白兔,起碼最初幾年是白兔。但我沒有取巧。我曾經花了八年時間,做別人兩年便完成的工作,那時,我變成了烏龜。我不是天才,別人看到的成績,是反覆嘗試、失敗、領悟的結果,是絕不含糊的苦功。龜兔賽跑故事未免把人生過分簡化了。人生悠悠幾十年,沒有人永遠是烏龜,也沒有人永遠是白兔。」
(攝影/卓珩)
二○○五年,陳可辛獲選為「中國百大導演」之一,其他獲選者有吳宇森、張藝謀、李安等。同年他導演的《如果.愛》獲得美國紐約第三屆昆士國際電影節(Queen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佳外語片,並奪得第二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六個獎項,以及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其後兩年,他在中國大陸日以繼夜地拍攝《投名狀》,身心之疲憊不足為外人道,幸而該片十分賣座,全球票房超過三億港幣,不但是二○○七年亞洲華語片票房冠軍,更成為第二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大贏家,獲頒八個獎項;在台灣金馬獎中則奪得「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情片」兩項大獎。這兩部電影令他在國內、外影壇聲名鵲起。
「我的父親比我更懂得說故事,但他那個年代,老一派的人當道,有才華的在電影圈很難獲得發揮。我卻是恭逢其盛,不但有人認識,還可以在電影圈生存下去。父親也替我開心。」他為父親圓了人生的夢。
夫妻愛
陳可辛一生憧憬美好的東西,例如愛情。所以,他電影裏的愛情總是天真浪漫。他二十五歲開始談戀愛,失戀後不久開拍處女作《雙城故事》,片中的張曼玉清麗愛笑,一如那個傷透他心的女人。後來他明白,追求那樣的女人,無異於水中捉月。一九九七年,他認識了吳君如。吳君如是電影演員,和《雙城故事》中的張曼玉,是完全不同類型的女人。兩人開始戀愛,話題總是離不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