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3科別、5疾病!詳解6層面!婦女易遭誤診疾病(上)

文/Baby Life育兒生活    

Part1‧過敏免疫風濕



在各大醫院的門診科部中,除了平日熟悉的內、外、兒、婦等熱門科別外,攸關人體免疫系統診治的「過敏免疫風濕科」,也是困擾許多人的重要科別。



「免疫系統」就醫學上解釋,是指人類「抵抗疾病」的能力;而當免疫系統發生異常時,所引發的疾病大致可分為過敏、免疫與風濕病。所以,「過敏免疫風濕科」,顧名思義,就是診治過敏、免疫問題及風濕病等三大類疾病。





免疫系統失常 過敏、免疫、風濕病找上門



「免疫系統」之所以會產生反應,是為了保護身體免受疾病侵擾;但若免疫系統對外來的過敏原「反應過度」,就會產生「過敏反應」;而對自身的器官組織「反應異常」,則會出現「自體免疫疾病」。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俊雄表示,免疫系統是人體中相當精密且複雜的組織,若免疫系統將反應作用到自體身上,就會形成自體免疫與風濕疾病;反之,倘若免疫系統的反應作用,是朝向外界過敏原,則過敏疾病就會上身。



有別於常見的過敏,陳俊雄醫師指出,自體免疫與風濕疾病也是相當重要且棘手的免疫系統異常疾病。其中,容易侵犯全身各處器官的「全身性紅斑性狼瘡」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更是好發於婦女朋友身上的免疫與風濕性疾病。透過以下介紹,教您認識疾病,進而尋求自保。





病症1‧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LE)─詭譎的「千面女郎」



陳俊雄醫師表示,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會侵犯身體多處器官組織的自體免疫疾病;體內器官會因為免疫系統的攻擊而發生失調,進而造成慢性發炎。



‧3類型



紅斑性狼瘡會依照侵犯器官的範圍與病因,可區分成下列3種:



(1)全身性紅斑狼瘡



(2)盤狀紅斑狼瘡



(3)藥源性紅斑性狼瘡。



其中,又以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yhematosus,SLE)在台灣最常見。



疾病形成的一項重要原因,在於患者體內血清中,含有許多自體抗體;當抗體與身體的抗原結合後,產生免疫複合體,引起發炎免疫反應,對組織或器官造成的傷害,即是俗稱的紅斑性狼瘡。



‧好發年齡‧20~30歲



陳俊雄醫師提到,紅斑性狼瘡常常好發在20~30歲,正值生育年齡的年輕女性;疾病盛行的性別比例,女性高出男性約10倍。因為病人的臨床症狀遍及身體如:皮膚、腎臟、腸胃、心臟、神經、關節、血液等器官部位,因此,「紅斑性狼瘡」又有「千面女郎」之稱;又由於病情變化可輕可重,異常多元,所以常遭延誤診斷。





3因素



雖然醫界以釐清「紅斑性狼瘡」的病理機轉,是因自體免疫反應所引起,但陳俊雄醫師表示,之所以自體免疫會發生異常的原因,目前還不是很清楚。若從巨觀的醫學研究角度分析,人體之所以會發生自體免疫疾病,多半與下列3項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陳俊雄指出,每個人的細胞中都有特定抗原,稱之為「白血球組織抗原」(HLA),當身體接觸到外來物質時,外來物質會與本體組織抗原結合;而T淋巴細胞會經由「辨認」過程,誘發免疫反應。



不過醫界發現,紅斑性狼瘡的發生,可能與人類白血球組織抗原HLA-DR2與DR3的出現有關。這類抗原容易出現免疫反應,致病風險相對提高。



(2)環境因素:



除了先天性的遺傳體質外,生活環境中舉凡病毒感染、紫外線與壓力等,都被認為是造成體內出現不正常免疫反應,導致紅斑性狼瘡病情惡化的重要因子。



(3)內分泌(荷爾蒙)因素:



由於紅斑性狼瘡好發於年輕女性,陳俊雄醫師指出,服用含動情素的避孕藥或病情不穩定時懷孕,有可能使患者病情惡化。所以在病因研判上,醫界的確有把女性荷爾蒙分泌列為考量,但截至目前為止,仍無直接證據證明與此有關。





症狀與診斷



要斷定紅斑性狼瘡,極需臨床上的高度警覺,除了不明原因的倦怠、高燒與肌肉、關節痠痛外,陳俊雄醫師還列舉出由美國風濕醫學會所擬定出的11項診斷標準。他強調,在排除其他感染與內分泌疾病的可能後,若11項症狀中有4項符合,則需高度懷疑可能患病。





誤判Key Point



紅斑性狼瘡是一受「自體免疫系統」異常影響,導致全身器官組織遭受侵害的慢性疾病。由於病徵遍佈全身,陳俊雄醫師表示,很少有患者一開始就懷疑自己「中獎」的。也因此,臨床上的診斷,多是由他科醫師轉介患者至過敏免疫風濕科檢查後,才能進一步確定。



除臨床症狀判斷,血清中抗核抗體ANA,也是確立「紅斑性狼瘡」的重要依據。不過陳俊雄醫師強調,雖然紅斑性狼瘡患者的血清中會有ANA,但血清中含有ANA的病人,可不一定都有紅斑性狼瘡。



陳俊雄醫師指出,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與乾躁症等患者,血清中也可能含有ANA,所以除了血液檢查之外,還需透過標準化的病徵判定,才不會誤判。



治療



全身性紅斑狼瘡是一種須長期治療慢性疾病,在治療方法選擇上,藥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醫師多會根據病情嚴重度,選擇適當藥物。陳俊雄醫師表示,在紅斑性狼瘡藥物選擇上,包括口服類固醇與免疫抑制劑等,都是常見用藥。



儘管紅斑性狼瘡是一項相當棘手的慢性病,但陳俊雄醫師提到,只要患者與醫師保持高度合作、規律服藥,同時減少在太陽下曝曬的機會,病情一旦獲控制,年輕的女性患者仍可懷孕。



求助



陳俊雄醫師再三強調,若有反覆性不明原因的發燒、疲倦與肌肉關節痠痛,務必至醫院的「過敏免疫風濕科」尋求詳細的血液與臨床診斷,以釐清真正病因。





病症2‧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關節「乾坤大挪移」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也是一種因自體免疫系統不健全所引發的疾病。由於體內負責抵抗病菌的免疫系統發生問題,也會產生許多不必要的抗體(如:類風濕性因子RF),發炎細胞會破壞身體其他正常結構。



‧女多於男



症狀發生主以關節病變為主,其次為肌肉、皮膚、神經與血管等。雖然疾病本身不足以致命;但會導致病人四肢關節腫脹、扭曲變形,嚴重甚至影響患者的工作與生活能力。



‧好發年齡‧30~50歲



陳俊雄醫師指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台灣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男女比例約為1:3。原則上,男女皆有發病可能;但臨床上仍以30~50歲的婦女族群居多。





病理變化‧滑膜炎



陳俊雄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的病理變化,即是所謂的「滑膜炎」。病發原因,主要是受到自體免疫系統異常,導致關節內的「滑液膜」發炎,造成關節內軟骨及骨頭組織受破壞而導致。



陳俊雄醫師提到,正常狀況下,關節腔中會有一層滑液膜組織,組織會分泌滑膜液,以滋潤並保護關節。但若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滑液膜會出現發炎、增生反應,關節會因發炎細胞聚集,進而產生紅、腫、熱、痛的現象。若無適當治療,關節會因此破壞、變形,甚至殘廢。





症狀與診斷



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診斷,陳俊雄醫師提出由美國風濕病學院所訂定的7診斷標準。他表示,只要符合其中4項症狀,且病徵持續6週以上,需高度懷疑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好立即就醫。





誤判Key Point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在病發初期,患者僅會在局部關節有輕微不適,常誤以為是單純的運動傷害或關節退化。若病程變化從「活動期」進入「緩解期」,症狀慢慢減輕,容易遭到忽略;等到受到如發燒、感染等刺激,才又會進入活動期。



另外,陳俊雄醫師也提醒,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都與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有關;而紅斑性狼瘡患者的四肢關節處,也會合併出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但兩者間最大差異,在於紅斑性狼瘡患著的關節病變,較不會出現關節變形。





治療



原則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無法完全根治的,治療最大目的,主要在於降低關節發炎與疼痛感、維護關節功能與延緩關節變形。主要治療模式,大致可區分成以下3大類



藥物治療



包括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及類固醇藥;以及緩解藥(DMARDs)以控制病情。而若病情嚴重,也可考慮最新的生物製劑標靶治療藥物,除了緩解四肢腫痛,還可達抑制腫瘤壞死因子功能;但因生物製劑十分昂貴,須經醫師評估病情,才能享受健保給付。



手術治療



當口服藥無以無法發揮療效,患者關節已經嚴重扭曲變形,則可視情況採取人工關節置換術、肌腱縫合術或關節固定術來輔助治療。



復健治療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來說,在遵從醫矚治療之餘,還需透過適度復健,降低關節發炎機會,以提升生活品質。





求助



陳俊雄醫師再次提醒,若婦女朋友們有小關節疼痛、晨僵、關節紅腫超過6週,最好盡速至醫院的「免疫風濕科」尋求詳細檢查與診斷,以避免關節身陷「乾坤大挪移」的風險。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8434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育兒生活一年12期 (此方案5/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23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