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3》國際認證觀念待加強 逾三成上市企業及2∕3外商,曾發表CSR相關報告
在全球化時代影響下,企業必須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詢問與攻擊,資訊透明度與對利害關係人的溝通也愈顯重要。
輔導企業進行CSR工作的 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管理顧問高登(Michael Gordon)直說,「現在全球有10億支照相手機,只要有人拍段影片、放上網,你的公司可能就有麻煩。」
但到底多少企業會主動揭露CSR相關訊息呢?
今年上市公司中,有31.3%曾製作過CSR相關報告書,其中12.2%推出社會責任報告書,8.2%為永續報告書或環境報告書。但在發表過CSR相關報告的上市企業中,僅有38.3%獲得第三方認證,與去年(38.5%)相差無幾。這顯示台灣企業在與國際標準接軌方面,仍然有待加強。
相較之下,高達66.7%的外商曾發表CSR相關報告,其中經國際認證的比例達41.7%。
焦點4》揪出誰是「肥貓」! 44.9%上市企業、48.8%上櫃企業,已公布董監高層薪酬
過去針對財務資訊揭露,多半只針對企業的經營利潤績效與法律明文規定的公告範圍內。但在金融風暴影響下,企業高層涉嫌貪污、自肥的醜聞屢見不鮮,因此今年《遠見》首次詢問企業「有無揭露高層主管薪資酬勞?」
調查發現,接近45%的上市及上櫃企業,皆回答有揭露個別董監及高階經理人薪酬。
最近大陸官方便研擬所謂的「肥貓條款」,打算將國營金融業負責人的年薪,限制在280萬人民幣以下。面對強大的輿論壓力,未來企業高層的個人薪酬,恐怕不能再用「不能說的祕密」一語帶過。
焦點5》環保執行擴及各環節 71.3%上市企業從內部提升環保績效,E化員工訓練是大勢所趨
在環保面向,已有超過八成的上市製造業,表示會在生產過程中推動廠區減廢回收、節能省水、綠色製程等工作。44.7%表示會增加採購再生原料,設有專人負責提升採購再生原料的比例,也從去年的30.8%大幅增至55.6%。
除了生產環節,另有71.3%的上市企業,表示會在內部作業或服務流程中提升環保績效,或增加環保產品的採購,其中2∕3設有專人監控內部活動的環保節能績效。
面對節能減碳的大趨勢,本屆《遠見》也在員工訓練題目新增「是否透過E化網路辦理員工在職訓練或終身學習活動?」
目前已有44.4%的外商企業及33.2%的上市企業,曾採用E化網路進行員工訓練課程。上櫃企業採用E化訓練的比例,也有18.5 %。
焦點6》責任攸關業務與融資 近七成外商及上市企業,按CSR表現選擇供應商
不只海外產業龍頭會檢視台灣企業的CSR績效,現在連國內企業彼此合作、授信時,也會以對方的CSR屢行成果,做為考量重點。
根據調查,69.4%的外商企業、68.4%的上市企業及48.1%的上櫃企業,都表示在選擇上下游供應商合作伙伴時,會考慮對方是否屢行CSR。
而上市金融業在放款過程中,將貸款對象CSR表現列入考量的情況,更較往年大幅提高。除查核財務透明度之外,有75%的上市金融業會注意申貸方的勞資關係,62.5%會檢視社會公益面表現,關注程度皆比上一屆的33.3%和41.7%激增。
焦點7》碳揭露風氣持續提升 27.1%上市企業公布排碳量,41.7%外商訂出減量目標
去年首度列入調查的溫室氣體排放資訊,在國際環保風持續高張的狀況下,今年持續成長。
上市企業裡頭,去年僅23.3%公布溫室氣體排放資訊,今年提高至27.1%,而排碳量經認證機構查核的比例,也從8.9%攀升至14.3%。超過三成的上市企業,未來一年已訂出減量目標。
外商的減碳腳步更是快速,達47.2%曾公布上一年度溫室氣體排放資訊,未來一年訂出具體減量目標的比例,同樣超過四成。
反觀上櫃企業,公布溫室氣體排放資訊僅有2.4%,超過六成表示未來一年 雖有減量計畫,仍無具體目標。
責任與道德 不能再只是空談
儘管CSR熱度在這一年顯著加溫,但現階段仍有不少企業將其視為外來的道德規範或貿易壁壘,存有抗拒心態。
「很多老闆還是把它看成是『道德版的ISO』,通過考核後,對CSR還是一知半解,甚至興趣缺缺,」一位CSR研究者無奈地說。
不過,最近來台宣導CSR認證的英國認證業Account Ability的CSR標準負責人奈特(Alan Knight)強調,如果華人企業想成為世界領導品牌,就必須及早和國際常規接軌,讓自己有能力影響、甚至制訂新的標準!
擔任多家企業CSR顧問的《決戰CSR》作者黃怡翔也認同,過去在企業競技場上,只有「營運績效」這個勝負指標,「但未來CSR全球賽場上,誰能為社會創造出更多正面價值,才能成為最後贏家!」
積極趕上世界標準,並展現成為領先者的企圖心,將是台灣企業在這場CSR奧運會中,絕對應該要有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