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話,有時候讓我大笑,有時候讓我生氣,但更多的時候,它帶給我深刻的省思。
上學期快結束前,我看到女兒的聯絡簿上有一條:「X月X日請繳交閱讀記錄」。原來,台北市的國小,為了配合教育部「深耕閱讀」的計畫,因此,每個學期一開始,就會發給一本閱讀記錄本,要求小朋友將每天閱讀的課外書書名、讀書的日期記錄下來,期末交回學校,統計閱讀課外書籍超過一百本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張「閱讀獎狀」。
八歲的女兒,是個名副其實的「小書蟲」。愛看故事書的她,走到哪看到哪,每天手不釋卷。除了家裏的、學校圖書館借來的書,到同學、朋友家玩,只要看到人家書架上有故事書,總是情不自禁地忘記玩耍,獨自坐在書架前,看個不休。
只不過,每天閱讀很多書的她,根本不記得、也不可能將所有看過的書,一本一本抄錄在「閱讀記錄」簿上。因此,到了期末要繳交「閱讀記錄」本時,我便對她說:「你把閱讀記錄簿帶回來,媽媽幫你的忙。」
不料,提醒了她幾次,她總是忘記。最後一天,當我看到聯絡簿寫「明天繳交閱讀記錄」時,忍不住生氣地提高了聲音,「你又忘了帶記錄本回來,你看過的書都記錄下來了嗎?如果沒有記錄到一百本,你這學期就拿不到閱讀獎狀了,你知道嗎?」
被我一兇,半晌不吭聲的女兒,忽然抬頭用一雙黑眼幽幽地望著我:「媽媽,你不是說過,獎狀『並不重要』嗎?」
我一時之間,突然愣住。
沒錯,我確實對她說過這句話。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時,我們正在一起回想到底看過哪些書,然後一本一本把書名抄寫下來。抄得很不耐煩的我,一面抄、一面順口對她說:「孩子,讀書這件事,重要的是因為你喜歡閱讀、而且享受閱讀。至於有沒有一百本、有沒有得到獎狀,一點兒也不重要。」當時,剛升上二年級的女兒,已經開始閱讀厚度超過一百頁的少年小說了,因此我覺得比賽讀了幾「本」書,實在很沒意義。
女兒的一句話,堵得我張口結舌。我到底是在生氣她記性不好,還是在怪她對爭取獎狀不夠積極?
沈吟了一下,我換了個語氣,誠懇地對她說:「沒錯。媽媽也覺得獎狀並不重要。不過,我記得你上學期末曾經抱怨,同學的閱讀獎狀比你多。媽媽以為,你很想要獎狀。所以,我只是想要幫你。」
她搖搖頭:「謝謝你,但我不想要。」
「好。如果你也覺得不重要,那麼媽媽就不會再提這件事了。但,你如果沒有拿到獎狀,也不可以再埋怨。」她答應了。
就這樣,我們結束了「重要」與「不重要」的一場對話。
我與女兒間,經常有類似這樣的對話。有時候,是靜靜地互相解釋;有時候,是大聲地爭辯。
有一次,女兒跟她的死黨一起玩,兩個人故意躲在廁所說悄悄話,把弟弟關在門外,於是,受到排擠的弟弟哭著來告狀。於是,我們母女對於「人究竟可不可以有祕密」這件事展開了激烈的爭辯。
「我們並沒有說他的壞話,我們只是說『嘰哩咕嚕』而已。」
「你雖然沒有說弟弟的壞話,但你們說悄悄話,這會讓弟弟覺得你們在說他。」
「我們難道不可以說悄悄話嗎?」
「可以。可是如果我跟弟弟在你面前,故意躲到廁所講悄悄話,還一邊看著你笑,你會有什麼感覺?」
「我才不會有什麼感覺。」
「很好。那媽媽決定,從現在開始,接下來的一整天,我都只跟弟弟說悄悄話。」
「才不要。」
「那就對了,所以弟弟也不喜歡你跟別人講話,故意不讓他聽。你知道嗎?這種態度是一種排擠,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我篤信「真理愈辯愈明」。往往孩子們在這樣你來我往的辯論之中,才能清楚了解,為什麼要受處罰?我究竟是哪裏做錯?而父母如果可以不用「頂嘴」這頂大帽子扣住孩子,你才會知道,孩子不服氣的地方在哪裏?他的態度所為何來?
老實說,我並不是一個脾氣很好的媽媽。忙碌於工作、家庭,蠟燭兩頭燒的我,經常克制不住自己的怒氣,對著犯錯、不聽話、態度不佳的孩子叫囂,甚至取出「家法」──送上一頓竹筍炒肉絲。不過,在憤怒之中,我總是努力地提醒自己:「容許孩子辯解」,以及「常跟孩子談話」。
談話,是開懷的分享;偶爾,也會有附耳的祕密。
我跟女兒經常在我開車送她去上音樂課的路上閒聊。因為路途比較遠,所以是一段很難得的獨處時光。「媽媽,什麼是情書?你收過情書嗎?」「媽媽,我們班上有兩個男生喜歡我。」「媽媽,我聽到你昨天說,你已經沒有錢了,是真的嗎?我還有兩百元,統統給你好不好?」
有一次,我跟女兒一起洗澡。她說:「媽,我將來可以不要結婚嗎?」我問:「可以啊,但為什麼呢?」「因為我要跟你住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寶貝啊,你可知道,媽媽不求和你永遠不分開,但求永遠和你有講不完的話。只要能這樣,我就心滿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