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期因為輸尿管結石接受手術治療,由於是半身麻醉,我要求麻醉醫師允許我帶隨身聽進入開刀房。當醫師護士們忙著在我下半身動刀止血時,我則帶著耳機,悠然的欣賞著我的莫札特。我不知手術如何結束,但我還記得當時聽的悠揚樂音,使我忘了緊張與疼痛。
胎兒聽得到聲音嗎?
湯瑪提斯醫生(Alfred Thomotis)曾經說過:「一個母親給孩子聲音的滋養,就如同母奶對孩子成長一樣重要。」許多媽媽在知道懷孕後,總會輕撫著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低聲地對他說話。這時,爸爸若也能加入這個溫柔的儀式中,就更顯重要了。在母體的胎兒真的聽得到聲音嗎?依湯瑪提斯的觀點,胎兒的耳朵早在懷孕初期的第10週就已經開始成長,在18週大就已經具備「聽」的功能了。所以,胎兒是聽得見的。在《意識之耳》(The Conscious Ear)一書中提到:「胎兒可以聽見完整輸入的低頻聲音。……隱藏在羊水中的胚胎世界其實是充滿各種聲音的。」那聲音就像是遠方的叫喊聲、回音,悄悄的沙沙聲,或是浪的拍打聲。但,胎兒所感受的真正知覺是什麼?沒有人知道。但無論如何,父母與胎兒的對話,不僅可以和緩孕婦的情緒,還能增加夫妻間的感情,而我個人也相信,對胎兒而言,這絕對是最棒的滋養。
音樂可刺激腦部發展
提到聲音的刺激,讓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音樂的效應,特別是莫札特的音樂最被人廣為使用,許多學者都認為可以刺激兒童腦部的發展。最著名的一份研究報告出自於1993年的Nature雜誌,研究小組從心理系找來36名大學生,讓接受實驗的學生聽10分鐘莫札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之後,再進行空間智力測驗,這些人的成績提高了8到9分。雖然這項實驗效果只能維持10到15分鐘,不過研究小組認為,只要聽音樂便能提高空間智商,因此推論音樂與空間概念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不少學者對這篇論文提出質疑,這些質疑包括受測者是大學生而不是小孩,而且研究只以某項行為作比較。
1999年有一篇論文發表,發現至少有12個研究小組重做了他們的實驗,卻未達成類似的結論。儘管如此,音樂加上樂器的訓練,對腦部的發展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是科學家們從許多實驗中發現的證據。美國第53屆神經學會年會上,有學者報告指出,研究人員利用核磁共振比對了15位音樂家與15位非音樂家的腦部結構差異,這兩組人的年齡、性別均相同,研究發現音樂家的大腦灰質組織的數量明顯比一般人多,小腦也有同樣的發現。
另外一位學者夏洛格 (Gottfried Schlaug)也有著名的報告,他發現彈奏鋼琴和弦樂器的音樂家,他們的胼肢體體積比一般人大,特別是從7歲以前就開始訓練的人。胼肢體是連結左右大腦的重要神經纖維,而前半部是連結到左右二邊的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這個區域是掌管行為的計畫與推測能力;另一個連結區域在前運動皮質區(premotor cortex),這是掌管身體動作執行之前的統合計畫區。而鋼琴家之所以會有較大的胼肢體,是因為長年累月反覆的左右兩手快速而協調的動作,加上技術與感情的融合,如此不斷的訓練而造成的現象。我在哈佛醫學院時所做的一項研究,也證明了鋼琴家經過手部的彈奏訓練,對於腦部在語言能力的神經生理調控上,確實具相當的影響。但是,父母若只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聰明而強迫孩子去學樂器,那可就得三思了!
古典樂與歌仔戲有同樣的刺激?
曾有人問我:「為什麼非莫札特的音樂不可?」在莫札特效應一書中,唐.坎貝爾(Don Campbell)認為莫札特的音樂不因聽者的品味或先前聽過的音樂所影響,他的節奏、旋律和高頻率可以有效的刺激腦部,而他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的音樂是如此單純而乾淨。
記得年少時,我們幾個小孩總會批評祖母及媽媽等長輩們為之瘋狂的歌仔戲,父親因我們的無知曾告訴我們:「這些樂曲在她們心中所造成的感動,就像你們現在聽到莫札特、貝多芬那樣的感覺。」當時,真無法把兩件事連結在一起。那麼,兩種不同的音樂,在兩群不同年代的人的腦中所引起的變化是否相同?沒有人做過研究,所以無證可查。
在《笨蛋是可以治療的》一書中,作者久保田競(Kubota Kisou)曾提到,做一件令人感到愉悅的事,可以刺激多巴胺(Dopamine)的大量分泌,連結左右大腦,提高思考力與運動力,讓頭腦變好。因此,欣賞一首動人的歌曲,或聽一場讓人心情愉快的演唱會,都應該算是一種提升腦力的運動!
樂音與噪音的區分,在環境保護條文裡有明文的規定。至於怎樣才算是美好的聲音,可就如海畔有逐臭之夫之喻一般,因人而異,沒有定論。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懂得欣賞悅耳的聲音,那麼,就從現在起,對腹中的胎兒輕聲說話吧!至少他已開始接受妳美妙的聲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