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她對居住議題的關懷,著重於住屋的節能與太陽能源的開發,因為預見替代性能源的勢在必行,她要為故鄉的人民預先建構一個可以倚靠的未來。因此,她讓自己成為光電板的生產和推動者,將理念化為實際,讓她所看見的太陽能世界,能夠成為落實在本地生活中的建築趨勢。
走進胡湘玲位於龍潭的光電板製造廠,不似一般工廠給人的冰冷印象,一徑的綠樹如茵,讓人不由得深呼吸。才結束前一個會議的湘玲從辦公室匆忙下樓迎接我們,短髮的她樸素而俐落,指揮若定的處理著公司的大小事情。很難想像看來如此幹練的她,在就讀中文系的大學時代,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跟她後來給人的印象落差甚大。令人不禁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事因,讓她開始關切能源議題,加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街頭抗爭運動?並且負笈德國,進入了科技社會研究所深造,然後帶著一群人,用自己的雙手幫災民建屋,至今甚至擁有與德國廠商合作的光電板製造廠?
這一切似乎有跡可循,她卻說早年參與反核運動時,自己還是懵懵懂懂,「我們五年級生有一種共同的特質,就是很有使命感、想要改造社會,那時候參加反核運動,只是覺得要不要蓋核電廠到底是誰替我們決定的?我們應該要有選擇、評估的自由,當時林俊義寫了一本《反核就是反獨裁》的書,在那樣的社會氛圍中,就是帶著一種欽佩的心情,幫忙貼郵票、參加活動。」走上街頭的那一年,她還不清楚「能源」二字到底意味著什麼,直到在德國求學生活,湘玲說自己才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瞭解到,當初讓她聲嘶力竭的理念,到底是什麼意思。
德國的能源經驗
「在德國,他們用價錢告訴讓你知道東西的珍貴,進而變成一種內化的價值。」國外的物價使她對生活中的浪費變得比較敏感,而能源的可貴,便從當地的計費方式反映出來,「德國的水不只基本單價比較貴,使用者還要付兩倍的污水回收處理費,等於是付出了比台灣多三倍的價錢。當學生就是窮,有經濟的壓力就會想辦法節省。在台灣使用這些能源的時候沒有特別的感覺,可是這些東西在人家家裡,卻變得極其珍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