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的許多兩岸與外交政策,因為需要與中國大陸、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協商與談判,不太容易立竿見影,但卻會逐漸浮現效果;和中國大陸的良好互動也有助於推動台灣與其他國家的實質關係,彰顥「兩岸關係平穩對大家都好」的共識。
馬英九總統一行五月二十六日出發,參加薩爾瓦多新任總統就職典禮,順道至貝里斯、瓜地馬拉友邦訪問,一路成果豐碩,顯示他所提出的兩岸與外交政策,在經過一年多後的今天已漸入佳境。
馬對外大方向 既是政策也是論述
稍早,不少人質疑馬總統有兩岸與外交政策,卻無相關論述。
首先,傳統上,執政者掌握政策的解釋權,在推出政策之前,都有一套周詳的論述對民眾說明其政策。
其次,馬總統推出一系列像是「活路模式」、「互不否認」、「和解休兵」、「兩岸互利雙贏」、「經濟合作將架構協議」等兩岸與外交政策政策,但卻沒有一套完整的論述來詮釋與支撐其政策。
第三,特別是對照中共領導人胡錦濤去年年底包羅萬象的胡六點,馬總統迄未做出有系統的回應,凸顯出馬總統好像沒有完整的論述。
第四,很多人認為,當年尼克森未當選美國總統前是反共鬥士,在當選前一年在「外交事務」季刊撰文,為上台後改變對華政策預做鋪路的工作,就有一套很好的論述。而馬總統似乎沒有類似的論述,為國家政策的調整做出解釋。尼克森中國政策的論述要點如下:(1)美國不可能祇與當時人口不到兩千萬的台灣交往,卻不與人口高達十億的中國打交道;(2)為了潛力無窮的經濟利益,美國應該與中國發展經貿關係;(3)美國應將中國納入國際政經體系,以免北京不與外界接觸,侵擾四鄰;(4)為了國家安全與利益,美國應與中國改善關係,進行戰略合作。
問題是,批評馬政府「祇有兩岸與外交政策,卻無相關論述」,當然是不符事實的,因為:第一,全世界所有國家都不可能沒有論述,卻有政策的。差別祇在論述是否完整,或是有沒有系統性。
第二,在馬總統的兩岸與外交政策之中,例如「活路模式」、「互不否認」與「和解休兵」,其實既是政策,也是論述。
第三,馬總統提出的兩岸與外交政策,其中許多都需要美中兩國的善意與良性回應,而這都有賴兩岸與台美之間的互信建立,不是一蹴而幾的。
第四,從馬總統的就職演說與其後一連串的談話,可以看出他是有一套大戰略的。馬總統大戰略的重點則如下述:(1)中國大陸日益崛起,在世界其他國家都與北京加強關係的同時,我國不可能不與北京打交道,以免自外於東亞的經濟整合過程;(2)台北應該同時與北京和華府加強經貿關係,邁向互利雙贏;(3)我國有必要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尋求擴大國際空間、參加國際組織與國際建制,以在全球治理的時代略盡棉薄之力;(4)我國應一方面與中國改善關係,一方面取得美國的安全承諾,以確保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