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耳朵的新文藝復興
城市對它的居民講話。我們住在其中,漫遊其中,彷彿以此與城市交談起來。
──羅蘭‧巴特(R. Barthes)
在「聲音地景」概念提出近四十年後,人們不斷藉由細膩聽見/製造城市聲音,試圖重新發現/打造城市生活。所謂的音景也隨之不斷延伸,比如,聆聽人們行走的節奏與交談的語言,會發現群聚與時空的差異;而環境層次的音景,也不只是自然的風吹樹搖等,更涵蓋各種人為設施所發出的聲音(如噴水池);此外,城市裡的各類活動,更到處豐富著我們聽覺,像市場叫買、運動比賽、慶典儀式、街頭表演甚至集會遊行,等等。
現在許多城市都開始擁有屬於它們自己的「音景採製人」(soundscapist)。他們對聲音極為敏感好奇,有的具備專業的集音槍和錄音設備、並從事與聲音製造相關的行業(如DJ),但也有人單純憑藉著「想聽見」或「想錄下」的熱情,用簡易的數位錄音筆製作個人生活的聲音日記。京都有位名叫小松正史的大學教授,在其研究教學之餘就大量採集古都音景,進而融入自己的創作──其環境音樂作品在京都許多公共空間裡播放。
值得慶幸與珍惜的是,我們城市也有這麼一位「音景採製人」Andrew,他的血緣是「外國人」,但身心卻似已深刻的「台灣化」。來台十三年、在中央廣播電台任職八年的他,總是隨身攜帶錄音麥克風,默默地傾聽與記錄街頭巷尾的眾聲/生喧嘩。此次專輯中,我們跟隨Andrew一天的行程,貼身採訪看(其實更是聽)他如何「採訪」。穿梭在台北的市場、冰店、公園、廟口……他像是波特萊爾筆下的城市漫遊者,帶著好奇而又擁有冥想,不同的是他所蒐集既非物件也非影像,而是那些被視覺關注所掩蓋隱匿的聲音「們」。
相對於Andrew對城市聲音的細心採集蒐藏,張懸這位創作歌手則在無數細瑣的日常聆聽中,製造自己的聲音與城市展開對話。在與她對談的那夜,我們從彼此年少在士林居住的聽覺記憶講起,談及城市聲音如何既幽隱又深刻地寫進我們身體,而我們又如何回應這一切的喧囂與寧靜。張懸講話的節奏不疾不徐,有一種自在而行的韻律;她所使用的語言經常介於詩句與論述中間,實在是饒富個人風格的敘述方式。很感謝她,不吝與我們分享私密的感官記憶。她說的,還如同唱的一般好聽呢。
接續採訪及對談,這個專輯更希望以同一城市裡不同時空的交錯鋪陳,重繪出一幅活靈活現、充滿律動的聲音地圖。我們從三更半夜馮光遠與友人的小酌聚會出發探訪,在老搖滾黑膠唱片與百無禁忌的打屁話語中,熱血青春的賞味期限再次延長。而不同於這樣的迷醉音景,劉克襄的黎明破曉相當健康「樂活」;透過記憶中不同清晨各種鳥類的交疊啼鳴,我們聽見了城市裡看不見的美好生態。米蘭‧昆德拉曾將人生機遇比喻如鳥,因某種緣分而停佇我們肩上;謝謝克襄與我們分享這些翩翩飛來的天外福音。而當城市在朝陽中醒來,眾生的感官又再次活絡,我們擁有盧廣仲這般爽朗聲音唱出〈早安,晨之美〉,韓良露則在此細細素描下早市的氛圍──原來早餐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還充滿聽覺趣味。一日之計,就在這麼眾聲淡入(fade-in)中,元氣展開。
在時鐘指針繞了一圈後,城市再次沉入暮色,我們跟隨ECHO回聲樂團的主唱吳柏蒼走進Live house「這牆」(The Wall)──台北知名的獨立搖滾基地。如果說一場演出的成功,意味著表演樂團能對當下所有聲音的精準掌握,那麼在這理性控管的過程中,又有多少感官聯覺,能超越一切地帶領台上台下,一同自由飛起。與此呼應,耿一偉則讓聆聽表演的愛好者,在迷離夜色中如溫德斯電影裡的天使,遨遊於城市眾多表演空間。這樣的「耳感」追尋,是生活中必要的短暫逃離,也是形構自身認同的練習。最後,在超越一天二十四小時架構之外的,是阮慶岳〈幽微的與必遠揚的〉聲音記憶。在時間的遞變與空間的移動中,曾經聽見的點點滴滴,或許都會流入某個時空膠囊,以一種你可能渾然不知但卻深深銘刻的影「響」力,在無數個未來情境召喚著你。
除了上述諸多名家之聽之言,我們還進行了一個「素人作者」的集體書寫計畫。這構想源於我在台大開設的「音樂社會學」課程,其中有個大型田野訪調作業,讓學生利用整個學期的課餘時間,深入某一社群或場域,透過參與觀察/聆聽及深度訪談,理解並分析這其中人與聲、響、音、樂的動態關係。由此,我邀集了十一位系級背景各異的學生,以四百字上下的極短篇幅為限(但寫作方式與表現風格不拘),凝縮再現她/他們各自對城市某一小處的細膩聆聽──棒球場、立法院、殯儀館、幼稚園、女生宿舍、醫院病房、探戈教室、同志酒吧、移工餐館、溪州部落、「手機空間」、「示威抗議」、西門町「紅包場」。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報導創作,能誘引出無數城市耳朵書寫其自身的「重新聽見」。
此次專輯,起於暗夜我獨自單車漫遊時的發想,而後則在主編鄭順聰的大力支持下,歷經多次酒館漫談、電話討論,七嘴八舌激盪出各種「另類聽音/發聲」方式。而讓我們相當驚喜也感動的是,在採訪、邀稿與座談過程中,大家似乎都對此主題覺得興味盎然、不吐不快。或許,關於再聽見與再發現這城市的想望及感受,我們已悶不發聲好久了?!
一起來傾聽那不見某處的城市吧!
作者簡介
李明璁,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教於台灣大學社會學系,開授「社會心理學」、「音樂社會學」、「物質文化」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消費、城市變遷與全球文化。曾為中國時報等報章雜誌撰寫專欄,並擔任新聞局「獨立音樂補助出版計畫」評審團召集人、與青輔會「遊學台灣」等多項計畫顧問。甫出版圖文創作《物裡學》,亦擁有個人部落格「wander/wonder-land」(http://blog.roodo.com/camduck/)。
※延伸閱讀:
‧聽/不見的城市──重繪台北聲音地景 (上)
‧台北聲音日記24時-聲音明信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