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在腸枯思竭又必須產出文字的打結時刻,我會去騎腳踏車,一邊放空身心一邊填入靈感。熄燈入睡的城市,眾人和它一起閉上眼睛,不必再將彼此看得清楚分明。五光十色的地景像拔掉插頭的電視機一樣沉入灰暗,單車上我流動在街頭巷尾的身子,透過視覺以外的其他官能──聆聽、呼吸、皮膚感受……重新體驗屬於自己的台北。
而這次我為《聯合文學》所策劃之專輯,就是在這般情境中發想出來的。藉此我希望與大家一起打開耳朵,在這「看見太多以至於太多看不見」的大都會裡,讓眼睛暫時休息,代之以凝神的聆聽,重寫城市美麗與哀愁的角落故事。
在為各位描繪這張豐富的聲音地圖前,我想先來說說,關於「聲音地景」如何在人類文明中被漠視遺忘與重新記憶的故事……
視覺革命中的聽覺萎縮
聲音們混入世界中,斗轉星移般歌唱不止。然後潛入無所留意的人群。
──谷川俊太郎
毫無疑問,我們活在一個視覺主導的世界。即使近來流行訴說「五感的體驗」,但在其中「看」的慾望與感知,始終扮演決定性角色。比如人們聽聞一首新歌,其實是在電視上看到了MV首播,也於是影像畫面的詮釋滲入形塑了耳朵感受;又如香水廣告從不真的提供氣味,但視覺氛圍的營造卻給了我們嗅的想像;更不用說那些隨處可見的美食報導,是如何透過觀看,一次次證驗著「望梅止渴」這古老成語。
在此「眼見為憑」的文化框架中,視覺的確擁有壓倒性的力量,能誘發出所有官能想像;於此相對應,各種感覺也都能再現於觀看過程。不過,「視覺至上」並非天經地義的本然狀態,若追溯人類歷史,會發現這樣的感官傾斜實有其獨特社會條件。以西方文明進程為考察主軸,文藝復興的啟蒙革命,便是聽覺萎縮而視覺崛起的關鍵分水嶺。達文西即曾如此讚誦「眼睛的力量」:
眼睛是天文學的指揮官,它造就宇宙論,它引導並矯正所有人類藝術,它引領人們行至世界各個領域……它創造建築學,透視法與神聖的繪畫。啊,它真是上帝創造萬物中最傑出的作品!
在沒有印刷媒介也沒有足夠照明的中古世紀,教堂的鐘聲圈劃出一個教區的地域認同;而神職人員的教誨與聆聽、家族成員及個人獨自的禱告、乃至豢養牲畜和野生動物的啼鳴……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相互交織,區辨出不同時間,也標記著空間意義。
然而「啟蒙」(Enlightenment,這字本身就帶著「開光」意象),卻改變了這樣以聽覺為生活核心的文化。人們開始從被動傾聽上帝神祕的天外之音,朝向追求能主動透視人本理性的科學之光。於此同時,玻璃光學、印刷工藝、解剖醫學等技術發展,亦加速了視覺的壯大。從望遠鏡到顯微鏡,滿足人們看得更遠、更明、更透的新發明,日新月異推進了社會變遷。
「視覺至上、視覺先行」的基調,即使到了近代仍是如此。攝影術比錄音術更早了半個世紀發明,而電影也是先有默片才逐漸加進聲音。更弔詭的是,即便音樂工業在二十世紀中葉建立起無國界的聽覺消費,但沒過多久MV的誕生又重新讓影像奪回了主導權。就是在這樣的歷史長流裡,跟隨著西方現代化腳步而行的全球都會,其城市打造無不建立於視覺監控/美化的基礎上。
重新聽/見聲音地景
我們的耳朵沒有塞子,注定會一直聽著;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有一雙開放的耳朵。
──Murray Schafer
聲音在西方城市裡「長期在野」(相對於視覺「長期主政」)的狀態,終於在一九七○年加拿大學者Murray Schafer提出「聲音地景」(soundscape)的概念後產生鬆動。當時他初步將所謂音景類分為:自然的、人造的、與時間記憶的。於此同時,一個名為「世界音景計畫」(World Soundscape Project)的聲音採集與比較研究,在瑞、德、義、法、英五國展開。
一九八○年代,音景概念在歐陸各城與加拿大日漸受到重視,不只在學院裡,更實際運用於都市更新規劃中。一九九三年,World Forum for Acoustic Ecology創建,成為系統化採集及分享世界各地音景的最大組織;同年,「日本音景學會」亦組成,是全球第一個音景研究者的跨機構交流平台。而在一九九五年的《東京人》雜誌中,更以「東京サウンドスケープ」為專題(已直接將「soundscape」轉譯成日文外來新語,介紹給市民大眾)。這意味著,對音景之重視,已不再是當代西方城市的獨有趨勢。
其實於此之前,日本都會在「噪音防制計畫」的嚴厲管控中,早已有些矯枉過正地抹除或壓抑了各種城市聲音(要求不自然的絕對安靜,讓社區居民在彼此監控下更加疏離)。在音景研究者的倡議下,日本環境廳首先以「音環境示範都市計畫」取代上述過時的「噪音防制」。此一政策轉向,呈現給世人一個嶄新觀念:我們必須以積極的「造音」和「留聲」,取代消極的消音或制聲。
據此,環境廳更進一步在一九九六年公開招募「日本音景百選」,並通過「音景財維護辦法」。所謂「音景財」,涵蓋了音環境財與音文化財,是將看不見的音景「古蹟保存化」的革新政策。這些聲音包括亙古以來的自然音(如海潮、風聲)、日漸消逝的生物音(如夜梟、蟬鳴)、改變淡出的社會音(如工匠幹活、沿街叫賣)、與特定情境的活動音(如祭典、廟會)等等。
特別值得一提:就在歐美日各國紛紛重新聽/見聲音地景時,台灣並未缺席。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在清大教授王俊秀的引介與促成下,一九九八年時新竹市民就已曾票選當地的十大音景:包括新竹風聲、青草湖鳥鳴、南寮海潮、老火車汽笛、城隍廟歌仔戲、幻象2000戰機起降聲等。王老師甚至以此經驗,進行了一個新竹與溫哥華的跨國音景比較研究,堪稱台灣此一領域之開路先鋒。只可惜,我們的政府和都市規劃者似乎無法跟進打造重塑音景的新城市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