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日前宣布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10年期以上新台幣保單調降幅度為1碼到2碼(0.25%~0.5%),美元保單則是調降1碼到3碼(0.25%~0.75%)。由於每下修一次,保費就漲一次,經年累積下,保費跟10幾年前比已翻了2倍,面對景氣低迷、荷包縮水的低利率時代,保費的調漲,勢必讓民眾苦不堪言。
營運成本增加及投資績效下降,雙重利空夾擊,保費8月要調漲了!
保戶經歷多次的保費調漲,已如驚弓之鳥,在市場宣布壽險責任準備金將在8月再探底,保費將再調漲之際,這段時間可能會造成一波保單搶購風潮。
責任準備金究竟是什麼?
以往民眾購買保單所關切的名詞應該是「保單價值準備金」,對於「責任準備金」似乎較為陌生,因為不論是保單貸款、解約金或中途贖回等金額,都跟保單價值準備金息息相關,曾幾何時,責任準備金躍上檯面,跟民眾的荷包扯上關聯。
國華人壽商品數理部副理李宗翰表示,責任準備金原本是用來確保保險公司的清償能力,過去責任準備金調漲公式都是前一年年末會精算出來,然後每年年初調整一次;但今年年初金管會宣布責任準備金利率後,接下來央行連續降息,目前央行1年期定存利率已經跌到0.86%,考量保險公司的財務結構狀況,金管會罕見地決定8月再調降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
責任準備金是保險公司訂定保單預定利率的重要參考指標,其推出相關保單時在精算上金額的預估都會假設較保單價值準備金高,其間的差額對保戶來說影響層面不大,但對於保險公司的財務結構就有所關聯。
銘傳大學風險管理及保險系系主任宋明哲表示,由於保險公司各項責任準備金的提列是否足夠,也是衡量一家保險公司財務體質是否扎實的關鍵點,因為保險公司向保戶收取保費之後,為了將來能夠履行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就必須事先提存充足的責任準備金作為後盾,避免一旦保戶發生重大事故時,產生沒有錢可理賠的窘境。
李宗翰表示,其實,大部分保險公司都會依照法令規定提存充足的責任準備金,但隨著這幾年利率下滑,加上去年許多保險公司因金融風暴投資績效每況愈下,導致財務亮起紅燈,使原本高掛的責任準備金利率無法達到平衡。
主管機關為確保保險公司的清償能力,因此,藉著責任準備金隨市場利率下修,促使保險公司增加提存責任準備金,讓保險公司在營運成本增加及投資績效下降的雙重利空夾擊下,採調漲保費的生存之道。
保費漲 投資型保單興起
因應市場變化,為避免之前發布及實施於98年度適用各幣別保單責任準備金水準,與市場利率有較大的偏離,影響所及就是壽險責任準備金利率要下修。
保險局主要是依據去年我國及美國的公債殖利率來計算,新台幣保單繳費期間6年以上者,保障期間10年到20年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從2.5%調降到2.25%,保障期間20年以上則由2.75%調降到2.25%;若是躉繳或繳費期低於6年者,保單期間在10~20年者利率由2.25%降為2%,20年以上者由2.5%降為2%,但10年期以下保單則完全不變(見試算表)。
這次金管會調降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衝擊最大的是美元保單,因此美元保單的保費漲幅較大,尤其又以6年期的相關保單漲最多。
至於98年2月12日發布適用的澳幣及歐元外幣保單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因尚稱合宜,因此暫時維持現行規定的利率水準。
其實目前市面上的保單預定利率已經降至2~3%的空前低點了,保費已經貴到不行,再扣除附加費用之後,已喪失投資光環,若7月責任準備金持續下修至1.5%甚至1%,保險公司的銷售將出現瓶頸…。
本期內容:
◎封面故事:考試求職拜對神才有用
◎新聞熱線:統一證券 「低調」搶先進入廈門市場/台灣做全球太陽能發電重鎮 有譜!
◎理財頻道:一次學會投資拉美基金/港台地產股 愈炒愈旺
◎特別企劃:趨勢向下,先看5500點/天王重掌舵 海嘯中找新路/必備3檔過關大補帖
◎投資關鍵報告:營建族群 不可或缺的資產配置/掌握中國內需市場 分享全球最大商機
◎分析師擂台:周致偉:線上遊戲股 穩坐獲利爆發趨掌握輪賺節奏 投機股千萬別碰/張嘉軒:電子獲利不佳 宜逢高站在賣方/柯建維:A波下跌已近尾聲 即將展開B波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