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眼瞼下垂?一般而言,正常人上眼瞼的高度會剛好蓋到黑色瞳仁(即角膜)的上緣或上緣下方1mm的地方。若是上眼瞼的高度比黑色瞳仁的上緣低於2mm毫米以上,我們稱為眼瞼下垂。
眼瞼下垂的種類
先天性眼瞼下垂:此類病患在出生的時候,提瞼肌(功能是使上眼瞼張開)的發育及功能就出現問題,因此上眼瞼無法張開至正常的高度。
先天性眼瞼下垂的病患,若其眼瞼緣已蓋住瞳孔,病患從小就無法正常看清楚東西,進而腦部視覺中心無法正常發育,因此常會影響視力造成弱視。有這樣的情形,最好在2歲以後、6~7歲以前進行手術處理。
後天性的眼瞼下垂:
1.神經性眼瞼下垂:主要是因控制提瞼肌的神經,因腦部腫瘤、眼窩的腫瘤或病變,而造成第三對腦神經麻痺;或是交感神經鍊出問題,而造成眼瞼下垂。
2.肌肉性眼瞼下垂:隨著年紀的增長,提瞼肌的功能因肌肉脂肪退化而降低,或因長年使用及重力,使提瞼肌的位置鬆脫,而造成眼瞼下垂,又稱為老年性眼瞼下垂。另外,有些年輕人因長期戴隱形眼鏡,每日脫戴結果造成提瞼肌位置鬆脫,也會發生眼瞼下垂的情形。
特別要注意的是另一種肌肉性眼瞼下垂,就是如前行政院院長唐飛所罹患的重症肌無力,此種病症常為全身性的疾病,主要是肌肉的神經節端,分泌物質機制出了問題,而導致提瞼肌無法正常作用。此類症狀可能伴隨胸腺腫瘤,必須詳加檢查。
3.外傷性眼瞼下垂:因眼瞼外傷波及提瞼肌,導致提瞼肌功能不正常而造成眼瞼下垂。
4.機械性眼瞼下垂:有些病患,因有上眼瞼腫瘤或慢性眼瞼炎或眼窩發炎,造成眼瞼慢性水腫,由於重力的因素,使得提瞼肌的位置及功能產生變化,而形成眼瞼下垂。
假性眼瞼下垂:這一類,其實不是真正的眼瞼下垂,而是眼部的某些異常,造成眼瞼下垂的假象,我們稱為假性眼瞼下垂。譬如有些病患眼球萎縮、小眼球症或眼球上斜現象,都可能被誤認為眼瞼下垂。另外,因年紀增長,眼眉部皮膚鬆弛,而造成眼皮下垂蓋住瞳孔影響視力,也是常見的假性眼瞼下垂表現!
眼瞼下垂的處理
眼瞼下垂的處理原則,首先必須先確定它的原因再對症下藥。若病患是因神經麻痺、腫瘤或發炎造成之眼瞼下垂,必須針對其主要的原因尋求解決之道。當然若懷疑重症肌無力症,則先用藥物治療,若伴有胸腺腫瘤可考慮進一步胸腺手術,如此常有不錯的改善。若排除前述的因素,而歸類為先天性眼瞼下垂或其他類眼瞼下垂,其手術方式則取決於眼瞼下垂的程度及提瞼肌功能狀態。
眼瞼下垂手術前後。(健康世界/提供)
一般而言,小孩先天性眼瞼下垂,若眼瞼緣高度蓋到瞳孔,有弱視之虞,必須在 6~7歲以前矯正,以爭取時效。
由於小孩子必須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無法於手術當時請病患睜開眼睛來調整高度,因此一般採用前額懸吊術。前額懸吊術是利用抬眉毛的前額肌的力量,經由埋入皮下之自己的肌膜或特殊材質的吊帶傳導抬眉之力來抬高眼皮,所以即使完全沒有提瞼肌功能的眼皮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們不需要有精確的術前檢查,即可以達到目的。這個手術方式特別適合小小孩使用,尤其它是可回復性的手術,若不滿意就把線抽掉,大多可以回復原狀。一般病患經前額懸吊術後,會有眼瞼無法閉合的情形,屬正常現象,只要施予人工淚膏保護即可。
另外,其他肌肉性眼瞼下垂,若是眼瞼下垂程度輕微(約1~2mm)可考慮使用結膜苗勒氏肌切除(Putterman procedure)來矯正,這種手術的好處是迅速簡單且沒有皮膚傷口,但是無法矯正較厲害的眼瞼下垂。
若是較嚴重的眼瞼下垂(≧2mm),且提瞼肌功能大於5mm以上,可以用提瞼肌截短術,來提高眼瞼高度。
另外一種極端情形,病患眼瞼下垂嚴重且提瞼肌功能幾乎完全喪失(5mm以下),則考慮採用前額懸吊術來解決病人眼瞼下垂之苦。
眼瞼下垂手術的併發症
眼瞼下垂手術,算是相當安全的手術,大部分是沒有併發症。然而有少數的病患可能矯正太高,而產生眼瞼閉合不全的現象,容易造成角膜的不適,甚至破皮,這種情形可以用人工淚膏來處理,若太厲害可以再手術調整。
另外,也有少數病患可能因提瞼肌的功能不正常,而無法矯正至最理想的位置,或眼瞼的弧度不美觀,這些都是眼瞼下垂手術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