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3‧觀看內容 Content
難道看電視、光碟對幼兒只有弊無益嗎?其實也不盡然,慎選符合孩子年齡與心智的節目內容,注意不要讓他看太久,並陪同一起觀看,就可盡量避免電視帶來的負面影響,譚合令部主任表示,像是針對兒童的教育類節目、可增廣見聞的生活節目(如:Discovery頻道)或醫學知識等,就是不錯的選擇。
幼兒「看什麼」 家長先把關
一般人以為卡通和兒童頻道「一定」就適合幼兒觀看,其實是錯誤的觀念!譚合令部主任指出,很多卡通充斥著暴力行為、黑色幽默與性暗示(如:蠟筆小新),是成人看的卡通,幼兒並不適合;另外,兒童頻道的節目不一定就適合幼兒,可能製作品質有些較參差不齊,家長最好先看過內容,再決定是否給孩子觀看。
然而,市面上號稱兒童益智的節目和光碟這麼多,家長究竟該如何挑選適齡適性的內容?譚合令部主任表示,在挑選上的確是門很困難的課題,但也不是完全無理可循,例如:得過獎的兒童節目、家長彼此討論口碑優良的,或是可引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優質教育類內容,但前提是,家長一定要先自己看過內容,做好把關者角色,不能因為一個品牌有名,就完全照單全收。
4類型‧絕對要避免
譚合令部主任建議,父母在為孩子把關電視節目時,首要之務就是避開那些無益孩子身心發展,甚至會帶來負面影響的影音內容,扭曲幼兒對世界正在形成的認識,以下是絕對要避免的4類型內容。
Type1‧暴力、色情
「卡通裡的人物都打不死耶!打死又可以活過來。」電視中的打殺行為,可能使孩子覺得打人也沒什麼了不起,甚至覺得打人很帥,等於變相鼓勵孩子使用暴力;國外做過的研究就發現,孩子每多看1小時的暴力節目,本身的侵略傾向與攻擊他人的行為會增加2倍。而色情或煽情的內容,不適合孩子尚未成熟的心智,因此家長也應特別禁止孩子觀看這類涉及暴力、色情的節目。
Type2‧性別刻版印象
國外有學者曾研究迪士尼卡通,發現其內容充斥各種性別刻板化印象,卡通中的女性角色往往過於強調與突顯女性特質,而忽略現代已經是雙性社會,男女都被賦予不同角色和功能;此外,現在有很多綜藝節目,常可見到男主持人針對女性身體部位開玩笑,有物化女性的嫌疑,無形中也灌輸年幼孩子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
Type3‧偏差消費觀
廣告總只傳遞產品或服務的最好一面給閱聽人,進而達到刺激購買慾望的目的,例如:當幼兒單方面接收到速食廣告的「洗腦」時,他可能會覺得很美味、很想要吃,但是廣告不會告訴他熱量太高、營養不均衡的事實;鼓勵消費的廣告,諸如:「想要嗎?爸爸買給你」、「借錢不是可恥的事情」等,都可能帶給孩子錯誤的消費觀念。
Type4‧恐怖、刺激
幼兒的世界充滿天馬行空的念頭,這也就難怪當孩子看到恐怖的節目內容後,會拉高被子害怕地告訴您:「我怕怪獸來抓我!」銀幕中的怪物在孩子的想像中變得栩栩如真,因此,過於恐怖或刺激的節目內容,不適合孩子脆弱易感的心靈,尤其睡前更不應看,否則易影響其睡眠品質,導致孩子睡不著或做惡夢。
解析!2親身實例
以下也列出家長煩惱幼兒看電視的2個親身實例,並請譚合令部主任針對這兩個個案給予建議。
Case1
我家弟弟1歲7個月大,他超愛巧虎的!每次看巧虎就會安靜下來,且巧虎內容多具有教育意義(如:唱唱跳跳、生活自理等),我覺得很不錯,且我也可趁這空檔做家事,但研究顯示2歲以下不宜看電視,我這樣做是否不好呢?
專家解析:
譚合令主任表示,2歲以下幼兒最好不要看電視,但實際生活中,很難完全禁止不看,尤其是個案中的家庭主婦,又要找時間做家事,又希望孩子能在安靜且安全的狀況,因此不得不把孩子放在電視機前。若節目具有教育意義,讓孩子在那段時間看無妨,但要注意不要讓他過於依賴或沉迷電視,有兩點要注意:1.慎選內容;2.觀看時間不要太長。
另外一個可行作法是,邀請孩子一起參與做家事,讓他先從簡單的家事做起,如:幫忙撿菜分類、拿小掃把掃地等,或是讓孩子在旁邊玩,例如:拿一些不要而且摔不破的鍋碗瓢盆,給孩子兩枝筷子,讓他在旁邊咚咚地亂敲亂打,總比隔一個廚房,媽媽一邊要做飯,一邊還要注意孩子的安全,要來得安心,且也可避免孩子看太多電視。
Case2
我是職業婦女,因此平時寶寶多由公婆在帶,但是婆婆常放任孩子跟著一起看電視,我也曾委婉的告訴婆婆,寶寶年紀還小看太多電視不好,但屢勸不聽,我該如何是好?
專家解析:
譚合令部主任明言,這個個案相當棘手,基本上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因為婆婆年紀已經很大,帶孩子有體力上的限制,且已養成自己的生活習性,因此想要改變婆婆的觀念或生活習性不太可能,尤其老一輩的比較沒有這種觀念,認為看電視對幼兒影響不大。
若真的溝通無效,建議不妨準備適合孩子看的節目內容(先預錄好)給婆婆,讓她跟著一起看,但假若婆婆有自己想看的節目,那也不太可能要求婆婆跟著看適合孩子的節目,若媽咪覺得婆婆的想法與教養孩子的方式跟自己相差很大,而無法忍受,這時可以認真考慮是否讓婆婆帶孩子,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
或是晚上回家時,可以做一些彌補的動作,例如詢問孩子今天電視看了些什麼,有沒有不懂的地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