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果嶺設計的為什麼,包括難打的要命的砲台式果嶺,集球區的產生,以及果嶺傾斜的原因。
為什麼會有砲台式果嶺?
砲台式果嶺的特色是排水容易。
所謂的砲台式果嶺,大多是老球場才有的設計。這種表面堅硬,整個突起的果嶺,進攻時特別難打。打短了,球滾不上去,打過頭的話,球會跳很遠,後面通常又是障礙區。要命的是這些果嶺表面,通常又硬又難停球。然而,這種設計並非是為了增加球場難度,主要是排水考量。過去建造高爾夫球場時,相對於鋪設大型的地下排水系統,直接把果嶺做高,會是比較經濟,同時容易執行的作法。較高的果嶺在下雨時,水會排得比較快。只要果嶺上有坡度,同時沒有凹陷的區域的話,不管雨下得再大,表面都不會積水。觀察一些舊的球場,在大雨過後果嶺表面通常保持乾燥,但是沙坑中往往會有積水現象。能夠在氣候不穩定時提供不積水的推桿表面(而且施工便宜),就是砲台式果嶺最大的優點。
果嶺為什麼總是斜的?
果嶺會朝球道傾斜,朝水池傾斜,或是朝排水孔傾斜。果嶺上通常會有一個大方向的起伏?增加的坡度變化,可以讓果嶺維護員在設定旗位時,有更多的選擇。不過更重要的是排水考量。即使果嶺下方有排水管,遇到雨勢過大時,水會直接在土壤表面匯聚,並朝低處流去。因此球場設計師在設計果嶺時,通常會朝水池,或是排水口的方向作設計傾斜坡度,來增加大雨時的排水功能。由於坡度的關係,一些沒上果嶺的球,常常也會跟著斜坡,滾到排水口的附近,這個區域通常也稱之為集球區(Collect Area)。
為什麼果嶺周邊會有一圈綠色短草?
每個果嶺都會繞著綠色的圍巾作為障礙區的緩衝。
從果嶺到障礙區,會有幾種基本配置。最裡層是修剪最短,設計讓球滾動的推桿表面(Putting Surface)。接著是環繞推桿表面,所形成的緩衝區,一般稱為果嶺邊緣(Fringe),從球道上看,這綠綠的一圈往球道延伸的緩衝區,看起來就像是條圍巾,所以也稱為衣領(Collar)。這一圈的草也剪得相當短,可以用挖起桿打,通常也可以使用推桿。在這之外,就是各種障礙區,包括果嶺邊緣沙坑、粗草區、高底起伏的土墩以及水池,作為進攻果嶺失誤時的各種懲罰,果嶺邊緣則提供了緩衝的功能。
果嶺的形狀與起伏是怎麼做出來的?
USGA所建議的果嶺結構圖。
在建造果嶺時,會按照果嶺的輪廓,挖出深約50公分的地基。此時果嶺的形狀已大致決定,而地基的輪廓高低,則是根據設計師的藍圖,將果嶺表面的高底起伏,用工具推出來。接著會埋設魚骨型的排水管,並在上方鋪設約10公分厚的粗礫石,讓水分到這裡可以迅速排出。接著鋪設的是5到10公分,用較細的礫石組成的過渡層,接著是最上方30公分厚的土壤層,最後再種上草皮。每鋪設一層時,都會維持原有的輪廓與起伏,果嶺的高低變化就是這樣做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