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樂分享
在孩子的世界中,「分享」是最不容易學會的一門功課,若不提孩子,有些成人即使年過半百,也還不懂得分享的真諦。至今,已經有許多幼教專家學者都提倡,父母不應該在當了父母才開始學習做父母,而必須「先學習父母課程再教育孩子」,這個概念一點都沒錯!如果父母天生就愛分享,孩子自然能夠心領神會。不過,如果孩子到現在仍不懂如何分享,也別著急!只要下定決心從頭教起,並且堅持到底,遇到瓶頸重複練習,至少半年,就可以看到成效。
我為什麼要分享?
「為什麼要分享?」這個問題不僅孩子不懂,甚至連父母都很難回答的完整,沒錯,「我喜歡的東西自己擁有就好,和別人分享,有什麼好處?」如果分享只是希望獲得單純的快樂,的確不夠。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攝影/江建勳;化妝髮型/郭研君;演出/怡君全家福)
分享的6大好處
‧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誰=【For baby】守分際
‧知道自己該負什麼責任=【For baby】負責任
‧有抉擇的能力=【For baby】能自主
‧了解選擇的意義=【For baby】知現實
‧懂得社交禮儀=【For baby】廣人際
‧發覺最簡單的快樂=【For baby】愛自己、愛別人
→完整品格教育=有成就的人生
物權觀念何時建立?
一般來說,大多數兩三歲的孩子都還沒有物權觀念的認知,因此父母最經常苦惱的,就是孩子的互相爭奪戰,通常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不過,到了四歲左右,就會逐漸出現分享、輪流的概念,這時可能經常會聽到孩子說「你玩完後,換我好嗎?」「我先玩,等一下換你喔」之類的話。當然,也別以為父母必須等到這個階段再教孩子才會懂,其實,從小就應該從家庭教育開始教起。
三之三國際文教機構執行長葛惠表示,通常只要孩子的家庭教育做得好,到了上幼稚園的階段再透過學校的教育,幾乎孩子在小二左右就能完全建立清楚的物權概念,剩下少部分無法突破的關鍵,則需要日後用其他方式來改變其行為。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攝影/江建勳;化妝髮型/郭研君;演出/怡君全家福)
幫孩子立界線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需要應用不同的方式來教孩子界線,很多父母怕跟孩子提到「界線」,不過,愈早教導,愈能讓孩子學會。這樣一來,不但會讓親子關係不再緊張,也可以培養孩子基本的生活禮儀規範。
‧出生到1歲內
這個年齡的界線應該要少,嬰兒期的孩子無法理解挫折,這時要多增加親子間的信任與聯繫感,滿足孩子被愛的需求。
‧1歲至3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能夠了解並學習「不」,並能給予回應,雖然可能還無法理解父母說不的理由,但可以開始慢慢教導了。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攝影/江建勳;化妝髮型/郭研君;演出/怡君全家福)
‧3歲至5歲
孩子已經了解負責與不負責的後果,也能聽進父母的話,這時可以開始用討論的方式學習,讓他知道應該如何跟朋友相處、有禮貌的表達意見、為自己負責任等,來設定界線。
Before you teaching父母思考點
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專任老師詹純玲提醒,教孩子學習分享前,父母自己要先確認幾點:
‧孩子了解分享的意義了嗎?
‧孩子現在的能力做到了嗎?
‧孩子的情緒與物質都獲得滿足了嗎?
‧孩子已經有了解別人的能力了嗎?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攝影/江建勳;化妝髮型/郭研君;演出/怡君全家福)
這是你的還是我的?
從孩子有「我的」觀念時,就開始教他區別「這個東西是你的還是我的」,且不斷跟他玩「你的、我的」遊戲,能讓他在遊戲中從「所有權」產生「支配權」。
POINT1.從你的、我的、我們的物品一一歸類,屬於我的物品所有權當然是我,我們的物品則可有支配權。
POINT2.日常生活中就應該讓孩子清楚知道每樣物品的所有權。
POINT3.若孩子仍無法了解時,反覆加強,而不要讓他隨意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