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風華獨領新文學──「五四」文化戰鬥的一翼 (上)

文/謝其章    

「五四」新文化運動像猛烈的旋風,咆哮的雷雨,苦寒的風雪,席捲著沉睡了幾千年的大地,震撼與蕩滌著億萬炎黃子孫的心。一場偉大的革命總會帶來新鮮的,出人意料的事物,作為「五四」文化運動戰鬥的一翼——新文化期刊以全新的面目出場了,文濤巨響,聲猶在耳,開拓者耕墾的第一畦犁痕,奠基現代雜誌新面貌的豐碑。



如今,這些掙脫了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桎梏的新文化期刊,已成為公立圖書館、私人藏書家,甚至海外文博機構重金懸購百計求之的珍本典籍,它們的文獻性、珍罕性、藝術性已可與古書善本比肩而立。作為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雖然年代較近,但是對它們的保護和搶救工作,應該是很緊迫了,因為印製現代期刊的紙張其壽命只有大約五十年的期限,許多珍貴的絕版雜誌由於保管不善,風化殘損得很嚴重,這裡面最最令人痛心,也是無法挽回的損失是──一本雜誌的封面的喪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藝術損失的不可彌補性就越凸現出來,逼迫得不少圖書館已將這些印數少、封面精美的新文化期刊納入專室專管,再不像過去那麼輕視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借閱比較困難了)。最近有一家「五四」新文化研究的機構,準備出版一本大型的新文化圖書書影圖片的畫冊,以圖為主,配以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宗旨是展示上世紀前半葉新文化圖書的風貌,為偉大的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獻禮。這項工作開展以後,才發現困難重重,雖然動用了公立圖書館及私家藏書的力量,可謂大索天下,但是離既定的目標尚遠,他們碰到的最大困難是入選的圖書的書況不理想,如今是讀圖時代,圖片不好看,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讀者要看一張美麗書衣,他們要看到新文化運動所帶來的耳目一新的圖書形象。



今年初春,五四新文化九十華誕前夕,在北京結識台灣舊香居書店主人吳雅慧小姐,一起吃了兩頓飯,雖是初次見面,卻無生疏之感,共同的話題使我們一開始就大談書、書、書。飯桌上吳小姐送了我們每人一本《三十年代新文學風華》,只是翻了一翻,這些自視甚高的新文學絕版書收藏家們就叫了起來,「啊,舊香居能拿出這麼多舊書,不會吧。」「以前可從沒聽說過呀,只知道秦賢次多。」一時間,菜也涼了酒也冷了,風華獨領新文學。席間,吳小姐說到七月份台北將舉辦一場大規模新文化期刊展覽,以此種方式紀念新文化運動九十周年。



吳小姐回台北後按約定電傳過來《新文化刊物展覽目錄》,其中新文學期刊175種,晚清報刊25種。看到這份目錄,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有多少是我有收藏的,有多少是我失存的,不知有多少人與我同一心理。我做蒐集民國文學期刊二十年了,成績如何,這本目錄倒可看做一次考試,雖不像張愛玲所稱「大考的早晨,那慘澹的心情大概只有軍隊作戰前的黎明可以比擬。」盤點一過,展品175種敝藏約存130種,按學生成績計分,可得八十分也。還有一種考核標準,整份雜誌求之不易,退而求之,就該是創刊號,如果這175種都是創刊號的話,那意義就不一般了。



期刊的特性決定,是孤零零的單本,還是一本不缺的整套,茲事體大。展覽的要求只是品種多樣,沒必要把一摞一摞的全套雜誌都搬上陣,而爭取從頭至尾一本不少的大全套,則是私人藏家的終極絕殺,此情形集郵可以比擬。有的早期期刊,不能奢望攢齊全份有個一兩本即足可炫耀耳。譬如號稱「新文化第一刊」的《新青年》,老一輩的藏家僅聞阿英先生藏有一套,後來者未知誰有此能量(沒有全份,有第4卷第5號亦夠光榮,蓋此期揭載白話文小說第一篇〈狂人日記〉,乃歷史座標也)。此回大展驚見《新青年》身影,新文化九十嘉年,少了它,畢竟不完美。《新青年》一九二○年代即有重印本,現在重印本也是珍稀難覓了。近聞有出版社全份63期重新影印《新青年》,惟只印九十套,令人費解。雖說有暗合新文化九十周年之意,可是奇貨可居之心亦昭然若揭,定價一定低不了,利用歷史紀念的機會撈利益,不妥。說到後印本,有一個版本問題需要說清楚。不少珍罕期刊,後來都有複製本,年深歲久,紙墨老化,竟與原本形同孿生,殊難辨雄雌。舊書賣買,此類糾紛時有,你說是原版,他說是影本。以我之經驗觀察,本展之《我們》、《質文》、《太陽月刊》、《大眾文藝》諸刊為複製本的機率甚高 ,好在展覽只是為了說明「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本雜誌」,並無他意。



新文化運動的前夜,已經萌芽了封面革命的騷動,只不過這種騷動最初卻是由「鴛鴦蝴蝶派」文人們搞起來的,他們最早地顛覆了一成不變的素面朝天的古書書衣的樣式,他們將才子佳人搬上了封面。一九一○、二○年代的「鴛蝴派」書刊大都是請名畫家專門畫封面畫,不用現成的照片充封面,在攝影技術還沒有大普及之前,手工繪畫仍是封面裝幀最主要的技術手段,尤其是在照相封面氾濫的今日,更加感覺手繪封面的可貴,手繪封面在今天,可稱之為「失憶的影像」了。雖然手繪圖畫千人千面,一式一樣,但也難免掉入題材重複與雷同的老套老框之中。我們今天能很方便地欣賞到著名畫家丁聰畫的封面,可是丁聰的父親丁悚先生才稱得上中國封面畫家的先驅,他為《禮拜六》畫的封面,這個張開雙臂的小怪人像不像今天科幻片裡的外星人?丁聰說他家裡沒有保留下一張他父親的畫作,如今只能在舊書刊上見到了。日本一位裝幀設計家說:「書既可讀,亦應可愛。」這可愛的封面有時候簡直就是裝幀的代名詞了。許多極罕傳的雜誌,只是由於封面的缺失或殘損,價值便失去一大半,甚至多少錢也無人問津了。



另有一個提問,本展為新文學期刊展覽,展品雖稍可寬泛,可是混雜進來一些與「新文化」毫不粘邊的刊物就應商榷了,甚至還有「新文化」對立面的東西。對立面有一好處,可以窺出當年新文學與舊文學兩軍對壘,鏖戰之口誅筆伐,之腥風血雨,但是另需在文字說明上下一番功夫。還有譬如《文帖》、《風雨談》、《碧流》、《雜誌》、《古今》這些出版於日偽佔領上海時期的刊物,其背景之複雜一句話兩句話是說不清楚的。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3108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聯合文學一年12期 2160 18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