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製造的、環保的、消費的》成長動能向下擴散 後進城市快速變身

撰文/邱莉燕    

「他們在黑暗中已經演出多年。現在金融危機下更顯強烈的產業移轉、拉動內需的呼聲,像一束束突然打開的追光,三、四級城市的舞台被照亮。」





「當珠三角發展模式走向終結、當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製造與消費力已不足以支撐中國的增長,鄂爾多斯、南昌、隨州、重慶……這些二、三線城市在多大程度上還要走東南沿海的道路?」



大陸財經雜誌《中國企業家》最近以〈下沉的中國〉封面,報導二、三、四線城市,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





所謂下沉,是指中國經濟從大城市到中小城市轉移。下沉之所以值得關注,是因為「中國經濟的活力因子,將向這些城市和它們帶動的區域加速下沉、滲透。」《中國企業家》寫道。





例如,遠在內蒙古、一個多數台灣人都感到陌生的草原都市鄂爾多斯,去年竟然人均所得10.4萬人民幣(約新台幣52萬元),超過上海和北京。大陸人稱她是「草原上的黑馬」。





中國城市專家倪鵬飛,從1997年開始研究城市競爭力,2003年起每年發表大陸《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引起廣泛注意。





今年4月在發表年度報告前,他在北京接受《遠見》訪問。倪鵬飛認為,大陸過去經濟增長快的都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一帶。但現在經濟增長率的前20名中,在東部、東北、西部、西南、中部都能找到。





「這代表中國內地正全面起飛,堪稱遍地開花,」他形容。





下沉的中國,代表的是商機往四處延伸。去年大陸95%城市(294個)的綜合增長率超過10%,39%城市(114個)的綜合增長率超過15%,還有26個城市超過了18%。





2005~2007年間,除11個城市進入GDP「3000億元(人民幣)俱樂部」外,有40個城市進入了1000億元俱樂部。





《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專欄作家費曉聞(Ted C. Fishman)在其著作《中國公司——下一個超級大國的崛起》(CHINA.INC)中指出,中國擁有100到160座百萬以上人口的城市——相形之下,美國僅9座,而東歐和西歐加起來,只有36座。「世界因中國的增長而變小,」該書序言說。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甚至估算,未來30年,中國仍將快速都市化,世界銀行中國首席代表杜大偉(David Dollar)則推估,每年約1300萬農民移往都市,城市人口將達到10億,千萬人口的巨型城市將達20個,新建摩天樓將達到5萬多座。





交通普及與沿海成熟 加速西遷



中國城市會全面崛起,跟正在興建的綿密交通網絡有關。





光是目前大陸全國正在興建的鐵路重點工程就有150條,總投資金額超過1兆2000萬人民幣。長沙正在興建18條高速公路,而武漢也正在興建6條連接附近8個城鎮的高速公路。





政府政策希望平衡城鄉差距、區域差異,有計畫地將資源移往內陸地區,也是都市下沉的原因。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魏文彬在長沙接受訪問時就指出,中國要強盛,中部必須強盛起來,因為中部是脊樑。「中部如果不強盛,整個大西部都是落後的,只有中部崛起了,才能輻射到西部去。」





第三個城市下沉的原因,是沿海城市生產與勞動成本愈來愈貴,許多製造業開始內遷到更便宜的內陸。





已到武漢設廠的台商冠捷科技總裁宣建生,談到內陸省份目前比較貧窮時,他的反應不是不要去,而是「這代表機會很多,潛力很大。」





在2020年前,中國哪些二、三、四級城市將躍升為最有潛力的超級新星?





製造新區:天津、廣西、武漢



天津招商 全靠中央建設支持



天津濱海新區,絕對是亮點中的亮點。自從2006年國務院宣布推動以來,世界500強已有219家在此投資。未來三年累計投資將超過6000億人民幣。





「這裡將是未來十年最熱的投資區域,」長期觀察天津的曉龍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長曾憲章說。





中國的城市發展力道,通常要看相關政策強不強。「大陸這種政策傾斜的效應,非常了不起,政策決定做什麼,就會全力去做,」常去大陸各地參訪的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董事總經理王伯鑫說。





研究兩岸的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也表示:「大陸城市要起來,重要的是政策,不一定是錢。」有了中央支持,天津就會迅猛生長。



連接東協十國的廣西北部灣,也是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正積極打造成為「深圳第二」。





武漢長沙 重工、服務特色分工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城市,是武漢。這座城市除了有政策的大力支持,更有自己的靈魂和個性。





5月8日這一天,武漢的香格里拉大飯店,盛大舉辦了第六屆「湖北.武漢台灣周」,吸引了兩岸近千名企業高層出席。





接下來的兩天,主辦單位還安排貴賓往黃岡、隨州參訪。這樣的行程規劃蘊含深意,因為「武漢1+8城市圈」,正是中國促進「中部崛起」的重要支點。





以武漢為龍頭,帶動周邊1小時交通範圍內的黃石、黃岡、鄂州、咸寧、孝感、仙桃、潛江、天門八市的經濟,一同「比翼雙飛」,鍛造「兩型社會」(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武漢也重裝上陣,正努力塑造一個「車都」。力爭於2010年生產出100萬輛車,產值達1000億人民幣。





預計在未來的5到15年,武漢要完善打造上游的研發設計,到中游的加工製造,再到下游的汽車消費、汽車娛樂、汽車文化的完整產業鏈。





長沙,則以《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動漫湘軍、電視湘軍等異軍突起、風靡全國,甚至向東南亞輸出。





「文化湘軍」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界的一道獨特風景。長沙自我定位,要成為文化產業的快樂之都。





環保標竿:山東



參考日照經驗 借鏡品牌青島



節能環保是中國城市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中國政府計畫了到2010年將每個GDP單位消耗能源減少20%、廢氣排放量減少10%的目標。



各種推動循環經濟的實驗中,「日照經驗」最值得參考。這座濱海小城,一年有250天豔陽高照,當局政府充分利用這項天然資源,超過95%的市民都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我們始終將生態建市做為大的發展戰略來對待,」日照市市長趙效為說。





山東還有青島。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第二屆「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調查」,青島啤酒、海爾榜上有名,青島的品牌力量再次得到印證。





品牌之路,青島走了24年,是中國最早的品牌探索者和踐行者。「青島的歷史,就是一部城市與品牌共生共榮的歷史,」青島市市長夏耕說。





青島知名品牌企業的經濟總量,占了全市工業50%以上,撐起半壁江山。2005年,青島被授予「中國品牌之都」的稱號。2007年,青島的品牌經濟總量,更高達2900億人民幣。





消費亮點:重慶、成都



中型城市 展現嗆辣消費力



中國城市另一個發展趨勢,是現代服務業主導城市經濟,中國城市將實現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的戰略轉型。





再來看看中國的消費型城市。





被問到「中國城市化的特色是什麼?」時,中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的回答是:「中型消費城市興起。」





消費型城市,通常也是藏富於民的城市。





晚上8點,成都市區最熱鬧的天府廣場,燈光比星星還燦爛,同一條街上,聚集了六家百貨公司。





王府井百貨,是來自北京的中國百貨界大鱷,伊勢丹、西武、伊藤洋華堂,自日本遠渡重洋落戶成都,還有當地人合資的摩爾春天百貨及台灣的太平洋百貨。





「競爭很激烈,彼此重疊性太高,」成都太平洋百貨總經理江慶能說。





儘管競爭如此激烈,成都太平洋百貨一年稅後仍有12億人民幣的營業額,這個成都第一家外資企業,目前排名業界第3。





成都人的消費力,就像川菜般嗆辣,成都太平洋百貨的平均客單價是500人民幣,在中國算高消費力。





「蘭蔻(Lancome)的化妝品,一年能在我這賣到2000萬人民幣,」江慶能不禁提高了音量。





早在2000年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便曾經斷言,影響21世紀人類社會進程最深刻的兩件事,一是以美國為首的新技術革命,其次便是中國的城市化。





城市的崛起,是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影響力正從沿海擴及全大陸。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086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遠見一年期掛號郵資 240 240  
遠見雜誌一年12期新訂 (此方案08/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2080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遠見雜誌一年12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8/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208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