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經濟日報總編輯翁得元
與談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張寶誠總經理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勇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
大陸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所所楊宜勇
大陸中國市場營銷研究中心主任郭國慶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詹文男
經濟日報總編輯翁得元:請問兩岸產業升級轉型的現況與可能面臨的限制?
CPC總經理張寶誠:
寰宇論壇高峰會現場。(攝影/洪家祺)
在金融海嘯後,很多企業思考轉型升級,轉型與升級的概念是不太一樣,升級有升級的邏輯,轉型也有轉型該走的路。我個人的解讀是,所謂「升級」,以產品為核心,追求效率再精進,著重多面向與持續性,由內而外,升級需時時持續不斷地去做,升級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經營的人,如果人力資源不夠,沒辦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轉型」則是指企業主體策略轉向,是以營運模式的改變為主。轉型重點在於時機適切性,必須在適當的Timing,不能急就章。例如最近很多台商要由外銷轉做內銷,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所有的營運模式與核心能量是完全不一樣的。
無論企業是要度過難關,或是提升競爭力,以下幾個思維提供參考:
第一,重視開源,提升淨利:面對營運的壓力,企業最先想到的是降低成本,從用人及各方面精簡成本,但事實上開源更重為要,同時更要重視淨利。
第二,各個流程至中的庫存要降低,庫存降低,變現率就增加。
第三,現金流量周轉要靈活,財務上控管很重要。
第四,在不降低對顧客的承諾的前提下,於各個流程及業務上,當省則省。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
此次金融海嘯用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金融放貸無法有效管制是原因之一。但另一個角度,是亞洲國家最終商品都是以歐美市場為主。若從這角度看,歐美市場要以什麼與亞洲國家交換,剛開始以專利、服務,但比較起亞洲國家製造產品的利潤,難以平衡,於是才會發展出奇奇怪怪的金融商品。
我覺得從長遠來看,亞洲最終市場一定要發展起來,才能解決東西方貿易不均、金融衍生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亞洲市場要如何發展起來,這是包括:台灣、中國大陸都應思考的議題。主要是以西方人預估的樣態也好,最終需求也好,一定是以西方的思維來想,跟亞洲人思考的角度就不同。
就以EeePC來說,西方人不會思考發展這樣產品,因為西方人的手比較大但EeePC的鍵盤太小,所以,這樣產品剛開始是聖誕節買給小孩子玩的玩具。但是這樣產品卻適用於亞洲人。不可諱言,東西方市場發展會有區隔性在,但好處是技術上是相通的。
所以,正好給予台灣機會去扮演串連的角色。畢竟,台灣長期與西方接觸累積技術,現在又開始跟亞洲國家緊密的接觸,快速了解東方人的思維。尤其是在這個時間點,兩岸新局面,若台灣與大陸能互補優勢,作為亞洲的試驗典範,將來機會是很大的。
翁得元:在企業的轉型上,政府政策足以促成與強化或者可能發生什麼盲點?
資策會詹MIC主任詹文男:
根據我的觀察,台灣產業政策基本是屬於輔助性的產業政策。因為台灣廠商在選擇市場拓展標等方面自主性很高。過去的資訊電子產業為什麼能夠起飛,跟產業政策有無關係?我認為是有關係,是扮演輔助性與引導性的角色。比較起大陸宏觀政策滿重點式、影響效果大不同。台灣政府在資訊電子產業扮演的引導角色,第一在人才部分。因為資訊電子列為高科技產業,很多學生都選擇理工科系就讀,因此大專院校理工科系比例很高,人力補充上受到政策影響。
再來則是因為政策作為,譬如設立科學園區、工研院、資策會等研究機構,吸引許多海外歸國學人,扮演重要角色。另外,過去外商訓練出一批工程師,他們有著寧為雞首、焉為牛後的心態,等到訓練有素後,許多選擇自行創業,讓台灣充滿企業家精神。
第二部分為資金,產業政策提供租稅優惠、補助、科技專案投入,社會經濟的高儲蓄率、創投活躍,直到現在台灣的創投仍是亞洲最活躍的。
第三是技術,在50、60年代,台灣最頂尖的學生都是到美國留學,80年代回國後,剛好接上科技產業飛躍時期。沒有去留學的,也搭上資訊電子業的時機。因此,人才、資金、技術,藉由政策的導引,一次到位,科技群聚建立,造就台灣科技產業的地位。
但是接下來,金融海嘯政府除了擴大內需之外,對於海島型經濟,尤其是外貿型的經濟體來說,海外市場更重要。歐美市場受到重創,我們需要轉向新興市場。為了建構下一世代的產業基礎,在智慧台灣的目標下,政府在六大新興產業,包括綠能、觀光休閒、醫療照護、生技、文化創意、精緻農業,建構未來5~10年台灣新的產業基礎。
另一方面,因為政府是輔助性的角色,他的資源只能靠導引方式。當然會有重點性的投資,但仍要產官學一同努力,努力的方向何在?我提出「立四新」四個新策略:
第一,提供顧客新的價值,如果沒有新的價值,他不會願意買單。如果我們的市場不是在歐美主流市場、而是新興市場的話,從這方向思考客戶需求是什麼,在平價優質的領域,台灣可以和大陸密切合作發展新產品。
第二,是新藍海,需要新的市場區隔和需求理解。台灣很多廠商做品牌,是用鷹的道路快速應變市場變化,這是一個策略。但如果市場改變,如何了解在地需求,進一步發展新產品。
第三,是建立新的品牌,像是iPhone可以打電話、看資訊、玩遊戲,也有軟體可以購買。也就是說,品牌是一個購買平台,我們能否利用兩岸合作的優勢,建立新平台。
第四,是新艦隊,現在是打群架的時代,如果可以合作就不怕歐美廠商,相信兩岸攜手,定能達到win win雙贏局面。
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
我的理解轉型就是,從企業從第一產業轉到到第二產業,或從第二產業到第三產業,甚至是3.5級產業,而升級總是存在的,發展更先進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
做為策略型的企業,在不景氣的時代,要加快轉型升級的布局,為下一個經濟高成長時期做準備。所以在下一輪經濟高檔時期,我認為清潔能源、先進製造業及新型服務業是可以多家考量的。
此外,台灣與大陸轉型面臨的困境是不一樣的,目前台灣產業面臨空洞化的問題,發展新興產業來彌補,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台灣產業在升級上比大陸企業先行一步,希望台灣企業能夠走好。
在產業升級政策的盲點上,就大陸來說,過去多為全世界的人生產,現在西方發達國家出了問題,現在再為他們生產,風險就很大,由過去過度向外轉為向內,為國內生產,為中西部的人來生產與服務。
另一個要考慮的是,思考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舊的供給過去了,要思考新的供給,以大陸來講,服務業發展不足,能源過度消耗,未來將由物質消費轉為非物質消費,非物質產業例如:文化產業、旅遊產業、健身業、出版業等,讓消費習慣更加符合文化大國的形象,畢竟發展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