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漫漫長路的人生旅程,生、老、病、死,是必然走向的道路。日前甫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中,一位角色提到:「死亡,只是前往另一個階段的人生旅途」。儘管道理易懂,但如何以平常心看待,由「死亡」所衍生的恐懼、悲傷、失落,不分年齡,每個人均須適性找出一個合理的「出口」。
認識‧面對死亡理解
「這麼早跟孩子談死亡,會不會太早了?孩子能理解嗎?」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社工員劉靈毓指出,孩子對於「生」與「死」的理解,主與個別的認知發展有關,而家長所建立起的家庭教育,也會影響孩童對於死亡概念的發展。
2階段,認識孩子「死亡」認知
劉靈毓社工員提到,在與學齡前孩童討論死亡前,家長先別急著反感、忌諱,或許過小的幼童對於死亡的認識一無所知,加上有限的表達能力,大人無從與之互動、討論,但依隨孩子認知、理解能力發展漸趨成熟,若以清楚、簡單的概念面對,反而能消除孩子內心的不安與恐懼。
劉靈毓社工員舉出學者Nagy對於兒童死亡認知的研究表示,包括孩子個人認知能力、個人經驗、家庭環境、同儕等,均會影響小寶貝對於死亡的認知。
〈1〉3~5歲:
這年齡層的小小孩,多數語言能力才剛獲啟蒙,還不會精準利用語言表達內心感受。對於死亡認知,大部份認為是「可逆」的,小朋友可能會以為,死亡僅是一個「暫時消失」的現象,還無法深刻體會「兮不復返」的道理。
〈2〉5~9歲:
處於這個年齡的大小孩,多半已經有抽象化思考的觀念,能夠認知兩個重要觀念:
(1)「死亡」,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
(2)逝去的人,是無法再用任何方式回來的。
這階段的孩子,面對死亡,常會給予一套「擬人化」式的解釋(如:XX去天上當漂亮的小仙女了,OO去很遠的地方旅行了),藉以合理化逝者已矣的事實。
家庭環境
除了孩子自身的認知發展,與之密切的家庭環境,也是一大重要因素。劉靈毓社工員提到,「家庭」是小朋友在就學前,互動最頻繁生活場域,其所產生的生活經驗,也會或多或少影響孩子對於死亡的認識。
在此其中,影響較重大的是孩童「接觸死亡」的相關經驗,包括親人的離世或參加喪禮等生活經歷,都會影響、建構孩子對死亡所建立的認知。舉凡家人哭泣的淚水、悲傷的情緒、望之肅然的棺木、墳墓等,相關研究發現,生活經驗中曾經驗過死亡相關事件的兒童,其死亡概念的發展,多較未經驗過的兒童來得成熟。
辨別‧面對死亡反應
「家長不應剝奪孩子悲傷的權利!」劉靈毓社工員表示,新生與死亡本是生命的一部份,面對死亡,沒有人能免除其所帶來的生、心理衝擊與壓力。為了避免孩子因困惑、不解而蒙受過多壓力,她建議,家長應視孩子的個別狀況與認知程度,適時、適性與孩子輕鬆談生死。
在教育孩子面對「死亡」這項課題之前,劉靈毓社工員提醒新手爸媽們,與孩子們溝通、討論之前,先來認識一下孩子在面對死亡時,常見的心情與反應。
常見5反應
〈1〉 否認、不在乎
面對至親的逝去,部分孩子可能會因為還無法理解死亡,或不知如何表達、宣洩自己內心的困惑、不安與哀傷,會出現否認、漠視、甚至毫不在乎的態度。劉靈毓社工員建議,家長不妨在這時順應孩子的態度,不要過度質問或刺激,等到孩子想主動尋找安撫或慰藉時,再與之進行正向的互動。
〈2〉 退縮
在面臨死亡衝擊當下,未經世事的孩子,反應常不較成人般直接、立即,看見身旁大人們難過,什麼都不懂的小朋友,一時之間常會不知如何是好,也不懂該怎麼承接這項衝擊與大人的情緒,這時有的孩子會因狀況不明,出現退卻、畏縮的情緒反應,這時,簡單而清楚的解惑就十分重要了。
遇到孩子有這樣的狀況該怎麼辦?劉靈毓社工員強調,家長除了掌握簡單、清楚、開放的3項基本態度;更重要的,是應順著孩子的問題與情緒反應來回應問題。
面對大小孩(約3~6歲)的疑問,爸比媽咪可以視小朋友的認知與成熟度來回應他的提問與感受;而與小小孩(約3歲以下)溝通,則同樣視孩子的個別狀況,輔以孩子聽得懂的童言童語來溝通。
〈3〉 憤怒
面臨逝者離去的打擊,除了上述較悲傷的反應之外,有的孩子會有異常憤怒的情緒反應。心中會出現質疑、不解,無法接受亡者為何會就此永遠消失,如果逝去的是至親的親人(如:父母、主要生活照顧者),孩子更會因不了解死亡,而有被親人拋棄的挫敗感。
〈4〉 做惡夢
除在陌生死亡議題的情境下,別說是小孩,就連大人有時也難以承受。對於死亡議題一知半解的幼童,面對周遭親人的莫名悲傷、陌生的喪禮儀式、陳設,在未獲充分告知、了解的狀況下,孩子很容易會有易疲倦、無力、恐懼的反應,嚴重者甚至有作惡夢的問題。
〈5〉罪惡感
對小孩來說,當身處死亡衝擊的頭幾天,孩童心靈往往是最脆弱的。除了哀傷、不安與挫折,還會有滿肚子的疑問。若大人們漠視、推託孩子的困惑,隨意說出:「OO的死就是因為你不乖!」等情緒性字眼,孩子容易當真,勿以為亡者的離去是自己的錯,因而產生不必要的罪惡感。
面對‧進行死亡教育
生活中不同的人物,在寶寶人生中佔有高低不等的地位。當越親密、越重要的守護者遠離了,寶寶的失落感相對越大。面對不同人或物的辭世,爸比媽咪別顧著沉浸在悲傷中,透過適時參與、心情分享與討論,死亡,也是孩子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