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可或缺之「鎂」
許多研究報告提醒我們「鎂」對於心血管健康的影響,上述報導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除了鈣、磷、鈉之外,鎂是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約21公克,其中有一半以上的鎂與鈣、磷結合成磷酸鎂、碳酸鎂及其他鎂鹽存在於骨骼中,其次則存在於體液和軟組織中,只有1%呈離子狀態的鎂存在血漿中。
鎂不但是構成骨骼、牙齒的重要成分,也被形容為「細胞活動守門人」,從造骨、心跳、血糖轉換為能量…等人體重要機能,都和鎂有關。當鎂離子濃度太低時,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鈣、鈉會流到細胞內,鎂、鉀則流出細胞外,如果這種情形發生在心臟的肌肉細胞,將造成心肌過度收縮;假如發生在血管壁的肌肉細胞,就會導致血管硬化及高血壓。廣泛應用在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的「鈣離子阻斷劑」就是應用這個原理治療,而鎂其實就是一種天然的「鈣離子阻斷劑」。
一般外科暨急診資深醫師趙凱強調,鎂能維持鈉、鉀平衡,影響鈣離子的恆定,如果鎂的攝取量不足,可能導致神經傳導異常引發心律不整,同時也會引起肌肉不正常收縮。「最簡單的症狀,就像晚上睡覺時腳突然抽筋。」趙凱表示,這是缺鎂的現象,尤其在大量流汗的炎夏氣候最容易發生,所以補充不足的鎂,也被認為能改善慢性疼痛、肌肉痙攣。
你也是缺鎂一族?
雖然鎂普遍存在於多種食物中,例如深綠色蔬菜、核果類、豆類等,但調查卻顯示國人普遍有鎂攝取不足的現象。根據衛生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9~64歲男性鎂的實際攝取量只有建議量的74%、女性僅69%;而另一項分析血中鎂離子濃度的研究也發現45%的人屬於缺鎂一族:
除了無法從飲食攝取到足夠的鎂,壓力、作息不正常等因素,也會加速鎂的流失。如果你也有以下現象,當心也是缺鎂一族:
1.吃了幾十年沒有礦物質微量元素的精鹽。
2.長期飲用不含礦物質微量元素的純水或蒸餾水。
3.素食、偏食或常吃速食,導致無法攝取到均衡的礦物質微量元素。
4.食用過多合成添加物、抗生素和防腐劑等,造成體內礦物質微量元素流失。
5.長期抽菸、酗酒、服用藥物,腸胃功能不佳等,影響礦物質微量元素的吸收。
6.過度壓力、生活作息不正常,造成礦物質微量元素大量流失。
鎂對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已受到肯定,而富含鎂的海洋深層水也因此受到注意,許多海洋深層水與心血管保健相關的研究出爐,包括降低血壓.血脂肪及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心臟病及中風。
飲水是攝取鎂的主要來源之一,但現代人大部分都喝過濾掉礦物質、軟化的水,再加上食物中攝取的鎂元素普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最接近人體所需礦物質微量元素的海洋深層水,不失為一項健康新選擇。
附錄
台灣東岸太平洋 得天獨厚的深層海水資源
從宜蘭南澳到恆春半島,這段長約300公里的海岸線,離岸不到5公里海水深度即可達數百公尺以上,離岸不到10公里的海底水深已達1000公尺,相對於中國東北鴨綠江口向南直到越南交界,長達18000公里的海岸線卻找不到一個夠深度的深層海水開發點,台灣東岸濱臨太平洋開發海洋深層水可說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
全世界目前僅有四個地方(夏威夷、日本、韓國、台灣)具開發海洋深層水的地理條件,所以深層海水可謂極稀有的天然資源!
1996年日本展開深層海水產業發展,並率先將深層海水的應用與日常生活結合;而在行政院推動下,目前台灣也成功佈設了多條深層海水汲水管線,正式開始探索海洋深層水的新價值。
海洋深層水的特性
1.潔淨無污染:來自台灣東岸 200公尺以下的深海,超過20大氣壓力,與空氣隔絕及遠離現代文明污染。
2.低溫安定:在陽光照射不到的深海,深度愈深、水溫愈低,台灣東岸海洋深層水不受氣候變化影響,長年保持在6~9℃恆溫。
3.富含礦物質微量元素:蘊含70 幾種礦物質微量元素,組成比例接近人體體液,且呈離子化狀態,容易吸收。
4.高營養價值:富含氮、磷等無機營養鹽類,有利於水產養殖。
根據海洋深層水低溫、清淨、富含礦物質微量元素等特性,可廣泛應用於水產養殖、溫差發電、冷凍空調、水療、化妝品、健康食品、醫療保健…等領域,尤其健康價值更深受重視,2007年夏天,台灣出現各種不同訴求的深層海水飲用水,成為礦泉水之外的新健康好水;而將深層海水濃縮60倍以上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濃縮液,則成為補充人體必需礦物質微量元素的最佳來源。
目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已陸續完成31項海洋深層水國家檢驗標準,並在花蓮設立「深層海水驗證中心」,消費者可參考深層海水VPC自願性產品驗證標章,以避免購買到魚目混珠的產品,讓健康更多一份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