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篇》明天過後,必須面對的真相
水災、旱災、颶風……,地球接連遭逢浩劫,都指向全球暖化!暖化讓颱風水氣變多,氣候異常威力更強,難怪巴菲特決定淡出巨災再保市場,台灣連續5年經歷大旱與大水,今年也不例外。
「原本八月初還擔心台灣的乾旱若是持續,就要準備限水了,怎知莫拉克颱風一來,一年的雨量在三天內就下完,簡直太可怕了!」很多民眾被颱風驚人的雨量嚇到。
沒有人可以預料得到,一個中度颱風竟然會造成這麼大的雨量,嘉義三天就下了二千九百毫米,近兩百年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的紀錄。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國家氣候資料中心分析,二○○九年六月全球海洋表面溫度,竄升至一八八○年以來最高的溫度,太平洋海面溫度更是連續六個月異常增加。
全球氣候異常破壞力強
是聖嬰現象?反聖嬰現象?抑或全球暖化?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指出,今年算是正常年, 東太平洋的溫度雖有偏高一些,但還未達聖嬰年標準,一般情形下, 聖嬰現象以直接受衝擊的熱帶地區(如美國、印尼等地)所受影響較大,台灣受到的影響較少,這次莫拉克颱風的結構特異,屬單一事件探討,但全球氣候異常是事實,尤其近幾年來颱風的動線不明,行徑令人難以捉摸,隨之而來的是更強的破壞力。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則指出,台灣的氣候變遷極端化,加上今年海水溫度升溫,颱風吸納更多水氣,下起雨來將十分驚人。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汪中和也說明,「氣候暖化以後,大氣跟海洋的條件都在改變,造成能量失衡,使台灣周圍海域的海洋溫度一直都在偏高的狀態,所以蒸發作用增強,水蒸氣蒸發到空中的量也比較多,又經過西南氣流導引,因此帶來破紀錄的豪雨。」
台灣CO2排放密度第一
一切都指向全球暖化!電影《明天過後》《不願面對的真相》,都以極端的氣候變化做題材,劇中水災、旱災、雪災引發地球空前災難,一時之間,全球關注的眼神全都聚焦於此。
其實,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中提到,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從工業革命前的二八○ppmv,增加至現今的三八○ppmv,而台灣二氧化碳的排放密度是世界第一,每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十二噸,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數字相當驚人。
百年以來,台灣平均溫度增加了攝氏一.五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也比鄰近的中國大陸、日本都高,台北市的平均氣溫,甚至增加近攝氏二度。
極端氣候造成種種異象,而處於最大陸地和最大海洋邊緣的台灣, 受影響的機率大增,去年二月,台灣經歷史上最低溫的寒流,但今年二月卻是暖冬,七月更是差點破攝氏四十度的高溫,讓原本就難以預測的氣候,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台灣同時經歷大旱與大水,已經連續五年發生,今年也不例外。
巴菲特今年五月在波克夏海瑟威的股東大會上,表達出公司「正減少對颶風等天然災害的承保」。之所以淡出巨災再保市場,主因就是「全球氣候異常」的不確定性已成常態,使得天然災害的威力大增。
風災已成國家安全議題
更可怕的是,位在颱風帶內的台灣,似乎躲不過未來的水患危機。台大全球變遷中心主任柳中明則直指,「這只是今年的第一個颱風, 颱風季才剛開始,從八月到十一月將陸續有颱風侵襲台灣,且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颱風季恐怕會持續到十二月也不一定。」
過去,台灣的山脈是將颱風威力減輕的屏障,高山能阻擋低層環流通過,也讓高層及周圍氣流繞山而過,保障人民的身家安全,但如今颱風來襲,山脈反而變成形成土石流的原凶,政府已經不能等閒視之。全球暖化已讓颱風成為「國家安全」的問題,甚至足以動搖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