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來了!從超商百元有找的金莎巧克力小禮盒,到五星級飯店的情人節大餐,業者無不期待,在消費低迷,災後憂鬱的氛圍中,七夕的到來能夠挑起民眾消費慾望。
然而形單影隻的寂寞商機,不但人數幾乎與有偶人口一樣多,而且天天都是消費日。一個人的生活型態,商品服務的需求與家庭完全不同,是許多業者最新鎖定搶佔的大餅。
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灣二十歲以上的單身人口,從二○○○年只佔同齡人口的三七%,二○○八年佔比已攀升至四二%,高達七百四十萬人。
因為單身人口成長,達聯行銷研究管理顧問公司研究部總監杜玫珍觀察,反映在理財金融、旅遊、生活休閒(如一人用餐的餐廳)、房產等行業,都有許多業者特別針對這群人訴求。
東方線上行銷經理李釧如也分析,當單身變成常態,使得企業過去習慣以家庭族群行銷的方式,產生質變。
國外同樣可見單身商機火紅。
在日本,由社會學家山田昌弘和白河桃子所寫《婚活時代》發端,「婚活」榮登二○○九流行語,指的是一切為結婚積極從事的活動。
從六本木的單身相親酒吧、到職業棒球場限量的婚活專門座位、虛擬男友網站,到今年春天請來中居正廣與上戶彩主演的日劇《結婚萬歲!》,商機五花八門;媒體更報導,相親網站Match.com在日本會員人數高達百萬,是該公司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
單人,不只是單身
而在平均三位男性就有一個找不到太太的中國大陸,嫁我網、世紀佳緣、愛情公寓、珍愛網和百合網這五大婚戀網站,平均每十二秒就促成一對戀人,五大網站去年總營收達台幣五十億元。
更精確地來說,單身不僅指「處於非婚姻狀態」,更指「一個人的生活消費」。
東吳大學社會系專任副教授劉維公說,現在必須拋開以結婚來界定單身狀態的判斷法。
如果以是否獨居為定義,內政部的統計,台灣獨居人口比例,也幾達總人口的一○%。
這裡面不見得全是單身者,劉維公點出,如在全球化下,有許多婚姻伴侶必須異地工作而分居,過著單身的生活。總之獨居的生活需求,就是跟非獨居者不一樣。
而除了實際的消費需求,「單人消費」更可能是一種心理狀態。
訴求單人消費,更多元靈巧
量販店通常不太為獨身者設想。但走進大潤發內湖一店,飲料區上多了過去看不到的單罐裝架位。從今年初開始,大潤發將原來整組整箱包裝的飲料、罐頭、泡麵,甚至是米,都有一瓶瓶、一包包的小包裝販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