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1.環境影響篇
小莉的幼稚園老師,最近跟媽咪反應小莉在學校的學習狀況不佳,並常有打瞌睡的情形出現。媽媽因此抽空帶著小莉至醫院做職能治療,來評估專注力的問題。
在評估過程中,媽媽詳細的說明小莉平時在家中的生活,除了正常的活動之外,比較有問題的就屬晚睡的情形。喜歡當「夜貓族」的小莉,不知為何只要到了晚上都會特別亢奮,尤其是看完電視節目後、準備睡覺的時候,明明應該覺得一整天下來很累了,但小莉仍可以不停地跑來跑去,從床的東邊跳去西邊,就是了無睡意。有時候,連爸爸媽媽都快累到睜不開眼,但小莉還是眼睛睜得大大的,翻來翻去玩著手上的玩偶。
對於這樣的情況,小莉媽媽也很困擾,究竟該怎麼解決呢…
Dr.廖小講堂
亞東紀念醫院職能治療師廖皇閔仔細評估後,給小莉媽媽以下的建議:
1.避免從事讓神經亢奮的活動
晚上睡覺前,不應該讓小莉從事過於興奮的活動,例如:看電視、跑跳或玩玩具等,尤其是電視的聲光效果會刺激感官,讓神經一直處於亢奮的狀態。
2.透過靜態活動有效幫助睡眠
睡覺前,可以透過一些靜態活動來幫助小莉開始進入睡眠狀態,像是:按摩身體、聽聽輕柔的音樂或是唸一本較為溫馨的故事書等。
3.減少寶寶房間周圍環境噪音
還有,注意住家周遭的環境音是否過於吵雜,家中的電視聲、音樂(輕柔音樂除外)聲、外頭的車聲或是大人說話聲,都會影響孩子入睡的情況,盡量把環境噪音壓到最低。
4.不要把玩具放在孩子的床上
孩子的睡眠環境應保持單純舒適,不建議將玩具都放在孩子的床上;必須讓他了解:玩樂有玩樂的地方、睡覺有睡覺的地方。當孩子總是在同一個地方進行睡覺和玩樂的活動,造成玩了就睡,睡醒就玩的情形,較難養成孩子準確的時間觀念和區分個別環境的差異。
5.建立玩樂和睡覺的各別時間
但如果家中的空間無法足夠區分空間,建議可清楚地告訴孩子玩樂和睡覺的時間觀點:玩樂時就將玩具擺出來,該睡覺時就將所有的玩具都收起來。如此一來,孩子的作息才可以規律正常的進行。
6.適度調整光線營造睡眠品質
最後提醒爸媽,室內的光線也是一個重點,睡覺的光線適合柔和且昏暗。父母不要為了隨時觀察孩子,整天都亮著大燈,這也會影響大人的睡眠品質。因此,有適當的光線變化才是對的方式。
Case2.人為影響篇
因為奇奇是媽媽親自帶的寶貝兒子,因此奇奇對媽媽的依賴感特別重。最近,媽媽發現奇奇有著跟「團團圓圓」一樣的熊貓眼,也發現他的睡眠時間不太正常,卻無計可施。於是,就帶著奇奇來醫院做職能治療評估。
評估的過程中,奇奇媽媽跟治療師敘述:每到晚上,奇奇總是不肯自己先上床睡覺,媽媽會先哄著他入睡,但只要一離開,還沒熟睡的奇奇就會開始大哭並清醒起來。用盡辦法就是無法讓他自己一個人先乖乖的睡覺,非得要等到媽媽爸爸看完電視或是做完工作,奇奇才願意乖乖躺在床上跟著媽媽一起入睡。
關於這點,的確讓媽媽倍感困擾;因為有些家務和工作要處理,爸爸和媽媽每天上床的時間都比較晚,所以相同的戲碼就一再的上演。對於奇奇一定要跟著爸爸媽媽睡覺的習慣,奇奇媽媽希望可以獲得改善,畢竟奇奇正值成長期,仍是需要充足的睡眠才可以啊!
Dr.廖小講堂
經過詳細了解奇奇一家人的生活作息,以及對奇奇做了詳細評估後,廖皇閔治療師認為這個問題主要是家人的生活作息不一致所造成。
1.孩子作息養成與父母息息相關
孩子的生活作息養成,其實與父母是息息相關的。因為孩子對生活還無法有主控權,且無法自行安排生活作息,故父母對於孩子的教導和身教所呈現的態度就是關鍵。往往生活作息不規律的孩子,父母的生活就較不規律。
2.以身作則幫孩子建立良好作息
有些家庭經常會犯以下的錯誤:催促著孩子快去睡覺,威脅他再不睡就要拿棍子處罰,但父母自己卻正看著電視或是盯著電腦螢幕!這樣對孩子的教育絕對是負面影響。請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幫孩子從小就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
3.睡前享受親子共處的美好時光
在生活忙碌的現代生活裡,請父母多花一點時間陪你的孩子入睡,享受這專屬於親子共有的美好時光,說一個溫馨的故事、聽一首輕柔的音樂,或是給予一些規律性的搖晃和溫柔舒適的觸壓,幫孩子睡更安穩、更有安全感。
小編大叮嚀
在現代多元的社會裡,因為夜生活的多采多姿,每個人所享有的自由越來越多,因此作息不正常的狀態似乎反而很正常。然而,但對於一個正待灌溉成長的幼兒而言,幫助並規範一個合理正常的生活模式,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良好的生活作息可以使孩子較有安全感、情緒較穩定;而良好的睡眠對於一些剛出生的寶寶更是重要的:人體在成長時所需要的一些生長激素,只有在深沉的睡眠中才會分泌。所以如何讓寶寶可以睡的好,對父母而言是相當重要且需正視的問題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