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相較於令人聞之色變的SARS,新流感有疫苗、有抗病毒藥物,就像倚天劍和屠龍刀般,是可以殺死新流感病毒的絕佳利器,然而現在非但擁有這一刀一劍不易,衛生署還必須要知「器」善用才行。
《新新聞》訪問了兩位前衛生署長涂醒哲、陳建仁,以及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藉由防疫專家們的經驗談和獻策,共同為國內第二波新流感疫情好好來把脈,畢竟防疫視同作戰,戰略正確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陳建仁:相信醫生專業/防疫重點在社區醫療院所
早在五月,當時的衛生署長葉金川就表示,要為第二次秋冬疫情做準備,防疫策略會從原本的圍堵改為減災,然而誰知明明是炎熱的八月天,疫情卻開始有逐漸升溫趨勢,讓民眾不禁開始擔憂起來政府「準備好了嗎?」
總統馬英九最新的治國周記題為「面對新流感,警戒莫恐慌」,內容提到疫情發展在六月份的時候,每個禮拜祇有十多人,八月份已經到了一萬兩千人,成長足足一千倍,他也同時呼籲全國民眾多注意日常的健康管理,提高警覺,不用恐慌。事實上,就在「抗煞英雄」葉金川請辭、新任衛生署長楊志良上任後,外界都在張大眼睛等著瞧,專精健保制度的他,如何來對抗第二波的新流感。
涂醒哲指出,現在新流感感染人數約有一萬多人,不過未來確定病例人數預估會是以二的N次方,也就是等比級數來增加。
八月底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一名快篩試劑呈陰性、後來搶救不治的男大學生的案例,涂醒哲以此為誡,認為不能倚賴快篩試劑投藥,為把握黃金用藥時機,要相信醫生的判斷,若是有發燒等類流感症狀就要服用克流感。他邊說邊拿出數據,「現在八五%類流感患者都是新流感」。
強調「防疫不分藍綠」的陳建仁,身兼政府防疫諮詢小組成員和民進黨防疫小組召集人,建議防疫重點應放在社區醫療院所而非大型醫療院所。他說,相信一般基層醫師的專業,可以區分一般流感和新流感,「可以做快篩、根據民眾的症狀,以及詢問接觸史來加以判斷,沒有問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