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了3000多天的淬鍊,《理財周刊》已堂堂邁入第9個年頭。為了慶祝9周年慶,並幫處於多空十字路口的投資者指引方向,《理財周刊》特別與國際財商基金會舉辦「投資兩岸大未來」一系列講座,協助投資人可在兩岸關係解凍、人流物流金流匯流的關鍵時刻,掌握財富重分配契機,成為投資戰場上的贏家。
理財周刊9週年慶經濟論壇「投資兩岸大未來~系列一」吸引近500名投資朋友!
在Now News、富聯網、聚財網、Timing財經網、NET TV投資理財影音網、PChome股市網等單位協辦下,「投資兩岸大未來」第一場講座,於8月29日下午在台北喜來登飯店揭開序幕,吸引數百名讀者報名,將會場擠得水泄不通。
「投資兩岸大未來」第一場講座,由《理財周刊》社長洪寶山開場,再由《理財周刊》財經顧問暨《經濟日報》總主筆馬凱、寶來金融集團副總裁黃齊元、第一富蘭克林投信總經理黃書明等3位專家與談,由財經節目主持人蕭裔芬主持。座談會歷時3個小時,與會專家不但對兩岸經濟現狀提出精闢見解,更提供實際的投資建議,讓聽眾都深感不虛此行。
台灣民眾對中資充滿疑慮
洪寶山社長開宗明義地表示,《理財周刊》宗旨乃是「理財、理善、理健康」,唯有三者兼具,才算完整而美好的人生。對於一家雜誌社而言,9周年好比90年一樣漫長,因為每一期的內容,都是同仁孜孜矻矻的心血結晶,卻也像9天般地短暫,因為一切都還歷歷在前,而即使面對經濟不景氣、網路衝擊媒體生態,《理財周刊》都將邁開大步走下去,並堅持同樣的信念!
參與「投資兩岸大未來」講座的讀者,最關注的議題莫過於,自從馬英九總統上台之後,兩岸關係獲得大幅度改善,中國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也愈來愈大,當下被視為台灣財富重分配的關鍵時刻,應該如何「投資兩岸」,才能讓自己躋身「大未來」的贏者圈,而不會淪為時代大洪流的犧牲品呢?
「對於中資來台,台灣民眾仍存在著2點疑慮。」馬凱從近來最熱門的新聞「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來台尋求合作對象」破題,分析今日兩岸經貿的現狀,並指出台灣民眾第1個疑慮,乃是「中資規模太大,台灣是否有招架之力?」第2個疑慮則是,「中國企業不是有官方色彩,就是權貴子弟所經營,台灣政府將採取何種態度?」
馬凱建議馬英九政府,可將中資來台當成純粹的經濟活動,更要讓中國資金協助台商到中國尋找市場,他相信台灣的企業菁英,能力絕對超過中國企業的高階經理人,如果台灣的技術、知識與中國資金合作,將創造更多的旺旺、康師傅。「過去在台灣,頂新集團只不過是賣豬油的,但到了中國,卻變成首屈一指的大台商康師傅,能力超過頂新的台商,其實所在多有,而距離海岸線超過100公里的中國內陸省分,都還是真空的市場。」
兩岸已經取代台灣、中國
「在LED、晶圓代工等電子產業,台灣還保有相當的優勢,而在大多數產業的技術上,台灣也還維持20年以上的領先。」黃書明表示,政府不可能全面開放中資來台,絕對會選擇衝擊較小的產業開始開放起,所以民眾不用太過憂慮。而中資來台的效應絕對是正面的,「長期以來,台灣產業重製造輕服務、重高科技而輕傳產,中資來台可望扭轉此種失衡狀態!」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過去傾向跟日本、韓國企業採購,現在在中國政府的主導下,開始轉往台灣廠商採購。」黃書明認為,如果此種趨勢沒有改變,在未來幾年內,台灣將成為中國重要的零組件供應地,有助於台灣面板廠等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前景將相當看好。
黃齊元樂觀地表示,近來關於投資最熱門的關鍵字,「兩岸」已取代「台灣」、「中國」,顯見「大中華時代」已經來臨,兩岸迎接的不只是「未來」,而是「大未來」。而目前在台灣股市,已可買到滬深股市的ETF(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而中國股民也可在香港,買到台股的ETF,不必像過去那般大費周章,這都是兩岸關係改善所帶來的「和平紅利」……。
本期內容:
◎封面故事: 智慧型手機大商機/軟體供應商 想賺錢還要等
◎新聞熱線:日本民主黨上台 科技業走出日本/併購失利 開發金險成金控全額交割首例
◎解碼房市:新店買房 不投機的穩賺4原則
◎產業追蹤:富邦人壽 為何大膽出手買樓?
◎理財頻道:大中華時代來臨投資人不可缺席/「金磚四國」各擁題材
◎特別企畫:好上加好轉機股/題材佳 傳產股表現亮眼
◎投資關鍵報告:資金的避風港在連接器族群
◎分析師擂台:洪一均:節能應用廣 LED產業趨勢強/蔡瑞林:NB族群 儼然成台股領頭羊/柯建維:能量買訊持續增強 W底成型挑戰7132點
◎財經生活:國際經濟低位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