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八水災發生以來,政府救災不力,馬政府的領導力與執行力徹底崩盤,其「失能」與「失言」,引爆馬英九上任來最大的政治危機,至今仍未解除。被視為「馬英九人馬」的葉金川,以政務官之姿「空降」參與花蓮縣長選舉的黨內初選失利,「馬英九光環」已然消褪。媒體形容,一「葉」知「秋」;國家領導人、又身兼國民黨黨主席的馬英九可能還有「政治秋颱」罩頂。
過去以來,對照陳水扁的「貪腐」,馬英九以「清廉正直」形象深植人心,以前,馬英九是最大的吸票機,所有國民黨要選舉的政治人物無不爭相與馬英九沾上一點邊;但如今形象因八八水災救災無能而被戳破了。
泡泡糖政策,欠長期考量
科特勒巨著《混沌學》,書中的「亂世稱雄法則」雖然主要是寫給企業主看,但是領導者如何帶領大家度過危機的道理,與政府治理相同,本刊也特別就四項混沌重要變數,以及混沌管理機制,來檢驗馬英九總統有沒有抓到重點,能不能扭轉局勢。
第一項混沌變數「科技導致的破壞性創新」,在政府政策層面,最重要的預警與應變措施應該算是建立台灣的優勢產業政策,如何「拚經濟」,讓關鍵產業根留台灣,國富民強;目前固然企業財報展望佳,台股站上七○○○點,但馬政府目前端出的財經牛肉除了「兩岸開放外」,幾乎都是「減稅、舉債」等衝短線、不顧長期、營養不足的泡泡糖政策。
儘管官方號稱經濟復甦在望,但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指標,卻持續惡化,例如主計處發布七月份失業率已達六.○七%;至於在家計所得方面,五等分裡最窮的一○%,一年收入僅台幣三十萬三千元,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窮者愈窮,已經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還有,台灣平均薪資倒退至十年前的水準,這是國民生活水準的嚴重倒退。而且,八八水災造成部分災民無法就業,短期內失業問題難以改善,再加上新流感疫情可能衝擊經濟,人民對生活的不滿意,很可能進一步爆發。
要注意的是,與日韓產業都有大品牌支撐不同,台灣過去二十年成長主動力的科技產業,主要為歐美大廠代工作嫁,自己人殺紅眼的結果,多是毛利「三到四」的「茅山道士」,數得出來的國際品牌很少,而且前人都在拚品牌的道路上血跡斑斑,DRAM、面板等產業是超級吸金海綿,關鍵技術卻掌控於人;如今中國崛起,台灣產業終於能享有華人品牌優勢?或是根本連代工這塊惟一利潤都被「中國廠商」整碗捧去?
允達賴訪台,馬短多長空?
第二項混沌變數是「因應中國崛起」,在馬英九主政下,兩岸關係有長達十五個月的蜜月期,反對黨充斥馬英九「過於親中」的批評聲浪,但八八水災後,馬英九為了挽救其垂危國內政治聲望,當民進黨執政的高雄市長陳菊提議邀請達賴喇嘛來台,馬借力使力,立即予以同意,但達賴來台,引爆馬英九上台後最緊張的兩岸關係,中國當局也開始消極推遲兩岸交流,馬英九若沒有積極修復兩岸信任,一旦衝擊到兩岸長程關係進展,對台灣經濟的長遠發展不啻是一項嚴重傷害。
北京在第一時間的反應精準地鎖定在「打綠不打馬」,府院高層也評估,這次達賴來台對兩岸關係傷及皮毛,還未傷筋骨。
但是,自從八八水災以來,大陸人民對台捐款達約十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四十八億元),馬政府婉拒了大陸援助,卻接受美國援助;而大陸好意送來組合屋還被有心人士指有毒,如今再加上同意達賴訪台,中國內部醞釀著對馬政府的不滿,大陸網友直批:真心換絕情。大陸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達賴抵台事件值得高度關注,兩岸關係已經面臨難以預估的嚴重後果。」
北京不打馬,蜜月期結束
最要觀察的指標是,兩岸領導人的互信基礎是否因此出現關鍵轉折。自從馬英九上任,兩岸關係度過了十五個月的「蜜月期」,一年來台灣飽受經濟海嘯衝擊之苦,基於對馬英九的政治信任,胡錦濤對台灣特別大方,兩岸順利直航,年初奇美電在最艱苦的時候,接獲來自大陸訂單;接著陸客及採購團一團一團來,為台灣冷冽經濟寒冬挹注暖風;七月二十七日,馬總統當選國民黨主席,隔日,胡錦濤隨即以中共總書記身分電賀說,「由衷期望貴我兩黨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一步深化政治互信,不斷為兩岸同胞謀福祉,開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中共平息「七五事件」五十天後,胡錦濤視察新疆回到北京的隔天,台灣就傳來民進黨策畫邀請達賴訪台,一位熟悉兩岸關係的人士直指,馬英九批准同意的訊息,這是國共兩黨交往的最大挫敗。
這位人士指出,馬英九在競選總統期間發生西藏拉薩「三一四事件」,馬英九當時為了與謝長廷爭逐議題主導權,異常嚴厲地批判中國總理溫家寶「自大蠻橫」,當時即讓北京高層對馬英九的政治性格有所警覺,這回達賴來台,則讓北京領導人再次對馬英九的政治性格有更深的認識。
對達賴訪台,北京「打綠不打馬」,兩岸關係還是會往前走,但不諱言的是,自此一刻起,兩岸「蜜月期」恐怕提早結束。未來台灣在對外事務上,如在WTO(世界貿易組織)、WHO(世界衛生組織)、APEC(亞太經合組織)等國際會議上是否還能得到北京多少程度的「諒解」、北京對台灣經濟上的特別挹注能否大方、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談判能否給台灣更有利條件,只要北京對台事務有些微的消極或緊縮,對台灣都是不小的影響。
無預警機制,應變力不足
第三項混沌變數是馬政府得面對「氣候變異造成的巨災常態化」,一個小小的颱風居然成了「照妖鏡」,八八水災正是由一連串疏忽與傲慢開始,追根究柢,馬政府未主動察覺各種「警訊」,預警機制蕩然無存,又在慌張失措中,接連做出錯誤決策,導致領導力喪失,形象崩壞,正暴露了馬劉完全缺乏管理混沌與應變能力。
第四項混沌變數是民主社會,人民影響力大增,在台灣,馬政府面對的是台灣高度自由媒體監督壓力,動輒得咎,經常使馬政府施政面臨父子騎驢的困境。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形容,「台灣是個沸點很低的社會,」稍有一點點不滿、敏感,就會挑動、爆發很多情緒。政大講座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錢致榕在一場演講中更形容台灣社會是「濫情」又「理盲」。
他說,台灣已處於「罵得多就受注意的氛圍。」水災時,媒體一天到晚要官員下台,但官員都下台了,誰去救災,整個社會能量都耗在這上面;從縣長、鄉長、村長到立委都只會罵別人,沒有人自我檢討。
但已經開放的媒體,本來就是永遠的反對黨,為了刺激收視率,更是話題挑辣的講,馬英九無法走箝制媒體的回頭路,惟一能做的,就是靠眼光遠、應變強,事先做好各種巨變的情境推演與策略抉擇,連挨罵該怎樣應變都要先想好。
獨生子情結,馬有恃無恐?
此外,還需要強有力的、執行力佳的健全組織,到現在為止,對這個人民滿意度不到一○%的內閣,馬英九還是堅持不換閣揆,馬英九能信任的人真的不多,他深知劉內閣政治責任是逃不掉的,政務官必然下台,剩下的問題只是改組改到哪個程度,以及改組規模而已。
在混沌之中,馬英九看到的第一個「轉折點」,即是TVBS發布一份民調雖顯示,馬英九施政滿意度跌到只剩下一六%,但,馬看到的另一個數字是:有高達六成受訪民眾認為馬不必下台,這給了馬英九一顆「定心丸」。
前《新新聞》總編輯黃創夏分析,這意味著,現階段馬英九領袖地位無可取代,可以說是「獨生子情結」。
馬團隊內一直有種說法:李登輝掃除了國民黨內所有精英,馬英九上下十歲,都無人可取代;陳水扁則是葬送了民進黨內所有精英,從三十歲到六十歲之間,沒人可挑戰馬英九。
正因為這種「獨生子情結」和「政治單傳」政治現實,這讓馬英九執意不換劉兆玄,雖緩和了劉內閣立即崩盤的危機,但也等於是把自己置於直接挨打的地步。
健全組織,洗刷無能形象
今年基層選舉,不少藍營候選人不再迷信「總統牌」,紛紛撤下與馬英九合照;馬英九以過去市府團隊形成領導班底中,包括財政部長李述德、人事局長陳清秀、工程會主委范良銹等人,行事風格或執行能力也備受質疑,過去尚還有「馬英九光環」庇佑,如今馬英九光環消褪,市府團隊成員也不再是票房保證。
一位政界人士解讀,馬英九啟動國安會議上,把吳伯雄置於和馬蕭並列的主位上,刻意「尊吳」,拉攏具有政治實力的吳伯雄,先穩住黨內態勢明顯;此外,馬英九也與國民黨縣市長保持聯繫,在十八位泛藍縣市長中被公認的「諸侯長」胡志強更公開為馬英九緩頰,暗指所有責任並非全在中央。
無論如何,劉內閣在這次八八風災中暴露的無能形象,深植人心,必須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並非「植物人政府」。
新流感蔓延,危機變轉機
台灣即將進入新流感的爆發期;值此緊張之際,政治學上「船難理論」也發酵,也就是大難當前,同在一條船上的人會產生一種「先聽船長」「先度過難關再說」念頭,新流感疫情一觸即發,意外稍舒緩了馬英九因八八水災所衍生出政治危機,焦點轉移了。為了因應當前危機,中央到地方繃緊神經,各級學校趕緊演練,兩周前肅殺的究責、倒閣、下台……,似乎形勢已然改變。
在八八水災中一路挨打的馬政府,的確試圖從新流感「疫災」中,重新拿回主導權,這次馬英九主動召集藍綠陣營的防疫專家,並決定由國安會派員進駐到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隨時觀測疫情發展;當某個親綠媒體政論節目,毫無根據推演疫情直指「亡國論」,新上任衛生署長楊志良不惜站上火線槓上媒體,就是導正市場上特定團體惡意造謠、製造恐慌,同時也提供民眾正確的防疫資訊,避免八八水災中因資訊混亂影響救災的覆轍。
但菲律賓東南方低壓帶,因從印度洋補充很充分的水氣,已會發展成為一個輕度颱風,可能進一步影響到台灣。台灣進入秋季,但颱風季仍未結束,一旦再有重大災害,救災表現未有改善,政治倒台危機隨時又會再起。
八八水災所衍生的政治風暴,仍在持續發展中,內閣改組已啟動,針對多個混沌中的變數,馬英九勢必得拿出完善的預警機制、詳列各種應對方案,並且靠強有力的團隊來執行,同時依照科特勒的說法,「避免因為放棄核心原則而造成災難性後果」,套句小說家哈代的名言,就是千萬不要為了「離開油鍋」,反而「掉入火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