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大中至正,侵犯了人民財產
透過現存政府檔案即可證明中正紀念堂並非「國有財產」,而係全民或特定某些人民的資產,基於憲法尊重人民私有財產之精神,無論是任何政黨執政,非經法定程序,都無權處分或變更中正紀念堂的軟體、硬體設施。
中正紀念堂被執政當局強制改名,「大中至正」牌坊匾額也將拆除置換,當局無視社會各界的理性呼籲與據理力爭,執意「橫柴入灶」,令人聞之詫異。今年以來,觀察中正紀念堂更名爭議,反對紀念堂更名之政治人物,不是在理念層次打轉,就是圍繞在類似《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條例》或者紀念堂係屬受保護古蹟的行政條文上做技術性杯葛。似乎鮮少從保護人民財產權的角度,強烈質疑執政當局蠻橫改名可能涉嫌侵害人民財產權。
釐清財產歸屬問題已侵犯人民財產權
首先,人們要釐清的核心問題是,中正紀念堂的財產歸屬問題。中正紀念堂究竟是「國產」抑或「公產」?或者既非「國產」也非「公產」,而是一種特殊的私產形式?
……
全體人民私有財產棒喝當局正名劣行
假如今天台灣選出新總統,泛綠再度蟬聯大位,民意之所趨,中華民國即將被「台灣國」所取代,但是,「台灣國」承認私有制仍是台灣的核心價值,而又如果中正紀念堂的資產屬於人民(或一部分屬於人民),即使「台灣國」今天誕生,它也不能侵犯或改變蔣家「神廟」地上物的一切私有權利。
民眾自動發起捐獻捐輸錢財均屬私產
根據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四月四日,由中正紀念堂籌備小組編印的《興建中正紀念堂捐獻人徵信彙錄》一書印證,從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五日蔣介石去世,截至民國六十九年四月四日,這五年之間,中正紀念堂籌備小組一共收受國內外各界民眾捐款新台幣兩億三千兩百零九萬兩千零八十一元六角六分。除了現金捐獻,還收受了包括來自民間單位的水泥、玻璃、廚具設備、鋼琴等實物捐獻,其中光是水泥就有三萬包(嘉新水泥等公司捐助),上述這些現金、實物捐輸,全是人民的血汗錢,也全是老百姓從私有財產中撥出來捐獻的。
《興建中正紀念堂捐獻人徵信彙錄》開宗明義寫道:「總統蔣公於六十四年四月五日崩逝,舉國痛悼,海內外各界為表達對蔣公一生豐功偉業之永恆祟敬,紛紛自動發起捐獻現金或實物,興建中正紀念堂,以作永久紀念。」
接著又說:「自同年七月一日中正紀念堂籌建小組成立以後,除所有現金款項,均由小組分別在台灣及郵政儲金匯業局開立專存儲,其支用悉依政府之預算程序及會計制度辦理,所有實物經妥為保管備用外,並於每年蔣公逝世紀念日將各界捐獻之團體名稱、個人姓名及捐款數額,委請中央日報免費刊登公告,予以徵信。」
這本《徵信彙錄》序言最後寫道:「值茲蔣公逝世五週年紀念暨中正紀念堂落成之日,特再將五年來捐獻者之姓名(或名稱)以及數額集印成冊,定名為《興建中正紀念堂捐獻人徵信彙錄》,藉示實況,而留紀念。中正紀念堂籌備小組召集人俞國華謹識」
根據《徵信彙錄》,不含捐獻實物的七家企業行號,一共有兩千三百四十八位捐款人,這捐款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