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媒體普遍關注兩大集團負責人之間的友情與競爭,但是由此一事件真正凸顯的,其實是台灣代工產業已面臨非轉型不可的關頭了!
台灣的代工產業面臨轉型危機,老早就不是新鮮的話題。從股價走勢觀察,幾家NB代工大廠,包括鴻海、廣達、華碩、仁寶等,股價都不若前幾年風光,便可知代工產業獲利已大不如前,如果未適時轉型,獲利能力將會愈來愈不理想。
代工產業積極跨足面板
不只NB代工廠如此,連身為晶圓代工龍頭的台積電,近年來也著手進行轉型,開始切入太陽能產業,便可知道代工產業所面臨的轉型挑戰,已經愈來愈嚴峻了!
只是,任何企業想要轉型,即使是規模只有數十人的中小企業,都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對於企業市值上千億、員工數以萬計的代工大廠而言,艱辛程度更是難以想像。其實,這些代工大廠並非沒有嘗試轉型,其都有多角化經營失敗的慘痛經驗,例如廣達便試圖跨足電視、手機等產業,不過最後都未能成功。
對於台灣代工廠商,轉型的第一步通常是,跨足周邊產業或往上游供應鏈進行垂直整合。
近年來比較可能切入的產業,乃是面板產業,原因非常簡單,以電腦相關產業而言,CPU技術長久以來掌握在IBM手中,而微軟在軟體界的霸主地位,幾乎無可撼搖,因此台灣代工廠可以切入的領域所剩無幾,於是紛紛搶進面板產業,例如仁寶集團入股華映,便是一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個月,台灣媒體大力吹捧微軟新作業系統Windows 7的觸控功能,但微軟在進行宣傳時,愈來愈不強調這一點,因為微軟發現,由於PC在電腦市場的占有率愈來愈低,NB已取代成為電腦產業的主力產品,但NB已變成個人化的商品,不需要向他人展示觸控的功能,因為觸控不但將造成電腦面板搖晃,更可能危及面板的壽命。
宏碁成為轉型成功典範
原本,NB代工產業是井然有序的,但從廣達等「純粹」的NB代工廠眼中看來,鴻海、FLEX(偉創力)等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電子專業代工)大廠搶食NB代工市場,等於是吹皺一池春水,增加許多強敵,加上2009年全球景氣尚未完全復甦,NB訂單大幅滑落,更讓代工廠商之間的競爭日益白熱化。
但在所有以代工起家的廠商中,仁寶、宏碁兩集團所面對的困境相對較小。仁寶集團順利切入手機代工領域,專業手機代工廠華寶獲利之增加,相當程度彌補了NB代工獲利之減少,雖然跨足的同樣也是代工領域,卻減緩了整個集團轉型的壓力。
當下,很多人都視宏碁集團為代工廠轉型的成功典範;嚴格地說,宏碁集團只能算是分家成功,而非轉型成功,因為其旗下的公司,都仍停留在原來的產業,並沒有向外擴展新事業。回溯起來,當年宏碁集團之所以分家,一半是創辦人施振榮決心分家,一半則是情勢所逼,因為不分家就可能得關門大吉了。
NB代工易被壓低價碼
此外,NB大廠戴爾的臨門一腳,也加速了宏碁集團分家;原來戴爾曾經承諾,只要宏碁集團分家,就將一部分的訂單保留給從宏碁分家獨立的緯創。雖然,戴爾的承諾最後跳票了,當時並沒有將訂單保留給緯創,所以在2002、2003年時,宏碁集團營運狀況淒清慘澹,承受外界諸多批評,但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奮鬥,反倒躍居同業們豔羨的對象。
相對於宏碁集團「因禍得福」,其他代工廠商面臨龐大轉型壓力的緣由,便是因為NB代工依然有利可圖,因此大多數代工廠依然可以存活,即使獲利能力愈來愈差。不過,即使轉型壓力如此龐大,但台灣囊括了全球約90%的訂單,加上代工產業進入門檻頗高,這些NB代工廠還有相當時間可以轉型,唯一潛在的對手是中國,不過想威脅到台灣,最起碼還需要15到20年的時間。
更麻煩的是,就因為NB代工廠都集中在台灣,廠商之間非常容易探聽到對方的代工價格,為了搶奪訂單,不惜開出低價,最後形成惡性競爭,不像全球幾大面板廠,分散於台、日、韓3國,彼此間探聽底價並不簡單,反倒可持續維持較高的獲利。
三星值得台灣廠商學習
如果從國際競爭力來談,台灣代工產業應該學習的對象,不是仁寶集團,也不是宏碁集團,而是韓國的三星集團;不管在自有品牌、NB與手機製造、網路服務,三星集團在全球都居於領先地位。
三星集團領先台灣代工廠的地方,在於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源,而台灣代工廠如果想要轉型,就應該從投入研發開始做起……
※理財周刊473期更多精采文章:
◎新聞熱線:尹規施隨?施顏祥上台 TMC走向大轉彎
◎封面故事:新加坡與大陸 普遍推行地上權
◎新聞熱線:財督盟成立 200學者給財經立委打分數
◎發燒話題:遼寧省經濟潛力 超越新加坡
◎理財頻道:保險指南>10大保單省錢術
◎理財頻道:基金學堂>打破基金投資的7大迷思
◎產業追蹤:油國資金ATIC砸重金併特許
◎特別企畫:私房股大解密
◎投資關鍵報告:分析師擂台>尋求弱勢股放空避險操作 台股本益比已高
◎投資關鍵報告:九星財運報報>二黑土星 短線獲利出場切勿戀棧
◎財經生活:中國錢線3>通脹預期下的投資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