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都刷1、2萬元,現在還要收年費?」「前期消費滿3千元,次月可享市區停車優惠」,正當信用卡權益年年縮減,而金融卡(Debit Card)近2年提供了刷卡享現金回饋、轉帳手續費減免、存款利率加碼升等優惠卻愈來愈多,民眾現在用金融卡消費,確實比刷信用卡還划算。
細心的持卡人已發現,部分銀行已把重心放在金融卡而非信用卡,主要原因在於,刷金融卡可直接從存款帳戶扣除,「你存款有多少,就可刷多少」,無法超額消費的特性,銀行倒帳的風險較小。
使用習慣、特約店多寡
影響刷金融卡意願
2005年起台灣全面換發晶片金融卡,是金融卡從單純提款卡、轉帳卡,變成「刷卡」的關鍵轉折,在兩大國際發卡組織、財金公司及銀行公會齊力推展下,刷金融卡一樣也享有紅利績點、現金回饋、旅平險等優惠,根據金管會統計,金融卡簽帳金額已破了百億元水準。
目前國內的金融卡可分成三種:由國內金融機構發行的「晶片金融卡」,也就是俗稱ATM提款卡,包括郵局、34 家銀行、11 家信合社、55間農會等金融機構所發行,流通卡數最多,因為國內已全面使用晶片金融卡,並內建消費扣款功能,所以不需額外申請。
其次,2004年4月由Visa國際組織發行「Visa金融卡」,至今年7月底,合作銀行共14家,推展最為積極;緊接著2007年10月MasterCard國際組織也推出第1 張「MasterDebit」,但目前夥伴銀行僅1家。
由於金融卡是依附在存款帳戶,只要是存款戶就能申請ATM 提款卡,不需提供財力證明,部分銀行只要年滿15歲以上就能申辦,「是很多家長給予未成年子女零用金的控管方法。」MasterCard國際組織副總裁陳懿文點出其優點,這也是萬事達卡組織推展的重點項目。
但是在使用上,晶片金融卡與Visa 或MasterCard 發行的金融卡,並不相同。最大的差異是,刷晶片金融卡不需要簽名,而是輸入提款密碼,取回收執聯(類似信用卡的簽收單據,以利客戶確認消費金額); 而Visa 及MasterCard 發行的金融卡,與信用卡完全相同,簽名後,直接從連結的存款帳戶扣款。
「使用習慣差異,是晶片金融卡推展的阻力之一。」長期觀察國內信用卡的卡優新聞網總編輯周湘台說,台灣消費者偏好信用卡的支付方式,而特約商店多寡最直接影響卡友的使用意願。
目前在財金公司及銀行公會大力推展下,只要在全省2 萬4 千多家「Smart Pay」標誌的特約商店消費,就能使用晶片金融卡,但多數消費集中PC home線上購物;至於Visa 金融卡或MaterCard Debit, 除了台灣外,在全球二千多萬有Visa及MasterCard 的特約商店標誌都能使用其金融卡。
刷金融卡
現金回饋最高2%
以國內銀行的晶片金融卡為例,年底前,單筆消費100元以上,至少有1% 現金回饋,「但這只最基本的優惠」,像是上海商銀及三信商銀,不限消費金額,均提供2%現金回饋,重要的是它可以立即折抵;其次,台企銀、新光銀行等,只要單筆消費滿200 元,就享有1.5%的現金回饋。因此,就現金回饋門檻限制與回饋比例來看,晶片金融卡已經優於信用卡。
Visa 金融卡的現金回饋可分兩種,一是當月消費,視次月簽帳金額決定回饋多寡,若不足,可於再次月回饋,直到折抵完畢,其目的是讓卡友持續消費,又以聯邦萬用金融卡為代表。另一是當月結帳,包括當月回饋存款帳戶,但回饋比率普遍為0.3 ∼ 0.5%,部分銀行會搭配當月跨行提款手續費減免,活存(儲)利率可向上加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