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自己只是公司的小螺絲釘。只要改變態度、改變想法,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公司內外跨部門合作的橋樑,一個替公司加值的競爭武器。
所有部門中,最常替企業創造價值的,大概就屬研發、行銷、企劃、銷售業務等部門。因為他們替公司創造新產品、創造獲利,直接提升了公司的價值。
可是,創造價值,應該沒有部門的差別。
不管任何部門,只要能認清楚你在組織中的「內部客戶」是誰?合作伙伴是誰?主動出擊,讓自己和公司組織與供應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就可以創造價值。
以採購為例,在許多公司裡,採購人員通常扮演一個比較被動的角色。不管是採購營運管理所需的設備、工具,或是採購生產所需要的原料、零組件,最大的功能,就是替公司省錢,節省成本。
一般而言,採購商品與服務佔公司總成本的比重,可以高達七成。所以,企業主管都知道,採購做的好,可以直接改善基本面。
麥肯錫最新的研究認為,採購人員在組織中的價值,應該不僅止於此。大部份採購人員與公司主管忽略了,其實採購也可以在制定策略、創新、研發,甚至擬定策略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替公司創造價值。
像採購部門這種傳統上比較被動的部門,該如何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首先,必須走出辦公室,用自己的專長,協助其他部門改善、增強功能。也就是說,用自己的優勢,服務你的「內部客戶」。
走出辦公室 服務「內部客戶」
所謂內部客戶,是指在組織內經常接觸、合作的部門,是你在公司內要服務的對象。
對採購來說,內部客戶可能是財務部門、研發部門,或是生產部門。你可以將工作範圍延伸出去,用自己的專業,幫助這些部門改善管理、達成目標。
以製造外包為例,公司裡最了解供應商與供應鏈的部門,莫過於採購。因此,要不要外包?該選擇哪一家廠商合作?外包可以節省多少成本?這些都是採購在公司外包策略的擬定與執行中,可以扮演積極角色的地方。
對原料市場的掌握與了解,是採購的另一個專長。
美國一家全國連鎖餐廳的採購,和銷售人員合作,擬定菜單上的產品配置。例如,如果某一段時間內,海鮮的價格比牛肉便宜、量多,餐廳就會推出比較多的海鮮餐點。
採購對食品原料市場的熟悉,除了讓公司購買便宜的原料、擴大利潤之外,也避免了原料供應出現短缺或中斷。如果沒有採購的協助,銷售部門就無法設計出適當的產品配置。
協助產品創新、製程改善,也是採購可以發揮的領域。
供應商或合作伙伴的創新產品與想法,常常可以協助企業開發出新產品或改善製程。最了解供應商的採購,在此就可以扮演公司與供應商之間的橋樑。
全球最大家用品製造商寶僑(P&G)的採購,替公司從外面引進新技術和產品,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近年來的熱銷產品——電動牙刷。
蘋果在外包開發iPod軟硬體業務的過程中,採購對選擇合作伙伴,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這個企業開放式創新的潮流中,最了解供應商的採購,就成為企業創新的幕後功臣。
雖然目前已有採購部門發揮積極創新的例子,許多公司的採購部門,仍只扮演省錢的角色。問題出在,缺乏了解其他部門運作的人才,以致於難以進行溝通、合作。
跨部門合作能力是關鍵
因此,要服務好你的內部客戶,跨部門合作的能力是關鍵。
採購無法發揮積極作用的最大障礙,就是不了解其他部門的業務,無法溝通。如果你不了解客戶的需求,就無法服務他們。
因此,每個人都要培養對其他部門運作的了解,公司也須積極培養跨部門人才,部門之間的合作才能更順暢。
Booz Allen Hamilton顧問公司認為,把採購和其他部門合作發揮到極致的最好例子,就是西班牙時裝品牌Zara。
Zara母公司Inditex成衣的採購,把熟悉供應商與供應鏈的專業,帶進跨部門小組,協助設計師設計新產品、與銷售人員共同擬定銷售策略,並讓供應鏈達到最大彈性。一般時裝品牌一季推出一次新款式,但Zara卻可以一年推出十六次,等於不到一個月就要推出一次。
Zara藉此吸引消費者買很多次,擊敗了傳統品牌吸引消費者一次買很多的商業模式。如果沒有採購發揮功能,Zara的新商業模式,就不可能成功。
所以,不要覺得自己在公司中是次要、輔助性的角色。只要改變態度、改變想法,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公司內外跨部門合作的橋樑,一個替公司加值的競爭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