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稅報導,狂贖基金
由於自明年起,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有重大修正,假設個人海外所得全年超過新台幣一百萬元,就必須併入最低稅負制計算。報紙用投資人每月定期定額二萬元,每年複利九%,二十年都不贖回計算,要多繳一筆可觀的稅金,於是很多定期定額基金超過二萬元的中產階級嚇得狂贖基金!
報紙引用的數字是以每個月定期定額二萬元,而S&P 500指數過去四十年平均投資報酬率九%試算,二十年後,至少得多繳五十三萬元所得稅,相當於每年多繳四.四一萬元稅金;若延五年贖回(投資二十五年),則稅金將飆高至二百一十二萬元。
根據國稅局的資料,海外所得須依最低稅負制課稅,大概占人口五%不到,因此受影響的人大概只有幾千名高所得人士,對中低所得者、一般受薪的中產階級幾乎沒有影響,我也納悶為何一些中產階級要嚇到狂贖基金,錯失這波創新高的好機會。
為什麼大家會嚇個半死?其中有幾個因素:一、報紙寫的九%其實是每年複利九%,這個複利看似輕鬆,但是卻不易達成,一旦有一年發生虧損,複利的神奇威力就不會存在;二、根據稅法的基本精神,有賺錢才會繳稅,如果你真的賺得那麼多,也不用擔心那一點稅,更何況你也會有會計師協助;三、可以選擇每年贖回一百萬元規避;四、你不會投資二十年都不贖回吧?
其實最低稅負制在計算基本所得淨額時,有「六百萬元扣除額」,一般人在扣除六百萬元後,基本所得淨額幾乎為零;若超過六百萬元的扣除額,算出的最低稅負制的基本稅額比一般所得稅額高,才會多繳稅,因此一般人根本不用理會這樣推論出來的結果。
解讀資訊,勿掉陷阱
看報紙新聞最怕的是有心人士刻意放出的假消息,目的就為影響市場讓你受騙上當!不過,沒有解釋清楚,讓投資人片面地以為長期投資是多繳稅,也是新聞的另一個疏失。
整體來說,在某些時候看新聞投資確實是有問題的,但並不能因此完全否定新聞對投資的價值。對散戶而言,沒有能力像法人機構一樣去進行各種研究、蒐集資料,報章媒體的蛛絲馬跡是散戶投資人較容易取得的資訊來源,但現在媒體發達,報章雜誌、電視、廣播、網路各種資訊氾濫,投資人不乏資訊來源,問題是如何過濾及分辨有用的資訊,反而成了投資人最大困擾!
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投資人可以把新聞資訊分成兩部分來看,一是已發生的事實,另一個是對未來的預測、評估。所謂已經發生的事實,是指像企業財報或國家、區域的總體經濟數據,這些數據自然具可信度。但媒體自行對未來的判斷,投資人就要心存疑問了,尤其來自一些投資機構的報告,投資人就更要小心謹慎。
不可否認的,有些投資機構往往利用媒體故意散布一些「資訊」,但真正目的卻是想要影響市場;像熟悉台股的投資人就常會發現有些外資機構老是故意放出假消息,明明想作多卻故意說看壞,想作空,卻又說調高目標價……,投資人可能掉入他們的「陷阱」!
多看多想,再作決策
還有二○○八年在冰島政府破產後,媒體紛紛點名韓國可能會是下一個冰島,如果投資人當時立即瘋狂賣出,誰又會想到前幾天韓國股市觸新高;其實,認真的投資人就知道冰島是一個小國家,人口比台灣的基隆市還要少,大約三十萬人,尤其冰島政府破產之後,媒體以「下一個冰島」陸續點名韓國、英國以及俄羅斯,事實上,以國家土地面積、人口數、甚至製造業等各項工業製造、金融服務的規模都不相同,實在不能一概而論,極有可能誤導閱聽大眾。
公平來說,其實看新聞投資並沒有問題,但要多看,還要多想一想再作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