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十八歲的新選擇——教育大三通

文/李雪莉    

今年開始,中國大陸也宣布直接採計台灣學測成績,大動作吸引台灣學生。中、港大學正積極搶攻台灣教育市場,爭奪最優秀的狀元學生,兩岸三地教育大匯流,台灣新一代該如何抉擇?「登陸」將會面對哪些挑戰?





九月中旬,柳樹在秋風中搖擺,譜出嘩啦啦的聲響。十八歲的何安琪剛與初唱驪歌的高中同學同時上了大學,只是,她求學的地點距離家鄉六百公里。





何安琪是用台灣學測進入大陸高校的第一位學生,她以全國排名約四千名、六六級分,捨台大,進入上海復旦大學臨床醫學系八年制博士班,加入中國每年六百萬新生的學習戰場。





學期剛過不到一個月,她的印象是:「數學教得很深,人很厲害」、「路上都是外國面孔」。她稚氣的語氣裡不願給自己太多藉口:「來這也好,讓我警惕一點!」





同一時間,來自彰化田尾、剛從台中一中畢業的十八歲大男孩黃憶農,以七十級分,進入香港城市大學,就讀全英語教學的電子商務系。





自小幫家人鋤田堆肥,黃憶農有著十八歲孩子少有的早熟。明明有實力進入台大機械系,但他選擇香港做人生的跳板。





何安琪、黃憶農的父親都不是台商,但他們都選擇提早把孩子送到中國或香港磨練。





黃憶農的父親黃瑞昌是業餘農夫,也是工研院家庭網路科技中心的經理,他非常鼓勵兒子到香港。「在彰化的國中小念書就差了北部學生一截,而台灣的大學奶水不足,資源愈來愈薄,也不夠國際觀,還不如到香港從大一開始補強語言,比去美國容易適應些。」





十八歲的學習路徑





田尾長大的黃瑞昌認為兒子在香港比在台灣,更有機會補強國際化學分。





改變學習路徑的不僅是台灣學生。





十九歲、耶魯大學三年級的台灣小留學生曹凱傑,儘管父母住在台北,但他申請參與北大/耶魯的交換生,繳的是耶魯上萬美元學費。





從小被父母刻意栽培送往美國的ABC,也轉一圈回到亞洲學習。「在耶魯有個中國熱,白人、華人都是,像我這樣的ABC也想認識中國,」曹凱傑說。他姐姐也剛從波士頓大學畢業,早他一年到上海,工作。





事情正在起變化。求學的抉擇提前至二十歲、十八歲、甚至更早。





對有十八到二十四歲子女、擁有教育選擇權的家庭而言,「到哪讀書」、「哪間大學品牌好」、「到哪跨界學習」,成為父母聚會時最常談論的話題。





北京海淀區,北大。





去年,一千多位來北大念學位的學生,其中韓生佔五六%、日本佔八%,美國與歐洲也各佔九%。走在北大校園,每分鐘都可以看到外國面孔。





亞洲,特別是中國,成為全球十八到二十四歲學生求學標的(每年約有四二%的留學生選擇亞洲的大學)。即使兩岸政治阻礙教育交流,台灣赴大陸求學的學生也大幅增加。





兩岸三地教育大三通





一九八五到二○○○年的十五年間,大陸的台灣學生僅三七五九位,但二○○○年後的七年間,超過一萬一千位,一半以上攻讀中醫藥科系。除了正式念學位,到大陸短期交換的大學生過去五年也超過萬人。





光是北京大學,目前台灣學生有二三三位,是五年前的六倍。





而這個趨勢在兩岸三地教育市場匯流的趨勢下,將逐步影響台灣近三百萬的高中、大學、研究生。





兩岸三地原本三條平行的教育體系,在政治融冰、政策誘導下,「教育大三通」蓄勢待發。





過去二十年,台灣學生到大陸就學,必須經過大陸高校系統外的「僑港澳台」招生管道。





今年七月,湖南長沙的兩岸教育論壇,中國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會外宣布,承認大陸高校直接採計台灣學測,錄取台灣學生。





當時以民間身分與會的教育部次長呂木琳,對大陸的積極、不要求對等的做法,感到訝異;因為現行「大學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規仍不承認中國學歷、不開放陸生來台求學。





顯然,一場針對優秀年輕人的爭奪戰,已經提前在兩岸開打。





中國教育部部長周濟九月中旬在北京召開的記者會指出,中國高教規模已先後超越俄羅斯、印度、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普通高校生達二○二一萬,是一九九八年的四.五倍。他並表示對台灣的大學,將採取非常積極的合作。





不僅中國大陸積極搶人,香港大學也開始積極對台直接招生。





今年九月的新學期,香港城市大學首次招收八名台灣學生,其中三位來自北一女、三位台中一中、一位建中。這些學生能上台大,卻選擇了香港。





中國與香港的高教大門打開,政策性地吸引台灣學生。





在上海復旦大學與中國教育部往返的公文中,明確指出未來要徵選的高中生,學力測驗必須達頂標、在校成績優秀。根據這個標準,去年達頂標的台灣學生約有一萬七千名,前一二%的學生都是被獵的對象。





雖然第一年人數不多,但兩岸三地大學的平台整合趨勢,讓第一線教育者很緊張。





「這對台灣的衝擊很大,特別是菁英的那塊,在台灣死拚活拚上不了台成清交的,可以到浙大、中山、南京等不錯的大學,」前建中校長、東莞台商子弟學校中學部校長吳武雄說。





台灣的中段學生,已開始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學習位置。





上海交大港澳台辦公室副主任姚奕,近來經常接到台灣學生的電話,詢問轉學或插班的可能,「多半是中段的私校生,也有在重慶或深圳念完書的,想來念醫學院。」





七十一年次,今年二十八歲的張嘉至,正是用中國品牌為自己前途加分的例子。





就讀和平高中三年級那年,她考上台灣國立大學的尾巴,同時飛至香港參加港澳台招生考試,最後考取廈門大學,選擇廈大。讀了一年,再轉至北大光華管理學院。





三年前她創業,在台北與福州開設整合行銷公司,靠著人脈與對中國的了解,舉辦兩岸交流活動。





「國際上都承認北大學歷,許多好的科系,像數學系,一班三分之二都順利申請到耶魯等名校,」張嘉至認為,如果把中國當學歷的中繼站,北大品牌的確加分不少。





八○後、九○後(一九八○~九○年代出生)學生在兩岸三地大學新的搶人大戰中,選擇性暴增。





兩成三家長要讓孩子登陸就學





民國七十六年次,二十二歲的台大財金研究所學生賴雨柔,今年暑假自費兩萬多元,到上海的交通銀行實習兩個月,宿舍裡放著她的實習證書。





賴雨柔不像早期赴大陸的求學者,多半是台商後代,她的父母是老師,也鼓勵她多累積大陸經驗。雖然喜歡台灣自由與多元的環境,但她像是認清了自己這一代逐水草而居的宿命,「如果在台灣沒有好的機會,未來很可能往北京、上海去。」





去年底,教育部針對台灣高中生「赴大陸升學意願」的調查顯示,二二.八%的家長考慮讓孩子到大陸就學,其中四成七不管政府承認大陸學歷與否,都要讓孩子到大陸就學。





雖然也有高達七成七的家長因為治安、生活適應、兩岸大學的學術水準差異、個人經濟等因素,不考慮送孩子去大陸念大學。但一位院士級的校長表示,「大陸還沒積極宣傳,就有兩成三的父母考慮,比例驚人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0635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天下雜誌一年25期新訂 (此方案08/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3990
天下雜誌一年25期無贈 本月特價 0 3480  
天下雜誌一年期掛號郵資,限台灣國內(不接受海外訂購) 限台灣國內(不接受國外地址訂購) 500 500  
天下雜誌二年50期(無贈品) (此方案08/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596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