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訴求「宅」族群的奶香四溢取向截然不同,信用卡顯然代表了某種社會地位、消費上的精英分類、甚至值此景氣衰退的當下,更隱然呈現「我擁有穩定工作」的優越感,於是我們有了精緻的場景:藥妝店、書局、即使是加油站,畫面上也得呈現妝容、服裝無懈可擊的美麗女主角,開著百萬小車的模樣。
於是這支系列廣告彷彿就張狂得更加理所當然了。
要金融商品不去塑造精英形象、避開百貨公司書店精品店這些華麗的場景,當然是不可能的要求,客戶總是要求男的帥女的美、家庭幸福美滿、光線再打亮一點,服務人員永遠笑臉迎人。
在遊戲中主宰一切、要奶就來的宅宅們,此時才發現自己突然矮人一截。同樣是在裝潢雅致的書店,同樣是書架前看書的讀者,比起「救美」的帥氣,他不但成了弄翻書本女主角的代罪羔羊,連台詞也從歷史隨你掌握職業隨你選成了一句氣弱游絲的:「可是,我姓廖耶…」而帥氣男主角只要撂下一句:「你有中信卡嗎?很好,今天打9折」就能牽著美麗女主角,掩嘴微笑從容離開。
當觀眾轉著台,在無意識間瀏覽著一支支廣告,雖然只是在短短15、20秒間,卻能欣賞各種廠商打算塞進腦中的折扣、數字、成份與訊息,還能發現各種意識形塑不停輪替、各種身分不斷被逆轉操作,豈不也是一種尋寶般的樂趣。
於是於是。當動腦思考的工作交給觀眾,廣告抽離了漂亮的場景與打光,或許也就更順理成章成了一場枉然,除了堆疊之外,幾乎一無所有,乾澀的笑點與刻板印象,令人提不起勁再看第二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