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七日,台灣政局的重中之戲,將要上演馬英九總統接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推動新政的戲碼,不過,馬英九的政治前途不能說從此無限光明,反倒是陷入內外交迫的困局。內憂是地方派系的可能全面反彈,外患是民進黨可能再次展開「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攻勢,可以預見,馬英九若是繼續堅持「菁英政治」的路線,視「地方派系」為國民黨的包袱,馬英九改革帶來的將是「革」掉國民黨的執政。
《新新聞》第一一七八期封面故事推出年底縣市長專題報導,預言:「年底敗選,馬英九難逃責任」,又深入分析七縣市的選情,認為國民黨的選舉優勢已遭逆轉;本期的《新新聞》延續此一主軸,推出專輯,評論馬英九切割地方派系的利弊。
事實上,派系於國民黨政權,形同人體的動脈,如果沒有動脈運輸血液,人體必無法存活;同樣的,假設派系被徹底剷除,國民黨政權的根基也很難不會轟然垮台。更進一步說,派系存在的正面價值,除了選舉研究學者趙永茂、高永光等人指出的理論框架外,還有著一大政治現實,其理至彰,不能全盤否定。
談改造,要清廉/馬核心有意向派系宣戰
分析二○○九年底縣市長選情,在一級戰區七縣市(雲林、嘉義、宜蘭、新竹、南投、花蓮、台東),由於國民黨中央傾向與地方派系切割,黨提名人的支持度已經危若累卵,不禁令外界關心,今年是否將重演一九九七年的縣市長選舉,當年民進黨大勝,取得十二席縣市長,首次獲得地方執政縣市席次過半的選舉優勢。
非僅如此,受到雲林縣張派張麗善宣布退出黨提名縣長之衝擊,坊間的主流媒體還紛紛議論,建言國民黨應與地方派系切割臍帶,例如九月二十八日的中國時報社論明言「國民黨擺脫派系羈絆 此其時矣!」在雲林縣立委補選中獲勝的民進黨又乘勝追擊,黨發言人與黨籍立委痛批國民黨與地方派系掛鉤,自甘墮落。在政治局勢推波助瀾之下,跡象顯示,馬英九新政大有與地方派系畫清界線的傾向。
弔詭的是,馬英九矢言要改造黨務、清廉執政,如果國民黨中央徹底與地方派系脫鉤(Decoupling with local fraction),強力輔選一些比較沒有地方基礎的形象牌黨提名人,一旦在十二月五日的縣市長選舉,兵敗如山倒,反倒會讓民進黨勝利複製第二次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所謂樹倒猢猻散,馬英九新政的結果,勢必產生辯證式的反作用力,嚴重搖撼國民黨的地方統治根基,影響所及,馬英九執政之路也將淪為關關難過、險阻橫亙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