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穩健,台商勝外商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本刊本期特別蒐集了各電子產業的「歡笑收割股」,他們的產業地位都在金融海嘯過後大幅提升。其中包括中概電子通路龍頭聯強,全球最大的電子通路商英邁(Ingram Micro)營收是聯強的五倍以上,英邁由於市場集中在歐美而處於虧損狀態,聯強因受惠中國經濟快速崛起,今年獲利還創下近年來的新高紀錄。
數位相機領導品牌廠商理光、SONY、以及卡西歐(CASIO)等公司連續虧損,為降低成本,大量釋出代工訂單給台灣廠商,亞光、佳能及華晶科技第三季業績顯著成長,其中,亞光更因高階產品品質穩定最受矚目。此外,全球最大、並在美國掛牌的太陽能矽晶圓廠江西賽維(LDK),受到太陽能矽晶圓價格持續下跌影響,短期內估計仍將繼續虧損,但同樣生產矽晶圓的中美晶,營收規模雖僅有LDK的三分之一,卻能維持獲利狀態。
全球最大的被動元件廠商——村田製作所,營收規模為興勤、乾坤及金山電子等國內廠商的數十倍,令人訝異的是,規模經濟、技術領先的村田卻處於虧損狀態。但興勤等國內被動元件廠商,獲利不減反增,主要關鍵在於國內廠商相當專注本業,長期耕耘下來已創造獨特的利基與競爭力。
「這就是贏者通吃!」寶來投信研究處副總經理林冠和表示,今年第二季很多國外的公司都還在虧損、裁員,解決負債、管銷費用過高等問題都來不及了,接單對他們來說自然更困難。
相較之下,台商的品質雖不像歐美日大廠那麼好,售價卻更便宜、財務結構也很健全,營運表現穩健,毛利率較低的訂單於是就跑到台商手中。
海嘯利多,訂單日轉台
以數位相機產業來說,過去日本政府為維持就業人口,往往對數位相機業者進行道德勸說,要求他們將製造留在本土,因此,台灣代工廠商雖成本較低,代工占有率始終維持在四成,難以突破。不過,這個現象在金融海嘯爆發後出現變化,其中,富士通年中已將訂單大量委由華晶科技代工,至於SONY估計也將跟進,亞光、佳能等公司可望成為這一波訂單委外的受惠大贏家。
業者樂觀認為,數位相機代工比重有機會複製個人電腦的模式,由目前的四成大舉提高到八成以上,因此,金融海嘯對一度被認為是夕陽產業的台灣數位相機代工來說,算是一大利多。亞光在今年初景氣最差時,與偉創力合資成立(亞光持股八成,偉創力二成)數位相機代工公司,外界認為將為亞光帶來不錯的轉機。
亞光沒有富爸爸支撐,卻能在景氣最差時,用最低的代價擴張,並拉近與其他競爭對手間的差距,關鍵就在於該公司財務結構健全(今年第二季負債比僅三一.五七%),難怪亞光董事長賴以仁已喊出明年每股盈餘重回五元的豪語。
軟板也有同樣狀況,業者表示,由於台灣廠商產品價格相對便宜,國際智慧型手機品牌大廠如Apple、RIM、Palm、LG以及宏達電等紛紛將訂單由日轉台,韓國廠商Young Poon也併購Interflex,大陸基於環保考量也不再獎勵軟板產業,因此,產業持續朝良性發展,包括台灣的軟板廠嘉聯益、台虹,生產軟板上游材料FCCL(銅箔基板)的台虹同步受惠。
法人表示,FCCL由於配方塗布技術取得不易,技術門檻相對高,主要生產基地以日本為首,但受到金融風暴衝擊,產品售價大幅下滑,日本多數廠商都處於虧損狀態,紛紛棄守利潤較低的產品。相較之下,台虹由於管銷成本較低仍維持獲利狀態訂單因此轉進,加上與台郡由於有上下游垂直整合布局競爭力較強,軟板產業景氣回升,台虹受惠程度自然更高。
逆境低趴,高跳樂收割
台虹董事長孫達汶踏入台虹相當傳奇。當年做房地產、成衣,甚至到印尼做壽司便當都失敗,結果在家待業長達一年的時間。有天,在工研院工作的朋友告訴他「軟性印刷電路」這項產品,對此一竅不通的孫達汶找來投資界的朋友,就這樣一頭栽進去,台虹也就此產生。
起初,孫達汶只投資,根本沒有意願參與管理,結果公司虧了一億七千多萬元,原始股東們認為再這樣賠下去,會血本無歸;此時,孫達汶決定跳進來,他花了兩個月,親自到工廠瞭解生產線與市場,發現也沒那麼糟,結果當台虹推出新產品後,孫達汶在第二年就把公司轉虧為盈了。
孫達汶很懂得在逆境中生存,軟性印刷電路板市場歷經多年洗牌,加上應用產品漸趨多元,台虹早已是全台最大、全球前三大供應商,所以金融海嘯中儘管受到終端需求的影響,仍按照自己的步驟,適時增設生產線,如今才能歡笑收割。
被譽為台灣電子五哥的李焜耀,最常掛在嘴邊的理論就是「神仙、老虎、狗」,也就是說,工作時候不但要彎腰,偶爾可能還會遇上趴到地上豬狗不如的生活(包括和工作內容比例不相符合的薪資,或是超長工時),但是有時則會快樂似神仙,多少會輪來輪去。
但現實就是這樣,該趴到地上時就要乖乖趴,總有一天輪到你爬起來,一味忍耐不會是沒有報酬的,這也是明基友達集團最念茲在茲,員工應具備的「老實聰明人」特質。李焜耀苗栗的老家原本就經營碾米廠,對稻米文化與電子製造業刻苦耐勞的精神,果然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急單續存,未來拚升級
一九九九年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時,台積電在十五分鐘內主要幹部就已經到達現場,兩天後電力恢復一成,台積電的工程師已經進廠搶修,強震後的八十六小時,台積電全線復工,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被全世界舉起大拇指稱讚。當時台積電震驚全球、最被認為了不起的,不是技術、也不是能力,而是台灣員工盡職負責的精神。
十年後,台灣有更多的電子廠商與從業人員拿出創歷史新高的營收以及獲利突出等成績證明,除了九二一局部天災外,即便是發生全球性金融海嘯人禍,台灣的電子公司也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走出創傷,規模就算不如國外龍頭大廠,台灣電子製造業還是最有能力接下突如其來的急單。
四月中,友達副董事長陳炫彬曾說,若再經過三個月,這些單子仍繼續存在,那就不叫急單了;幸運的是,陳炫彬的預測成真,台灣電子業的接單果然愈來愈旺,看來,今年以來台灣電子股的表現勇冠三軍,其來有自。
法人認為,台灣許多電子廠商看來是這波金融海嘯的贏家,不過,這些往往是已經成熟化的產業,相關廠商雖可搶下更多的占有率及大餅,獲利也會穩定成長,但成熟產業的缺點就是沒有爆發力,因此,雖然獲利成績不錯,業者想要享受到較高的本益比,未來的技術升級還是關鍵。
|